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成像较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黄光敏, 刘育斌

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较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料的回顾分析,对,DWI序列b值分别设定为500、1000、2000和25,,s/mm2,对患者梗死部位以及健侧部位的ADC值实施测量,由此来探讨不同b值的DWI图像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征。结果:在所有b值从500 s/mm2到2500 s/mm2状态下,病灶DWI影像都呈现出高信号影,ADC图像都呈现为低信号影;并且,在b值不断升高的过程中,影响的扩散状态也越来越明显,梗死灶和周围的对比度持续上述,其呈现的范围逐渐增大,同时数量也逐渐增加,边界越发清晰,图像信噪比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ADC值同样有下降趋势;此外,与单方向显示相比,全方位扩展呈现出的病灶状态更加清晰。结论:DWI序列在诊治急性脑梗死病灶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中参数b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保证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采用较高b值对于判断急性梗死灶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加权成像序列;急性脑梗死

引言: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相关统计表明,每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3例患者都是脑梗死。其发病原因是脑血液动脉硬化或栓塞,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脑部供血不足[1]。该病症一旦治疗不够及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诊治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发病最初期发现病灶,以尽早实施治疗。当前,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MRI)序列,已经逐渐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2]。在DWI-MRI诊断过程中,扩散敏感因子b值是决定成像的核心参数。本文将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比不同b值脑梗死检测影像的区别的特征,从而分析较高b值对于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全部12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68例,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为(69.7±4.2)岁。所有患者入院均表现为突发性脑血管疾病症状,包括昏迷、呕吐以及肢体瘫痪等。其中97例患者入院后首先实施CT扫描除外脑出血,在对其实施MRI检查;另外23例患者先实施了MRI检查,检查过程中仅做了DWI序列扫描,再对患者实施CT扫描除外脑出血。全部120例患者从发病到实施MRI检查最段时间间隔为30分钟,最长时间间隔为115小时,平均时间为(79.3±14.1)小时。

1.2 MRI检查序列与DWI参数

MRI检查序列为:Aera 1.5T 超导磁共振(生产厂家为西门子公司),头线圈,先以T1、T2、与FLAIR序列实施检查,再以后行DWI序列检查,有23例患者只接受了DWI序列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所有参数均取常规参数[3]。DWI参数为:TR6200ms,TE97.3ms,层厚设置为6毫米,间距设置为1毫米,层数设置为18层,PFV设置为230mm*230mm,矩阵设置为256*256,b值分别选用500、1000、2000和2500s/mm2。

1.3 图像分析

分析又三名医师共同执行,其中包括一名主任医师,2名具有较长年资的主治医师,首先分别读片,在各自发表自己看法,遇到争议之后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性意见。再经过图像处理站分别分析DWI与ADC图像,确定急性梗死灶的具体范围。范围的划定尽量与血管和脑沟分离,最后分别测定出ADC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选用SPSS20.0实施统计处理。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层的方式表示,不同b值下得出的ADC实施单因素方差分析,运用t检验来分析患侧与健侧ADC值,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有b值从500 s/mm2到2500 s/mm2状态下,病灶DWI影像都呈现出高信号影,ADC图像都呈现为低信号影;并且,在b值不断升高的过程中,影响的扩散状态也越来越明显,梗死灶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持续上述,其呈现的范围逐渐增大,一些在较低b值状态下无法显示的病死灶也能够看见,边界越发清晰,图像信噪比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ADC值同样有下降趋势;此外,与单方向显示相比,全方位扩展呈现出的病灶状态更加清晰。具体图像显示参见图1~图4所示。

在b值增加的过程中,患侧和健侧的ADC都出现来下降趋势,并且患侧ADC与健侧相比,明显较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 不同b值ADC对比

 

3 讨论

综上所诉,DWI序列在诊治急性脑梗死病灶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中参数b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保证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采用较高b值对于判断急性梗死灶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jort N,Butcher K,Davis SM, 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riteria for thrombolysis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stroke[J].Ame Heart Associa,Inc,2005,36(2):388.

[2]魏梦绮,宦怡,葛雅丽,等.DWI及FLAIR 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3):204-207.

[3]杜敢琴,黄丽娜.影像学检查对判断脑缺血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3(5):340-342.

论文作者:黄光敏, 刘育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1.5T磁共振成像较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黄光敏, 刘育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