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上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8%)明显高于对照组(9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病房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研究过程中发现疼痛护理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轻患者因疼痛造成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骨科病房;应用效果
引言
疼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创伤骨科患者多数为急性入院,从受伤开始至创伤愈合均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感,还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为此,临床上针对疼痛表现较为敏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但创伤骨科患者病程较长,难以对疼痛情况进行良好的控制,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n=50)和对照组(疼痛护理,n=50);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7岁-76岁,平均年龄(45±4.3)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年龄(44.6±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分组有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包括:①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系统更新护理人员的理念,改变其对疼痛护理的态度,对护理人员传授疼痛评估方式、疼痛护理的有效措施、镇痛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等,综合提升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教育水平。②建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依据科室实际情况,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组长和责任护士等组成疼痛护理管理小组,全面管理并负责疼痛护理工作计划,认真管理查房工作,分析病例问题,共同探讨实践操作,并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对疼痛护理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主要包括疼痛基本概念、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疼痛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指导、熟悉镇痛药物作用及对患者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管理镇痛的方法、对各种疼痛进行护理记录等。③科学制定疼痛护理管理流程。落实疼痛评估方法,规范疼痛咨询方式,例如可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级别等。④环境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给患者营造良好、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烦躁心理,减轻患者疼痛感。⑤体位护理。及早给予骨折患者正确合理的体位及制动,可减轻其疼痛感,促使局部软组织损伤减轻。对于肢体肿胀患者,指导其抬高制动,使其维持外展中立位,改善血液循环。⑥心理护理。因骨折病程较长,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效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⑦音乐护理。为患者播放轻快、活泼的音乐曲目,帮助其改善抑郁情绪,稳定血压,降低疼痛感。⑧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疾病相关护理措施,纠正传统疼痛护理理念,提高疼痛护理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显效:骨折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减轻,且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有效:骨折患者疼痛情况恢复较好,但尚未痊愈,仍有活动受限或轻微疼痛现象,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无效:患者临床状态无明显好转,甚至持续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d、术后2d和术后3d的疼痛情况,将疼痛程度用数字0-10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挑选一个数字。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疼痛,但能够忍受;4-6分: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有较为强烈的疼痛表现,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比较
疼痛护理管理组有2例患者对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护理工作不满意,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有10例,疼痛护理管理组的满意度为96.15%,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VAS疼痛评分的比较疼痛护理管理组护理后疼痛问题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通常与身体其他感觉混合在一起,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相同程度的伤害性刺激可以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引起不同的疼痛反应,这在医学上称为不稳定的疼痛反应。疼痛往往会使患者出现焦躁等不良情绪,容易使患者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影响护理工作。疼痛护理能有限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情绪更加稳定,从而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加强医院疼痛管理,护士是疼痛管理的主体和基石。护理工作在疼痛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护士是患者疼痛状态的评估者。由于护士和患者之间的长期接触和沟通,疼痛评估的重要基础是获得有关疼痛的位置,性质和程度的信息。其次,护士是疼痛治疗的落实者。临床镇痛措施的完成由护士完成。除了执行临床医生的命令外,护士有时还需要决定是否使用镇痛药和他们使用的剂量。如改变身体姿势、活动四肢、简单按摩、热敷、分散注意力等。
综上所述,将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运用到创伤骨科病房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的疼痛,同时对于患者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伯乐,胡扣娟.疼痛护理管理在骨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特别健康,2017,10(21):56.
[2]陆韵洁.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318.
[3]左霞,黄燕,陈玉芳,等.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93-395.
[4]王琴,任丽,阿各,等.分析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62-2864.
[5]陈芳.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8,4(2):65.
[6]朱冬梅,王瑛.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4):65.
论文作者:张新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创伤论文; 满意度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