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刘京京[1]2015年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叁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陈超[2]2010年在《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给未来的环境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中学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中学教育应该承担起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加强中学环境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针对中学环境教育出现的诸如实效性不强等问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以加强这方面工作。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精神,从而促进中学的环境教育有效实施,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对当前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一定实践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本论文分为五部分,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着重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环境教育的涵义,初步讨论了中学环境教育课程方案的性质,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立足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来论述中学环境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第叁部分:主要描述了对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现状的整个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并对各中学校领导的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呼和浩特市环境教育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立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的对策。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尾,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应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好环境教育政策,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曹琼方[3]2008年在《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即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阶段。一方面,中学是大学的基础,其教育质量对大学的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的招生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对中学教育则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并不能只单方面地从其内部寻求解决方法,而应该把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研究,从两者衔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与大学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两者之间的衔接也不够紧密,两个教育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脱节,这使原本系统化的教育链条被人为的割裂,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可见,如何加强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衔接的定义出发,指出我国大学与中学教育究竟需要何种意义上的衔接,并分析了大学与中学教育进行衔接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国内外(美、英、日)大学与中学教育衔接的实施现状,并通过对比指出我国这两个教育阶段在衔接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在总结国内外大学与中学衔接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进行有效衔接的具体策略。笔者认为,要加强我国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改革大学入学方式,广开入学渠道,扩大大学的自主招生权,建立大学招生录取的多维参照;其二,加强大学与中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平台促进两者的相互了解;其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协调大、中学教学内容,构建衔接课程体系;其四,在大学和中学分别开展专门的衔接教育;其五,统一大学与中学的教育理念,摒弃中学的应试教育思想,正确定位大学素质教育。

仲利强[4]2004年在《近期建成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一方面使传统的中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给中学校园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在研究中学校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校园现阶段发展状况,根据中学生行为发展和校园空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建构以素质教育目标和学生行为发展为依据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模式。校园空间必须满足学生活动行为的需要,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潜在的引导力量,为中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良好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 本研究通过对近期建成的中学外部开放空间的大量实地调查和问卷访问,针对校园开放空间的现实与问题,结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参考国内外中学校园开放空间建设的成功案例和自身参与设计的实践工程,提出现阶段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的适宜性对策,探寻其在素质教育发展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适宜性建设途径。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中学校园开放空间的现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找出中学校园开放空间的特点以及目前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与突破点,以此来寻找在素质教育模式下,中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发展、建设规律。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下,研究中学生行为发展与中学开放空间设计的关系,探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方法。 ■中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模式研究。从建筑设计专业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现实的建设实践。 ■探讨影响我国中学校园开放空间发展的因素,对中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粗略的看法和意见。

徐华红[5]2011年在《中学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组织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日益突出,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认识到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与人类认识的误区、观念的误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对人类传达新的对待环境的观念,环境教育也就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从70年代起就已起步,但是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以及对学生和教师参与的环境教育活动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主要偏重的是应试教育,虽然多数教师能通过各科的教学渗透环境知识,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但是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尚不理想。因此通过对中学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搜集、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环境教育的叁种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从学科属性和课程特性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中学地理课程在实施环境教育活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对江苏省部分中学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考察教师对我国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和2003年教育部中颁布的《中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认知状况,对学生和教师环境素养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环境教育评价的类型、原则,在对环境教育目标解析的基础上,以学生和教师为对象,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秩和运算法对环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江苏省中学学生和教师的环境素养得分,为今后的环境素养评价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万义耀[6]2011年在《重庆市教委直属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是环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教育对人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引导作用。因此,环境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环境教育。高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从而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高中教师是否具备了环境教育的能力以及学校是否为环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硬、软件设施等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是生物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和经济枢纽,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七所中学在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投入以及在社会上所受到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学校,无论从师资、生源,还是教学成果上这七所学校都代表了重庆市中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因此对这七所中学环境教育现状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分析,对环境、环境意识、环境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七所高中的学生和生物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等方法,总体上了解重庆市教委直属七所高中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师生环境知识匮乏。问卷中相关内容的总体正确率不超过50%;知识结构表现不均衡,工业叁废等问题的正确率达到70%,噪音污染、酸雨相关问题的正确率却低于10%;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环境知识的积累上优势明显,师生正确率差值达到30.4%。2)自我环境意识认识不足,环保行为习惯较差。环境价值观部分,各学校师生总体得分较高,最高分值达到92分;在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的得分率却相对较低,各学校师生得分都低于50分。由此可见,行为严重滞后于思想。3)对周围环境及他人环境意识的满意度不高,期望通过教育改善这一现象;研究所涉及的七所中学的师生对周围环境情况的满意度不高,都没能达到及格分数60分,学校之间横向的比较来看,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和学生在这部分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学校,教师部分比其他六所学校总体平均分高8.6分,学生部分高出11.5分;另一方面,97.1%的教师和93.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环境教育。4)生物教师环境教育能力欠缺,未能有效的在生物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课堂上,教师眼中的环境教育与学生实际接受到的环境教育之间出现了极大反差,师生在相关问卷内容的得分上最大分差达到近40分;在对重庆市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的剖析中,笔者发现传统教学内容中存在大量环境内容的渗透点,但是实际课堂上,生物教师并未有效利用这些渗透点进行环境教学。5)学校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不高。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校本教材的研究、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几方面得分都在20分以下;具体数据显示,各学校均未做过环境相关的校本教材的研究。总结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社会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定位造成了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开展的困难;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在传统教材中所占比例不足,中学阶段缺乏环境教育相关的专门教材,严重影响到了环境教育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师环境知识积累不足,学校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对相关教师环境教育能力方面的培养。最后,基于以上研究,针对上述环境教育中出存在的相关问题,笔者以生物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目前重庆市现状、重庆市基础教育现状以及研究中所涉及的教委直属的七所高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环境教育;利用课堂外的资源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校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加强社会对环境教育的支持。

李静[7]2010年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探讨与分析》文中提出环境教育是受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但我国由于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匾乏,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得探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问题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本文对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陆静[8]2006年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中学环境教育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与研究的重要命题,结合课程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实现地理教育目标的同时,达成环境教育目标?如何使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真正成为加强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这是地理学界和环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推进的、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以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教师素质四方面问题的系统研究为基本目标,以跨学科研究、框架性研究和贴近教学实际的研究为特色,力图提出一些纲领性的观点和意见,为今后具体构建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深入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对国内外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对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从学科属性和课程特性两方面解析了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从目标选择、基本目标和课程目标、目标策略叁方面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了解析;对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和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结构进行了探讨,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式和特色途径进行了建构,并且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教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最后,本文对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构成和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并对提升教师环境素养的方向和具体途径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 1.明确了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叁大优势,提出了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归纳了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和四个主要特点。 2.提出了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选择应把握的四个原则、两条主线和一个立足点,明确了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项课程目标定位,强调了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两条目标策略。 3.提出了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和相应的环境教育内容结构的“叁叁”框架和教育方式的“叁加一”架构。 4.提出了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九个原则,提出了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值得推广的四种类型,并且就每一种类型进行了案例设计的详细介绍。 5.提出了地理教师环境素养内涵的九种要素和叁个评价层面,开展了江苏4个大市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问卷调查,对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两个重要方向和一种重要的“内生模式”。 本文获得的上述初步结论是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研究方向首次提出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同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有参考价值。

孙小恭[9]2005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学地理作为环境教育的核心课程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根据自己对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理解和多年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试从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加强环境教育进行探索研究。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介绍国外中学环境教育的特点以及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从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在明确中学环境教育目标之后,具体分析了中学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并从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地理课程与环境教育较强的关联性等方面来确立地理课程在中学环境教育的主体地位。从而论证中学地理课程是实现中学环境教育目标的核心课程。 第叁章详细分析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确定中学地理的环境教育目标、任务,并制定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四章运用所学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探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实施的方法、原则和途径,提出了五整合、叁优化、四要点的课堂渗透式环境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式,认为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情景中亲身体验、观察、调查、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环境意识建构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尝试提出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效果评估办法,为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证,检验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外、校外组织活动的实际效果。 最后,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渗透式环境教学模式和丰富多彩的、卓有成效的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环境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文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对中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从秀[10]2014年在《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过渡和转型期,它是继晚清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而教育是变迁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民国教育在新旧教育的冲撞中实现向新教育的发展与蜕变,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四川教育在民国教育史上具有突出之地位和鲜明之特点,特别是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可谓功勋卓着,因此民国四川教育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目前学界对民国教育的研究虽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多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缺乏多视阈下的、多学科结合的研究,且专注于民国四川地区的教育成果为数尚少。因此对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的研究,不仅可丰富民国史的研究内容,而且亦有利于历史教育地理理论的深入发展。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四川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和部分社会教育机构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发展,尤其是学校分布变迁的历史和时空特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学校分布变迁的原因,由此总结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12-1937年,四川地区小学发展较为迅速,抗战前有学校24474所,但分布极不均衡,第二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小学数各超过2000所,在全省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井研、南充、安岳、南部、泸县等32县学校数各超过200校,而西康地区小学仅25所。抗战前中学197所,较清末数量大增,且种类齐全,分布广泛,但以初级中学为主体,分布地区不均衡,61个县(局)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936年有38所,分师范学校、简易师范学校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叁大类,并有国立、省立、县立、区立、联立、私立等多种办学形式,分布均衡,但师范学校数量甚少。抗战前中等职业学校有40所,学校层次和类型全面,有高初级合设的职业学校、单设的高级职业学校或初级职业学校,有省立、县立和私立等办学形式,其中以县立为主,私立为辅,但职业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第叁区独占鳌头,第一区次之,130县(局)中无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学校在部备案的仅3所,且集中分布于成都和重庆,四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居全国中下。1938-1945年,由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和抗战人口、机构的大量内迁,四川小学学校数迅猛增加至54049校,第叁区学校绝对数位居各区前列,成都、重庆国民教育成就瞩目,但各行政区差异突出,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总数在2000所以上的行政区有第二、叁、十、十一、十二区,而第十六区学校仅122所;西康省学校分布更为不均,西康第二区、第叁区在康省居绝对优势,雅安县和冕宁县在西康遥遥领先。抗战时期四川中学达到304所,国立中学异军突起,私立中学大增,但县立中学仍居主导。中等师范学校52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分布较为均衡。中等职业学校67所,新增国立职业学校,但职业学校在中等教育中居弱势地位,且主要分于成都、重庆两地。高等教育在抗战时期获得跨越式发展,在川高校有68所,四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1946-1949年,四川教育受内战影响,小学学校数下降至24487所。1946年中学学校599所,其中私立中学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县立中学以初级中学为主体,中学分布仍严重不均,西康地区的22县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04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学校分布相对均衡。中等职业学校96所,西康的职业教育兴起并有所发展。高等教育因学校复员,高校数量减少至24所,成渝周边地区和西康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成、渝地区仍是四川教育中心地区,西昌和雅安成为西康地区的教育中心。1949年解放前夕,因财政困难和内政缘故,学校数量减少、规模缩水,甚至停课停校,四川各类教育萎缩。从时段分布上看,民国时期四川教育经历了近代教育的初步发展(1912-1937年)、兴盛(1938-1945年)和渐趋衰萎(1946-1949年)叁个时期。从空间分布看,民国四川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和教育边缘区,其趋势是教育中心区在东移中不断扩大,教育边缘区却不断向西部高原区收缩;相对于人口数而言,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教育边缘区的学校设置都不尽合理。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民族结构和教育文化基础是影响民国四川学校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学校数量较多的是平原丘陵地区、人口数量多而集中的地区、大河流域或公路交通便利的地区、经济状况良好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教育文化基础的地区,或邻近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地区;学校数量少的是山地、高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纵向上,自汉晋以来四川教育中心逐渐东扩南展;横向上,民国四川学校分布优势凸显,学校数位居全国前茅。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之地位,其在承传与创新中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蜕变;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在四川践行教育新理念,进行了中国教育道路的有益探索;四川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领头羊,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本研究在复原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计量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和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区域研究等理论,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的分布按阶段分别统计和分析,同时进行四川区域之间、四川与其它省区纵横向比较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民国时期四川区域内由于受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教育发展虽不平衡,但民国四川教育成就瞩目,学校数量优势明显,民国四川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1]. 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呼和浩特市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D]. 陈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3]. 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D]. 曹琼方. 曲阜师范大学. 2008

[4]. 近期建成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探究[D]. 仲利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5]. 中学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组织与评价研究[D]. 徐华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 重庆市教委直属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万义耀. 西南大学. 2011

[7].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探讨与分析[J]. 李静.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

[8]. 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 陆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9].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探索[D]. 孙小恭. 江西师范大学. 2005

[10]. 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D]. 袁从秀. 西南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