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基础与条件,同时也是建筑施工项目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入使用以及竣工完成后运行的安全程度。因此,必须要从施工层面入手,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源上提高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然而,施工现场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就必须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可行性优化策略,通过科学化管理完善自身管理职能。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土建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直接影响。但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情况,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与环境、技术管理与监督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对建筑施工安全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应重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1工程概况
某中学搬迁项目,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61.68亩,搬迁的新校区总建筑面积61682.63m2,建筑物设计最高层数6层,工程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钢结构体育馆,以及校园场地设施、区内绿化、消防设施、地下排水、强电弱电配电系统等附属设施工程,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14800.42m2,学生宿舍10302.74m2,体育馆屋面钢结构设计最大跨度33.6米。
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现代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庞大,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人员也日益增加,实现高效和高质量施工的目标,就必须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作制度。遗憾的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实际施工过程往往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还没能发挥出制度的管理作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没能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导致建筑工程领域制度应用不完善,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封闭的管理体制之下,管理制度没能根据新情况做出有效调整,管理制度不适应新技术、不适应具体工程的问题普遍存在。
2.2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专门性管理人才匿乏
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优秀的人才可以带领企业走上成功的巅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有些人才的领导,很难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我国的土建工程优秀人才较少,但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不得不雇用更多的员工,但又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管理,员工的技术水平普遍得不到提高,导致一些企业优秀人才越来越少。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岗位优秀人才少,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差,施工质量肯定不佳,进而影响企业形象,导致企业在国内竞争甚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3实际管理过程较混乱
首先,部分监管人员逃避责任的心态,导致工程管理难度加大,不仅前后施工工序的衔接存在着问题,而且阻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秩序。其次,建筑工程管理权限及职责分属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的个性化管理方式方法施加到一个工程身上,往往会出现部门间的不协调和要求互相抵触的问题。第三,农民工仍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主体,这些实际施工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实际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缺少标准化的施工手段,施工操作随意问题,需要管理人员付出现大的管理精力。
3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另外,最重要的是应提高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保证施工的科学、合理、高效。如:建筑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在培训期间,聘请相关专家、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其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3.2建立并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要想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全面完善的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且对于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完善,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的出现,在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工程施工管理的班组建设,通过完善的管理班组来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落实。
3.3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能够对施工准备、施工以及竣工等过程进行指导的一类技术经济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规模、性质、结构、难易程度、施工所在地经济条件以及施工周期要求等内容来进行的。良好的施工方案能够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充分利用起来,用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当要将组织劳力、材料、施工、设备、质量以及技术等有关人员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共同探讨与研究,并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来对编制出来的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谈论并进行优化,以确保施工方案最优。
3.4构筑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
企业要对原有的物资管理模式进行一次深刻全面的认识,并对现有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索出企业从未出现过的管理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时代性、价值性和新颖性的管理新模式,构筑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土建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种类众多,而不同的种类也有着不同的价格,所以在实施管理活动中,应加强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因此,新形势下,有关职能人员应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与施工材料相关的信息进行高效采集、存储和传递。其次,负责物资管理的职能人员,不仅要认识到现代化化管理的重要性,更要付诸实践,把各类的施工材料以分类、整合,从整体上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水平和效能。
3.5健全和完善土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许多企业都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信息化管理方法相对人为管理方法更迅速、系统、方便。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应采用这种管理方法。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以时刻记录施工队伍的进度和技术熟练度,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企业安排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和施工目标,确保施工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其他企业适当沟通,交流经验,从而逐渐完善自己的技术,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使企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此外,现场技术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作为整个施工工作的一部分,要和其他的管理工作相配合,不能特立独行。只有这样,施工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6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和安全监督制度
施工计划做得好,施工过程才能进行地顺利。施工计划的制定要根据项目具体要求,不能一概而论,纸上谈兵,要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此外,无论做什么,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在施工前,要制定合理实际的安全制度,接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切忌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大意,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使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完成一部分施工工作后,要定期检查,保证已做好的施工工程质量优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不劣质工程都不能放过。施工队伍用的材料也要严格鉴定,选好的供应商,选好的材料,工程建筑的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施工设备也要定期检查维修,避免由于机器引起的事故。此外,现场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带好安全帽,衣物穿戴整齐,合理摆放施工现场的物品,不要发生绊倒等情况,伤及人身安全。做好施工计划,制定并落实安全制度,保证施工任务的完美完成。
3.7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力度
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力度主要指的是协调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如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内容。因为土建工程通常规模较大,且往往涉及到众多子项目,对于施工质量以及技术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设计要求以及各专业工序进行全面掌握,以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均有序到位。此外,还应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客观因素,如机械故障、材料紧缺、停水停电、恶劣天气等考虑在内,以确保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还应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同时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了解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与重要性,积极发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烘.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四川水泥,2015.
[2]曹硕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
论文作者:杨帅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