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导向论文,试论论文,两个文明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经常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思想政治状况,用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党中央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在多方面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从1995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发挥我党政治优势,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中,忽视了我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本文试就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肤浅论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客观性

如果说自然科学及其一般的知识文化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非意识形态部分,那么,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知识文化教育和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倾向、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等等,则是精神文明中具有意识形态特点的构成部分。后者往往被概括为“思想道德文明”。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思想道德文明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如何,关系到现代化事业之共同富裕价值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怎样。显然,我们党所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整个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思想道德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杠杆。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来讲,它为人们提供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它们处的地位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社会的进步。这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社会的独立力量,它的发展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直接制约外,也离不开它自身发展进程中的继承和创新。随着社会分工,阶级的出现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使这种精神力量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代表反动阶级的精神力量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代表先进阶级的精神力量则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经济基础服务。任何社会形态都始终存在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社会矛盾运动,它们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从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确立自身的客观地位,发挥应有的能动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客观性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从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客观的。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以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基本前提。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一信中指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位性作用”。[1]这就表明精神来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而物质也可以转化为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贯高度重视革命精神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销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由此可知,精神能够转化为物质,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物质动力是最终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物质动力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追求美好理想的基本动力。我们党遵循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实行了改革开放方针,也是为了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人们提供物质动力。但是人与动物不同,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更高级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物质需要,并为实现共同的物质利益而斗争。

由此可见,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不能孤立地看待精神动力的作用,一定要把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威力。重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建设,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正确处理了二者的关系,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缺乏对物质与精神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也曾产生过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无限夸大精神动力的作用,宣扬“精神万能”,贬低和否定物质建设的重要性,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同时也严重摧残了科学文化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作用的问题。既不能夸大精神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精神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物质与精神建设两方面的辩证关系,是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保证党的领导作用切实有效。

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个科学理论主要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智慧和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人们就会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就能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就能有坚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斯大林说:“在国家和党的任何一个工作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提高愈高,工作本身的效力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提高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就愈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这要算一个定理。”[3]实践证明: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当前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才能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如果放松了这种教育,人们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就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动力,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就会泛滥起来,有的人不但不能很好地工作,反而会堕落下去,蜕化变质。江泽民同志近期多次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们理解,这里谈的讲学习,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接受科学理论的教育,才能谈得上讲政治。这里谈的政治,我们理解主要是讲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性,同时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只有做到了讲学习、讲政治,才谈得上讲正气。正气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歪风邪气而言的,也就是《决议》中指出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和充分发挥法律作用外,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民,并使之人心、人脑,不断地改造我们的世界观,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全党、全体人民花非常大的气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论的“灌输”。现在,确实有一些人甚至党员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学习,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是软弱无力,这是相当危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灌输”的理论,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起到保证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从理论上讲,构成物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基本上有两个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物的要素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工具、物质生产技术和物质生产劳动对象;人的要素主要是指物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等。两者中,人是物质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人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劳动者劳动技能、业务能力;二是指劳动者思想觉悟、劳动态度、事业责任心等,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当代的实践看,物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主体性因素,应放在物质生产力诸要素的首要地位。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的劳动生产力中处首位,而绝不是说它比人的因素更重要。人既然是物质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体因素,那么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教育人的工作,就是提高劳动者、管理者、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劳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工作。只有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才会自觉地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操作技能和劳动效率,才会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与物质文明建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是物质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此外,我们必须看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物质文明建设的本身的需要。从我国目前发展生产力的状况看,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劳动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素质问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问题。目前,有些企业效益不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企业的管理者思想素质不高,进取心、责任心不强,有的甚至私心太重,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管理者、劳动者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越来越显得重要,稍有失误,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越是现代化,越要加强对领导者、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的思想教育工作,越要重视人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生产力这个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重大意义,自觉地研究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而且也是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发展物质生产力,努力提高物质文明程度;同时要发展精神生产力,努力创造高度精神文明。我们党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学说基本原理的。

所谓精神生产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精神生产和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它包括创造精神文明的劳动者、管理者和科学理论工作者,以及创造精神文明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遗产、科学知识等)和进行精神生产的精神生产工具(印刷工具、设备、报刊等),三者是密切结合的。一般说来,精神文明劳动者、管理者和科学工作者,是精神生产中的主导性因素。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精神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精神产品的优劣。只有“四有”新人,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快鼓舞人的精神产品。所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宣传工作者和一切精神文明建设者的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这一切,就谈不上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而这一切又只有靠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加强精神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创造出优秀的社会主义精神产品来。

四、新时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各种变化,不少错误的思想观念抬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甚至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面对着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要不断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办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因为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沿着四项基本原则指引的方向前进。否则,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议》还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这就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要完成好这一光荣的任务,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指示,努力提高马列主义理论功底,在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这也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高度,做好本职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又是艰巨、细致、复杂的工作,当前被一些人所忽视,有些人自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是清水衙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太稳定,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有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树立公仆意识。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自己带头做“四有”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培养造就“四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第四,任何时候,特别是当前,要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决议》中指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对于任何错误言行和宣传舆论的误导要敢于进行批判和抵制,建立良好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3]《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61、462页。

标签:;  ;  ;  ;  ;  ;  ;  ;  ;  ;  ;  ;  ;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