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探讨论文_吴峰

关于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探讨论文_吴峰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为我国建筑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对于建筑节能技术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建筑能耗较大。低能耗低排放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推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照明与建筑节能作为我国重点节能工程,对于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现状,进而提出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为以后建筑应用电气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节能设计;保温体系设计

1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智能建筑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产物,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都是其重要的技术基础,作为一个新型现代化楼宇,智能建筑旨在为住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环境空间。建筑电气的高效智能化节能需要技术的优化革新,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撑。虽然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许多新型能源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新性能能源的应用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能耗现状并不乐观。电气能耗是目前智能化建筑的主要支撑,据相关调查显示,建筑能耗占我国所有行业能耗的较大比重,电气能耗位居所有能耗的首位。我国对于建筑节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设计方面的标准尚未实现规范化,因此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科学的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是未来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攻关方向,这也是我国电气工程行业技术要突破的重中之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农业、工业等的生产规模日渐庞大,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筑消耗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节能减排是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能源过度消耗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是造福后代的重要举措。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现状

(1)我国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研究、开发水平有限。目前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所取得的成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中的质量安全监督存在漏洞,电气工程师对技术的应用缺乏实践论证,导致其在建筑电气的应用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有限,加之缺乏必要的附加设施,导致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案在实施中遇到诸多阻碍,其节能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2)控制方式、照明光源等选择不合理。控制方式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直接关系着能耗的大小,照明耗电量占整个建筑耗电量的较大比重,而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的控制方式以及照明光源等的设计不尽合理,不利于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3)智能建筑的通风与设计不合理。智能建筑通风与设计不当会导致建筑内的空调冷量过高,而且不利于机械排风和室内的通风换气而形成冷负荷,使得空调的冷负荷增大。(4)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协调统筹。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体系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设计,智能化建筑节能设计中,协调统筹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致使控制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增加了能耗,使得节能体系运行效率低下。

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3.1空调、电梯、供水以及通风系统电气节能

对于智能建筑空调系统,则可以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空调,水源热泵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水或地下土壤温度一直保持恒定的特点,因此节能环保而且无污染零排放,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相比,机组效能显著提高,节能35%~75%之间。同时由于水源热泵的水温恒定,可以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可靠与低能耗性。对于电梯系统,应合理的选择电梯设备型号,可以利用小机房电梯代替常规电梯,其使用的无齿轮曳引机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电能消耗,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水系统的设计,则可以采用现阶段最为节能环保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无负压设备的能耗像比常规设备较低,对于节能环保十分有利。对于通风系统等,应根据电力需求的不同情况,综合分析风机等设备配备要求,统筹的选择经济效益好且节能环保的产品。

3.2完善智能建筑保温体系设计

保温体系主要通过改善墙体、屋面材料来实现,现阶段对于智能建筑其室内填充墙可以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从而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对于外墙填充墙体材料,则应需要考虑气密性以及安全要求,可以充分利用保温砂浆或者空心砖等辅助保温材料。同时辅助采取在智能建筑屋面采用挤塑泡沫保温板以及提高门窗密封性等措施。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充分利用保温体系,可以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的50%~60%左右。

3.3照明及配电优化

在建筑照明智能化节能系统的设计优化中,需要应用现代节能性能良好的灯具,比如:采用声控、光感、红外、微波等技术的照明智能控制开关,可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此外,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并充分利用自然光,可设置一定的采光井,以改善建筑的室内采光性。对于建筑内部照明设备而言,尽量设计采用节能灯具,在降低能耗的同时确保用户的舒适性。最后,对智能照明系统予以改进和优化,例如:控制模块自带感光与计量功能,当室内光线不足时,控制模块可自动对照明负载进行开闭控制,提高了响应实时性,系统也可远程通过控制模块对照明负载进行统一或局部的开闭控制,同时,系统将采集的耗电量进行电能统计与分析,实现电能精细化的管理,为节能增效行动提供数据支持。

在电气配电系统智能化节能设计优化方面,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用电负荷容量及设备的布设等情况,确定选用合适的供配电节能设施,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合理选用电气运行电压;二是供配电布线尽量直,缩短距离,以减少线路损耗;三是尽量改进和简化建筑的电气系统。

3.4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采用新型的可循环能源,例如风能、生物能以及太阳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对非节能型电气设备和高耗能电气设施的依赖和使用。特别是我国太阳能相关技术与产品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电气能耗的相当大一部分。此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墙体等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在室内装饰上采用低能耗和光电幕墙,这些措施都会起到减少升温以及制冷设备的功耗,从而起到降低建筑电气能耗的作用。

4结语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做到设计的协调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居住水平要求的提高,对于智能建筑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规范完善与标准化,对于促进智能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智能建筑绿色低碳环保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肖丽华.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3

[2]刘献磊.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2(05)

[3]成明.探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6).

作者简介:

吴峰(1984.10.26)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电网自动化、智能化,。

论文作者:吴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探讨论文_吴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