确保人格的基本发展为社会服务_课堂教学论文

确保人格的基本发展为社会服务_课堂教学论文

保证基础 发展个性 服务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论文,个性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基础教育要进行深层次改革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了我国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等重要文件,充分阐述了教育的地位、教育的体制、教育的任务等,为我国教育改革铺平了道路。教育改革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是综合的整体的改革。为了搞好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评价手段等的深层次改革,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应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以往之所以不敢提发展个性,是因为把“个性”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混为一谈。用一种僵化的思想来看待个体和群体,认为个性发展了必然会损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由这种僵化思想培养出的个体只能是思想划一、无特色、无个性的个体,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只能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缺乏创造性的群体。其实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发展是辩证的,个体的发展需要群体提供条件,个体利益应该服从群体利益,但个体的价值不在于服从群体,而在于对群体有独特的贡献,群体也正是综合了众多个体的独特贡献而得到迅速发展,个体的充分发挥和群体的迅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人的彻底解放,使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毛泽东也强调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文化大革命”后,上海市实验学校提出了“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5月,北京景山学校在昆明国际研讨会上,也把原来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特长育人才”,改为“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

我们应该恢复个性本来的科学含义,明确地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及早地提出来,这样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迸发出来,我国就有可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二)大力宣传“合格+特长=人才”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这个观点我是从《人民教育》1993年第9期刊登的介绍上海市建平中学的长篇报告中看到的,建平中学提出“合格+特长=建平人”。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是很少的,就算用到也是用其最基本的。不排除有少数学生不用费多大劲就能获得各科优秀,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各科优秀,就要使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各科学习中去,那么,还有什么时间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去发展他们的个性呢?

我们可以查一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证书,最后写的都是这样三句话:“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也就是说,不管你考试的成绩是优秀、良好还是合格,都算合格,只要合格就可以毕业。“合格”本身的含义就在于此。

伏明霞之所以获得奥运会10米跳台跳水和3米跳板跳水的双料冠军,除了因为她具有天生的跳水素质和临场战胜自我的精神力量之外,还因为她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去了。伏明霞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全中国人民都欢欣鼓舞,绝对没有人去责备伏明霞不顾及其他学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人才是这样培养的,难道其他领域就不需要这样培养吗?

纵观中外科学技术史,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徐霞客、李四光、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瓦特、达尔文、爱迪生、法拉弟、爱因斯坦等等,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对他的事业着了迷的呢。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合格+特长=人才”的教育观点,鼓励学生扬长避短,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个个都是特长生,并且还能从中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应采取的策略。

(三)组织各行各业专家编写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资料,并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从中及早发现人才,及早培养人才

为了确实把这些活动开展起来,除了鼓励以外,还要与升学挂钩。获奖的学生,只要各科合格,就可以自选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学校也可以不经考试录取这些学生。各级学校层层培养这些冒尖的学生,何愁尖端人才培养不出来。

(四)改革高考制度,把原来作为录取大学生的唯一手段,改为必要手段,高考只是水平测试,只要合格就可以升大学

高考必须合格,以保证必要的文化基础,但只要高考合格就具备了升大学的必要条件。另外还需要像艺术、体育类那样进行专业考试,包括规定考试内容和自选考试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在中小学已经培养起来的能力显示出来。

采用这样的手段录取大学生,一可以保证必要的文化基础,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三可以促进中小学学生个性发展,四可以录取到有初步专业基础的学生,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才就大有希望了。

为了防止走后门现象,大学可以采用宽进严出的办法,按成本收学费,同时实行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以保证经济困难的优秀生能够培养成才。

二、确立“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

要真正的全面实施上面提出的摆脱我国应试教育被动局面的四点建议,恐怕还有一些阻力,那么,如何营造一个稍为宽松一点的小环境,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试点呢?国内有一批学校,正在进行试验。上海市实验学校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进行了14年试验,成果显著,对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但它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入学学生是几十个挑一个,它的普遍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我校提出培养21世纪成功人才的办学目标。要求首先学会做人,学会适应社会,进而学会管理社会,学会管理工商企业,学会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强调学会真本领,而不只是一张毕业文凭。确立了“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的“十二字办学方针”,这个思路与世界教育改革新潮流是一致的。

(一)“十二字办学方针”的精髓在于把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代教育的精华结合起来

所谓“保证基础”,有三个含义。1.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健康的身体,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精神。2.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好各门必修课,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电脑这四门基础工具课都要学得扎扎实实,为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坚决删去困扰学生的与打基础关系不大的偏深偏难内容,坚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铺平道路。

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及时捕捉学生在自由选择的活动中显露出来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并加以鼓励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实际上已利用的还不到5%。因此,作为潜在的能力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人才,甚至天才。

所谓“服务社会”是指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为社会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服务,进而为全人类的进步服务。这虽然是人所共知的,但也是必须明确的。

“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这三句话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发展个性”是核心,是灵魂,是区别于以往办学模式的标志;“保证基础”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个性就不可能发展;“服务社会”是归宿,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才能,最终要为社会服务,为振兴中华服务。

“保证基础”主要是利用传统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课堂、教师、教材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主要是吸取现代教育的精华,充分发挥生活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成才铺平道路。“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的精髓就在于把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代教育的精华结合起来,成为培养21世纪成功人才的办学模式。

(二)掌握“十二字办学方针”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发展个性的内涵

个性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上的解释: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性,事物都有个性和共性,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种是心理学的解释:是指人的个性,人也有个性和共性。人的个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人的共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一个具体的人,既有人的共同性又有其本人的独特性。

那么,什么是个性?个性就是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动机心理特征、性格心理特征、气质心理特征、能力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有复杂的特征结构。

发展学生的个性,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问题:

1.要特别重视动机心理特征的培养。它是产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原动力,是最活跃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建立伟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放在首位的理想根据。

2.对学生的气质要有正确的认识。气质是与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密切相关,主要由遗传决定。具有典型气质类型的人占少数,多数是混合型的。一个人的气质只能促使其个性具有一定的风格,不会决定其才能的发展水平。各种气质各有其优缺点,没有好坏之分。了解学生气质类型,重要的是要注意扬长避短。

3.要十分注意培养创造能力。日本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实行个性化教育的第一措施。日本临教审的报告认为创造性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特征。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决定着日本人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能否自立于世界。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能力,同样,充分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促进了个性的发展。一个人要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的价值,没有比表现出自己的独创性更有效的了。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

4.要充分认识到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遗传是个性形成的自然前提,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形成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必须开展活动,特别是开展那些学生自由参加、自主组织、具有独创性的活动,使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达到形成和发展个性的目的。开展活动,首先要重视动机心理特征的培养,下功夫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想办法让学生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的热情,进而引导学生立下振兴中华的理想。动机心理特征培养起来了,活动就会朝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就会不断培养起性格、能力等稳定的心理特征,逐渐达到形成和发展个性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是实现“十二字办学方针”的最佳选择

为了实现“十二字办学方针”的办学思想,还需要选择一种恰当的教学结构模式。我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是最佳选择。

教学结构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教学目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性格;二是教学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三是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此外还有教学条件: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历史上每逢对教育思想进行重大改革,都提出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比较定型的有三种。

(一)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

17世纪夸美纽斯建立以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20世纪40、50年代凯洛夫又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工作效率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教师的积极性、主导性能够得到发挥。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点,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只能跟着教师转,不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自由开展活动,学生的能力和性格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活动教学的结构模式

本世纪初,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全面批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结构模式。他主张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1.设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2.由学生发现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3.学生对情景进行仔细观察、思考并到图书馆寻找有关资料,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学生自己去实施方案。5.检验和评价这次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容易培养,意志、性格都容易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学生学不到系统的、带规律性的知识,只能学生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也影响了智力的充分发展。

(三)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实践过:低年级学生6点起床,高年级学生5点起床。起床后用2~3个小时做作业,然后上课。下午是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课外阅读,可以进行生动活泼的科技活动和劳动。

这种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学到系统知识和技能,又在课外活动中使个性得到发展。而且两种教学形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准备了知识,课外活动用到了课堂学来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反过来又推动课堂教学。

要特别注意,这里的课外活动,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外活动,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话,那么课外活动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要贯彻“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十二字办学方针”,理所当然要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

(四)切实把课外活动开展起来

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课内损失课外补”,而是要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独特的意志、性格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

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将逐渐建立包括五个实体在内的课外活动体系。

1.小研究生院 对科研感兴趣的中小学生,经过申请和选拔,可以成为“小研究生”。小研究生的主要活动方式不是听讲座,而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研究课题,自己到图书馆寻找资料,自己写论文,最后出成果。研究的课题可以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大小题目。小研究生可以更多地研究实业、外贸、金融、财会等经济方面的课题。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小学生10岁时就能写《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的论文。我们只要思想解放,同样可以使小学生和中学生写出有一定水平的经济论文来。

2.科技活动中心 对动手实践感兴趣的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活动内容是很丰富的,有学科性的活动,如天文、气象、地学、生物、文学、诗歌、历史、哲学等;有技术性的活动,如电视技术、电脑技术、无线电技术、车辆模型、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有手工性的活动,如纸工、泥工、刺绣、插花等。此外,还准备开展实用性活动,如电脑电教设备检修、摩托车修理和汽车驾驶等。

3.体育运动委员会 仿效社会上体育运动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组织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等各种俱乐部,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管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比赛,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4.艺术团 艺术团已经成立了半年,本学期要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学生团长和学生艺术总监,以及学生艺术团委员,由教师管理逐渐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管理,组织元旦文艺晚会和六一文艺汇演。本学期要成立艺术团英语分团和艺术团美术书法分团。英语分团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艺术形式营造英语环境。美术书法分团为培养美术书法尖子提供阵地。

5.劳动与社会实践指挥中心 劳动和社会实践指挥中心,统筹全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组织全校学生到工厂、农场、商场进行社会调查,到贫困山区体验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军训等。

“十二字办学方针”把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代教育的精华结合起来,探索现代化教育的模式。这是培养成功人才,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种种冲击,我们相信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而且一定能够达到。

标签:;  ;  ;  

确保人格的基本发展为社会服务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