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丰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医院 164145
【摘 要】目的 分析不同颈椎病患者DR诊断影像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8年8月方便选取该院行数字化平板X线摄影机(DR)的114例颈椎病患者,观察对比患者各韧带、椎管、棘突、横突、椎弓、椎体和椎间隙具体情况。结果 该组病例DR诊断结果为:21例为颈椎序列不稳、59例为曲度异常、61例为骨质增生、17例为椎间隙变窄、25例发生关节突退变、35例韧带出现钙化。结论 颈椎病患者采用影像学DR诊断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病情,而颈椎常规正侧位片可作为基本方法用于颈椎病的普查手段,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如需要则可辅以张口位、双斜位及过屈过伸位片进行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颈椎病;DR;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R diagnostic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August 2018 A total of 11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ho underwent digital flat-screen radiography(DR)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The ligaments,spinal canal,spinous process,transverse process,vertebral arch,vertebral body and intervertebral spac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DR diagnosis in this group were:21 cases of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59 cases of abnormal curvature,61 cases of bone hyperplasia,17 cases of narrowing of intervertebral space,25 cases of articular process degeneration,35 cases of ligament calcification.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can clearly show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y imaging DR diagnosis,and the conventional positive lateral radiograph can be used as a basic met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if necessary,supplemented with the mouth position,double oblique position and over-flexion over-expanded tablets for observ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richer imaging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DR;Analysis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依赖于电子产品,开始成低头族,长期单个姿势并伴长期不良姿势,导致局部微循环变慢及疲劳,从而引起颈椎疾病,且随着手机中小程序吸引人们,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症,不同患者症状不同,因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颈椎病患者轻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脑供血不足,甚至瘫痪[1-2]。颈椎病主要类型为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椎動脉型、混合型以及其他型。颈椎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并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影像学DR诊断,帮助医生了解病情是目前临床诊断的关键点。该次主要研究颈椎病患者影像学DR诊断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114例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行影像学DR诊断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纳入患者为方便选取该院影像科进行拍摄DR片的11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33~59岁,平均(44.59±2.41)岁,患病病程 4个月~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9.86±1.03)个月;其中颈肩部不适者52例、头晕耳鸣者15例;四肢无力者16例、双侧或者单侧上肢不适者31例,同时伴有手指麻木或者上肢酸胀;其中上肢牵拉试验与压颈试验结果为阳性者依次为41例、73例。在上述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上不存在影响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由外科查体、临床表现检测后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颈椎病者;②影像学检查证实患者为颈椎病者;③研究符合伦理规范标准,获取伦理委员会许可;④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患者;⑤排除颈椎外伤患者;⑥排除意识障碍患者;⑦排除脊柱肿瘤或畸形患者;⑧排除治疗依从性差以及中途退出患者;⑨排除高血压、外脑血管病;⑩排除心脏的器质性病变等疾病;?輥?輯?訛治疗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3]。
1.3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数字化平板X线摄影机(DR)行X 线平片检测,选用高千伏摄影,分别对患者颈椎部位摄取正位、侧位片并认真观察患者各韧带、椎管、棘突、横突、椎弓、椎体、椎间隙具体情况。行影像学DR诊断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颈椎病。
1.4 比较诊断价值的分析
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方法是DR检查,且价格便宜便捷。能够较好地呈现出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椎间孔、椎小关节及椎体骨质增生、韧带骨化、椎体不稳等,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检查。
1.5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各韧带、椎管、棘突、横突、椎弓、椎体、椎间隙具体情况。
1.6 统计方法
研究获取颈椎病患者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DR 检查结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该组患者DR检查结果
114例DR检查的颈椎病患者结果分别为:29例为骨质增生,椎体相对缘表现为棘状突起,其中颈 4~颈 5 以及颈 6~颈7为骨质增生较为明显的区域;18例患者出现韧带钙化,钙化韧带分别为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椎管后黄韧带以及棘突后项韧带等;31例为曲度异常,其中有27例患者为曲度变直,仅有4例患者为颈椎反曲;21例为椎间隙变窄,主要表现为患处相邻椎体间距明显变小,参照物为正常椎体;8例为颈椎序列不稳,颈椎椎体呈不规整排列状,严重者伴轻度滑脱;7例发生关节突退变,小关节形态不规则,且伴有增生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颈椎病分型患者的DR表现异同点
114例行DR检查的颈椎病患者中,12例脊髓型颈椎病 DR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DR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7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DR显示颈椎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3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主的基础疾患。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颈椎长期疲劳引起的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或椎间盘脱出,引起的椎动脉、颈椎脊髓、或神经根受压[4]。主要临床表现为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形成骨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等;压迫或刺激了相邻的颈部交感神经、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有长久伏案低头工作,坐姿不正确等多种。颈椎病患者就诊是由于大多患者出现颈部疼痛或强烈不适、上肢麻木、头晕、眼花、运动以及感觉功能出现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会在某些诱因影响下导致脊髓受损,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故患上颈椎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5]。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且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生率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超过了传统的老年型人群。有研究证明,对于颈椎病患者,需早期准确精准的诊断,诊断后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及干预措施,改正不良姿势及生活习惯,进行适宜体育锻炼,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改善预后,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临床上颈椎病的筛查主要依据以临床表现、查体、影像学检测为主,最具临床诊断价值的是影像学检查[6],其中影像学中核磁共振和CT对颈椎病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但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的费用对于普通收入的人群来说价格比较高而且难以承受,而影像学DR诊断则价格经济,故在颈椎病普查的影像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DR诊断。颈椎DR检查分别共有七个摄影体位:即正位、侧位、过屈过伸位(即动力位)、双斜位、张口位。可根据临床需要在常规正侧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摄影体位。
DR诊断主要是对患者颈椎正位、双斜位或侧位3个摄片方位进行拍摄,其中侧位片主要观察患者颈椎黄韧带、后纵韧带、项韧带的钙化、椎管狭窄及生理曲度变化、椎节失稳或滑脱、骨赘、椎间隙变窄等予以明确显示,正位片主要观察患者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和狭窄、椎体边缘硬化以及钩椎关节增生、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等,双斜位及张口位则为上述两种摄片方位的辅助观察位[7],双斜位主要观察各椎间孔大小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情况等。张口位主要观察有无寰枢关节脱臼,齿状突骨折或缺失。该次研究结果显示,114例DR检查的颈椎病患者结果分别为,29例为骨质增生,占总病例的25.44%,椎体相对缘表现为棘状突起,其中颈 4~颈 5 以及颈 6~颈7为骨质增生较为明显的区域;18例患者出现韧带钙化,占总病例的15.79%,钙化韧带部分分别为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椎管后黄韧带以及棘突后项韧带等;31例为曲度异常,占总病例的27.19%,其中有27例患者为曲度变直,仅有4例患者为颈椎反曲;21例为椎间隙变窄,占总病例的18.42%,主要表现为患处相邻椎体间距明顯变小,参照物为正常椎体;8例为颈椎序列不稳,占总病例的7.02%,颈椎椎体呈不规整排列状,严重者轻度滑脱;7例发生关节突退变,占总病例的6.14%,小关节形态不规则,且伴有增生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5%~11%,该组病例占10.52%,且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首先临床诊断的体征是脊髓病症状及长束损伤,DR检查可明确证明脊髓受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目前难以确诊的一型颈椎病,不论是从临床体征还是从影像学上都比较难以确诊。该次研究的着眼点主要以不同原因所致的颈椎失稳为主,临床诊断主要症状是以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为主,DR没有典型表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椎体增生,呈不规则花边样改变,椎骨节段性不稳,椎间关节退变。若对患者做颈段硬膜外封闭使用0.5%普鲁卡因,症状即刻消失可明确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神经根受骨刺压迫或经周围的挤压在椎间孔的穿出过程中所引起的,从而引起患者一系列不适症状,在各型颈椎病发病率中占据首位,该次研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总病例的61.40%,主要病因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合并继发颈部病理改变造成颈神经根受累引起,且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病变首发症状相一致的根性症状[8]。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居于第2位,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该次研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占总病例的19.30%。当前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有:先天性发育性病变或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颈椎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而引起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挛缩;肥大的关节突和钩椎关节增生直接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的不平衡或变窄等改变;用DR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方便且经济,结合临床诊断更佳精准[9]。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影像学DR诊断用于颈椎病检测中,可将颈椎清晰显示,包括椎体、椎间孔、椎间隙、椎管、椎体附件和韧带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因具有经济实用、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等优点,可清晰地检测出颈椎病及其分型,对临床颈椎病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极具意义。
众多研究证明[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保健工作及适量运动,避免颈椎病的发生,如已经过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DR诊断确诊为颈椎病之后,我们更应该注意日常保健,避免颈椎的疲劳性损伤,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不正确的坐姿,做到劳逸结合,并坚持做颈部保健操,以帮助颈椎恢复。
综上所述,颈椎病患者DR诊断的影像学可有效确诊颈椎病,且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前景广阔,应进一步研究应用以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 沈红雷,许宏俊,花雷,等.零切迹颈椎间隙融合器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的前瞻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8(9):1478-1482.
[2] 胡月,蒋运兰,李颖馨,等.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OL].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112-118[2018-10-09].
[3] 黎根生.120例颈椎病患者DR诊断的影像学分析[J].健康之路,2017,16(6):293.
[4] 刘广贺.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149-150.
[5] 顾卫国.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6):37-39.
[6] 张习敏.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91-1892.
[7] 张建军.老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诊断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3):162-163.
[8] 刘纯燕,谢煜,徐振华.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685-3688.
[9] 张翔,邓蓉蓉,强东坤,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9):120-123.
[10] 郑磊,陈成,徐玉磊,等.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診断的临床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67-168.
论文作者:刘博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颈椎论文; 颈椎病论文; 患者论文; 韧带论文; 影像论文; 病患者论文; 椎体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