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李恒芳
【摘要】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文,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
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在新课改理念倡导下,语文教材更生活化、人文化、科学化。作为新时代下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更要钻研教材、探索新的科学教学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文本知识,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努力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设置有效的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涌动,探究主体的思维被激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养成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养成尊重史实和事实、积淀研究素养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从而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诸如不轻信、不盲从、爱质疑的习惯,善于推敲言语作品、咀嚼言语精华的习惯,善于广泛阅读、勤查资料(含网络资料)的习惯,善于将读写学习中的心得体验与人交流,分享思维成果的言语交际习惯,等等。
语文活动中的探究,是一个不断生疑和解疑的过程,这里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对语文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特别是它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而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炼就独立和探究的思维立场、开放和多向的思维形态、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品格。这些比语文知识体系、比语文课程内容本身重要得多。另外期间获得新知,提炼新说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深刻的成功体验,带来被教师和学生所欣赏、所褒奖的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感,这些无疑可称为“学习的享受”、“生命的享受”,尔后伴随岁月流逝而积淀起来的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将构成其持续学习、永不懈怠的动力源,促进其长远的乐学和爱学语文,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勇于探索、勤于创新、意志坚定、理想高远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过程,指导学生体验探究
教师应当破除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理解在探究中创新。教师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时要从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发现和不断完善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要探究如何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的目的是使学生会学、乐学。只有学生会学了,才能使学生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首先是教师的探究,教师探究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是否有成效,是否能不断发展。如果教师对怎么教的探究能朝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那么学生“学”的探究就可以敞开大门,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的良好循环的轨道。
四、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蛇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成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五、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
总之,堂教学是探究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参考文献:
[1]蔡明星.论探究学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吴茂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打造高效课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2)
论文作者:李恒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资料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