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管理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_财务评价论文

资本经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资本论文,评价论文,财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设置资本经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的资本经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有利于协调企业资本经营与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有利于落实经济责任制等。其原则包括:

1.财务评价指标要具有科学性。要通过资本经营财务评价指标的使用,反映资本经营的规律,体现资本经营的内涵与特点。科学性要求指标全面、可比、灵活、协调、突出重点。

2.财务评价指标要具有实用性。表现为财务指标要满足管理的要求,指标的名称、内涵要确切,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与财务管理的口径一致,要尽量避免指标涵义上的误差。

3.财务评价指标要将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要使财务评价指标既符合中国财务制度改革的要求,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又要尽可能借鉴与吸收国际上通行的财务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4.财务评价指标要注重综合评价。既要反映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也要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5.财务评价的重点是经济指标,但也要涉及社会效益指标,要反映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大小。

二、资本经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资本经营的财务评价必须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体系一般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一般是出资者,评价内容是资本经营的效果(即资本经营是否获取最大的增值),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分析法(DEA)、多目标决策方法(MODM)、灰色评价法、特尔菲法、HGF法等。资本经营财务评价必须明确资本经营者的财务责任和确定相关的考评指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资本收益,也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程度,还要考虑资本收益的账面价值、机会成本等。

资本经营财务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1.资本增值能力指标。具体指标包括:

(1)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一般说来,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企业资本增值;如果小于1,则意味着企业资本损失。

(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该指标相对于目前行业财务制度中规范的销售利税率具有下列优势:一是统一了该指标分子与分母的口径,消除了非主营业务对该指标的影响,抓住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二是直观地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的关系,便于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程度;三是适应新税制运行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在具体计算时应当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因素。

(3)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对所有经济资源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明确了资产报酬率不受资本不同来源(负债还是所有者投资)的影响,因而选用的收益数额应是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以前的收益额。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4)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即企业在一定期间的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成本之比,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100%

该指标相对于成本费用利润率具有下列优势:一是含义明确,成本和利润概念的界定十分清楚;二是便于分别主营业务项目进行因素分析,以利于抓住主要矛盾;三是便于同行业对比。

(5)资本金利润率。即企业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该指标的量化界定是越大越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低到什么程度,很有必要讨论,即企业在何种情况下接受投资经营已属不经济?

资本金利润率的最低标准是利息率,从投资者角度讲,投资所得小于存款所得,投资已毫无意义。

资本金利润率的可行标准是平均资本金利润率,即社会利润总额与社会资本金的比率。该指标又可具体分为社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行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某会计主体资本金利润率等。当某会计主体资本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和行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时,可视为该会计主体经营状况良好,获利能力较强。

资本金利润率的特殊标准是考虑特殊情况下企业资本金利润率的标准,如物价变动情况下资本金利润率的标准等(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十分必要的)。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企业资本金利润率应大于应得利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资本金利润率的现实标准是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特殊标准与可行标准来确定的,这就存在一个投资风险价值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即风险报酬额和风险报酬率。借助概率论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资本金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期价值

(X[,i]为各种情况下的预计年收益,p[,i]为概率)

③根据经验数据或概率方法确定风险系数(F)

④预期风险报酬率(RR[,r])=F·R

因而,资本金利润率应大于利息率、风险报酬率和物价变动率之和。

另外,股份制企业还要考核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普通股每股收益额、价格与收益比率、股利与价格比率、股利分派率、收益对利息的保障倍数、收益对优先股股利的保障倍数等。具体公式如下: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外发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价格与收益比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股利与价格比率=普通股每股现金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股利分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额

收益对利息的保障倍数=(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收益对优先股股利保障倍数=(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

在分析时,对市盈率指标要具体分析,如高科技企业的市盈率普遍偏高,而某些传统行业的市盈率虽然不高,但比较稳定。

2.资产运营状况指标。具体指标包括:

(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它直接影响资本经营的盈利能力。在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对与形成销售收入无关的资产应当扣除。对有些项目需要具体分析,如新增加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并未创造出效益,未产生销售收入,这样总资产周转率可能下降,但资产的使用效益确实提高了。另外影响销售收入的因素很多,如市场供求变化、公司的营销策略等,因此对该指标的应用应当特别注意。

(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3)应收账款周转率。即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通常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设想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中,应将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用应收账项平均余额代替。这是因为应收票据也是由于企业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当商业票据到期无法收回时,会计处理中也应按规定从“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因而,应收票据其性质与应收账款相似,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将其考虑在内。另外,由于赊销资料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对外公布,因而企业内部计算时宜用赊销收入净额,企业外部计算时宜用销售净额。

(4)存货周转率。即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分析存货库存状况的指标,通常以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表示。

该指标中存货周转次数越多,效益应越好,但原来公式中当销货成本超过存货平均余额时,会造成虚假财务信息,因而宜用销售净额代替销货成本。

(5)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比率是年末不良资产与年末总资产之比,其计算公式为: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不良资产比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可供利用程度。

3.偿债能力指标。具体指标包括: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这一指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此项比率较大,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比率越大,表明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越强。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此,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比率越大,表明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越强。

从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该指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目前使用该指标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是速动资产的概念界定。速动资产关键在于“速动”,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规范,应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与待摊费用。而实际上客观经济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况:(1)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变现能力并不一定比存货快和强,目前企业相互拖欠现象依然很普遍,拖欠周期有些也很长,更有一些应属坏账的账项仍保留在应收账款中,因而其变现速度不一定就高于适销对路的存货。(2)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实际上已失去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本身已无变现能力可言,因而《企业会计制度》中将逾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资产排除在正常资产项目之外。(3)预付账款的变现速度明显慢于存货,只有当预付账款转为采购时它才变为存货,其中的间隔期不会为零。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各项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金,因此在计算速动资产及速动比率时应按照各项资产的账面余额来计算。

二是速动比率的高低需分情况考虑。(1)资金只有投入经营过程才能创造价值,而变现能力最强的货币资金占用越多,可能偿债能力最强,而未必创造价值最多。(2)应收账款越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越好,但速动比率却反而会下降。(3)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越多,短期偿债能力不一定越强。(4)流动负债方的预收账款越多,一方面说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另一方面以后可减少库存,因而应越大越好,但速动比率则会下降。(5)速动资产中的货币资金变化较大,用一时点数计算可能会有失公正。

三是速动比率的适用性不宜过大。速动比率主要考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关心它的应属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在我国目前主要为金融机构。但从金融部门的角度考虑,很可能更注重企业长期的总体的还贷能力,而非短期的还贷能力。

四是没有完全统一的速动比率,只要各企业自身认为合适就是可行的。

(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已获利息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一般来说,企业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且比值越高,偿债能力越强。在以上偿债能力指标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具体计算时应当适当考虑。

4.发展能力指标。具体指标包括:

(1)资金增值率。即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资金增值额与企业资金占用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资金增值率=资金增值额/资金占用额=(资金周转额-资金转移额)/资金占用额=[国家税费+利息+租金+投资利润(股利)+公益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金占用额+债权人借款形成的资金占用额)×100%。

该项指标中资金增值额部分既应包括以税、费形式分配给国家的部分,还要包括以利息形式分配给债权人的部分,以租金形式分配给出租人的部分,以投资利润(股利)形式分配给投资人的部分,以公益金形式分配给劳动者的部分,以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形式留给企业的部分。资金占用额中既包括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金占用额,也包括债权人借款形成的资金占用额。因而,该项指标涵盖了企业资金筹集、运用及其结果的取得和分配的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还兼顾了企业及与此有关各方面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广泛性。

(2)销售增长率。即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增长额与某期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净额-某期销售收入净额)/某期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项指标的显著特点是:(1)通过将某期资料的调整,即分别调整为基期和上期,分别可算出定比销售增长率和环比销售增长率,便于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销售状况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2)该项指标经调整后绘出图表,可直观地观察企业经营业绩;(3)通过该项指标的调整分析,可反映企业某一销售对象所处的市场寿命周期阶段,便于进一步调整营销策略。

(3)资本积累率。即企业资本积累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资本积累率=(资本公积金+留存收益额)/资本金总额×100%。

该项指标能够分析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金的增值程度,既便于投资者研究决定投资策略,也便于接受投资者正确吸纳资金。

关于“资本金”,它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尽管它可能形成资本公积金,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一是企业所有者投入资产的货币表现不仅仅形成企业的资本金,也可能形成资本公积金,但资本公积金也不一定都是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所形成的;二是资本金是企业投资者享有经营决策权和利益分配权的主要标志和客观依据,而资本公积金本身并无此标志和依据,资本公积金只有转增资本金后才将其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三是在持续经营假设下,资本金只增不减,而资本公积金有增有减。前者表现为资本金一旦形成,无需偿还;后者表现为资本公积金有可能转增资本金和因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会发生变化。因而,我们将资本金明确界定为:资本金是企业确认为接受投资可作为享有经营决策权和利益分配权的在持续经营假设下无需偿还的资金。

(4)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是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企业实物资本的增长状况,它一方面反映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反映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加。

5.社会效益指标。

我们认为,企业不是国家,它不应负担过多的社会摊派,不应成为社会福利机构,企业应将其赚取的利润更多地用于企业的发展上,以此来创造更多的价值服务于社会。鉴于此,我们认为,衡量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主要应为社会贡献率,即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该指标怎样反映?我们认为,可用人均创税额表示,指标中的税仅指所得税。通过该指标考核有利于提供下列信息:(1)若该指标的分子项长期为零,说明该企业无利可图,应确定为审计重点,进行重点审查。若经审查,确定无利润甚至长期亏损,可促使其破产;若经审查,该企业弄虚作假,偷漏所得税,应对其进行经济甚至刑事处理。(2)指标中的税仅指所得税,主要是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正贡献程度。增值税对企业实际上不构成负担,不应计算在内;消费税由于只有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缴纳,不是所有企业都缴纳,故我们设想可不予考虑(当然,若某一行业内所有企业都计算并考核,就应当计算);营业税的处理办法与消费税大体相同。(3)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社会贡献率越高,企业效益越好。

对资本经营的业绩进行评价,有利于企业找出问题,进行补救或总结经验,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评价的对象应该是资本经营的效果或业绩,虽然产权交易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资本经营的效果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反映出来,因为产权交易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提高资本收益率的目的,取决于很长的一段整合时期,特别是在并购活动中,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在观念上、组织上、财务上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协调、磨合,在其稳定后,效果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因此,对资本经营效果的评价一般放在整合期过后。因此,为正确评价企业效益,需要采用多种指标从不同角度去衡量,而且各种指标之间应相互协调。

标签:;  ;  ;  ;  ;  ;  ;  ;  ;  ;  ;  ;  ;  

资本管理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_财务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