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分析论文_郝宝平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分析论文_郝宝平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变电运检室

摘要:在城市电力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城市电缆数量大幅增加,相应的电缆隧道建设工作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虽然当前我国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但其有着极大的可建设前景,是推动现代城市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简单介绍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其建设前景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电缆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电缆架空路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不但会影响城市美观性,更会对城市建筑与空间布局造成一定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缆隧道建设逐渐成为解决城市电力电缆建设问题的主要途径,有着极大的建设发展前景。因此,针对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建设是为了替代传统架空路线以及小型的电缆沟等。从输送容量上来看,电缆隧道能够容纳超高电压、大截面电缆,有着更为巨大的输送容量,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电力负荷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电缆架设及敷设问题。从规划上来看,架空路线本身受到城市建筑及树木等的限制较大,同时也会对城市美观造成较大影响;小型的电缆沟、电力排管等虽然敷设较为灵活,但实际却因规模较小而很难进行有效规划,在后期维护和升级方面也较为困难。而电缆隧道同样是埋设于地下较深位置,不会对地面造成影响,同时其极大的隧道空间和规模,有利于长远规划、后期维护及升级。从安全性来看,架空线路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并且容易被各种障碍物刮坏甚至刮断;而小型电缆沟由于缺乏规划,再加上埋设深度较浅,很容易被其他施工活动影响而遭到破坏,并且出现问题后难以维护。而电缆隧道内部运行环境安全,不易受外界影响,后期维护及升级也十分便利。

(二)可行性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的可行性主要是从地下空间规划与隧道稳固性两方面展开。从地下空间规划来看,当前电缆隧道建设深度处的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率还较低,依旧有着大量的资源用于建设开发,这也是其具有巨大建设潜力的主要原因。从隧道稳固性来看,只有隧道足够稳固、安全,电缆隧道才有可能大量投入建设,否则不但难以为城市电力发展起到帮助,更容易造成严重安全问题。而电缆隧道的稳固性主要是由其荷载及地层稳定性而决定的。在以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等为基础的理论及工程施工经验支持下,电缆隧道结构十分稳定,载荷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同时也达到了国家相应标准。而地层结构的稳定性则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当地地层情况,通过地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最终计算结果作为定性参考。

二、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

(一)经济效益驱动隧道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城市电力需求急剧上升。传统架空线路输出容量较小,造价较高,同时受地面建筑、障碍物影响及限制较为严重,其线路通常不是电缆消耗较少的直线型。因此,传统架空线路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城市电力需求急剧上升,电缆数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会使得电力企业经济压力大幅增加。而电缆隧道与架空线路相比,其建设成本要低得多,通常只为后者成本的20%~70%。尤其是当前地下空间资源还较为丰富的情况下,电缆隧道建设成本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也就是说,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大幅降低电网建设成本,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使得其建设前景极为广阔。

(二)第3级地下空间是主要建设深度

工程建设的地下空间按照深度主要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第1级的深度较浅,指深度不超过5m的地下空间,而第5级则是指深度超过50m的地下空间。就当前人类工程建设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第1级地下空间已经得以广泛开发利用,第2级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利用,而等级更低的地下空间利用率就明显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城市电力电缆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地下空间资源,因此要在第1级和第2级地下空间规划并建设电缆隧道不太现实。而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电缆隧道建设的成本与难度都会相应提升。基于可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成本及建设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第3级地下空间将是电缆隧道建设的主要部分。在可预见的未来,深度为15~30m的地下空间将建设大量电缆隧道。

(三)促进城市规划工作完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急剧增加的城市电力需求使得规划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在传统架空线路下架设电缆,将会进一步阻碍规划工作的有效展开。而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本身是地下空间资源进行规划和建设,不用过多考虑城市现有结构和系统的影响。反之,其建设活动也不会对城市规划工作造成巨大而复杂的影响。与此同时,电缆隧道意味着地面建筑、树木等不会受电缆影响。不管是从安全还是从美观的角度来看,电缆隧道建设都不会阻碍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展开,避免了架空线路、电缆沟、电力排管等对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促进了城市规划工作完善与发展。

(四)电缆隧道网络建设

实际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电缆隧道,不过这些隧道的规模较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布零散、关联性弱等特点。电缆隧道有着巨大建设前景,其建设必须要做好科学、系统而合理的规划,才能确保后续建设及发展不会受到影响。毫无疑问,当前这些零散而缺少关联性的隧道建设模式明显与隧道建设发展需求相悖。可以预见,城市电力电缆建设必然会向城市电缆建设一样,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网络结构,并确保城市电网的正常、高效运行。各个城市在开展电缆隧道建设工作时,必须要提前做好相应规划工作,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设计与规划,不能随意进行施工和建设。在进行规划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已建电缆隧道电缆入地升级等因素,将零散的小规模隧道纳入到建设发展体系之中,并通过逐步施工建设实现电缆系统的全面升级,最终构建起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网络。

(五)电缆隧道安全要求极高

电缆隧道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建设前景,其强大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预见,电缆隧道建设将更加重视其安全性,除了结构稳固方面的安全外,更包括运行安全和维护安全。在运行安全方面,由于电缆隧道空间较大,除了能够容纳超高电压、大截面电缆之外,更能在其中安装各种运行监控设备和仪表。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实现地面对电缆隧道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而且在隧道内电缆运行出现异常时,计算机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智能维护处理,尽可能在不过多依靠人工的情况下实现电缆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运行。而在维护安全方面,电缆隧道建设需要预留足够的人工操作空间,以便技术人员深入地下进行现场监管、维护、修理和升级。

结束语:

近年来,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和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内容,有着巨大的建设发展前景。通过对电缆隧道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预见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能在经济效益驱动下有效进行,同时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完善发展,其主要建设深度为第3级地下空间,而且其建设需要规划的网络系统做基础,更加重视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威.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建设[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2]江智洲.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的应用[J]. 中国安防, 2015(24):20-25.

[3]陈鹏.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防火和消防设计[J]. 消费电子, 2014(14):29-30.

[4]高亮.电力电缆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分类及防治[J].居业,2018(11):128+130.

[5]梁雷欣,杨鹏.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量计算方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36(11):89-91.

论文作者:郝宝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分析论文_郝宝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