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优黑花生——皖花3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生论文,特优论文,皖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肥东黑花生经九年精心选育,性状稳定,品质新颖优良,种皮呈紫黑色,结果多、产量高。于1995~1997年种植,产量较皖花2号增产6.5%。籽仁中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硒、锌、铁含量均较高,较一般花生约高出20%左右,因而,该品种属于新、特、优花生品种。肥东黑花生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皖花3号”。该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花生产区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种植。
该品种株型半直立,株高48厘米,侧枝长54厘米,总分枝数9~11厘米,结果枝7~8条,结实范围11厘米。茎较粗,茎枝茸毛稀长。小叶为倒卵菜,叶片中大,花冠黄色,旗瓣中大。单株结果数较多,单株生产力高。荚果普通型。以二粒荚果为主。荚果长34.5毫米,宽15.2毫米,籽仁饱满、呈椭圆形,种皮紫黑色,部分籽仁边缘紫黑色。百果重170克,百仁重72克,出仁率72.6%,粗脂肪含量51.68%,蛋白质含量31.53%。江淮丘陵地区裸地春播产量每公顷3500公斤,夏播产量每公顷3000公斤。
该品种生育期较短,属早熟品种。在安徽合肥地区春播生育期125~128天。该品种出苗快,长势适中,开花较早。产量较高且稳定。高抗青枯病、中抗叶斑病,抗倒、抗旱性较强,适宜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其栽培要点:精细整地,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安徽合肥地区春播4月15日~25日播种,地膜覆盖提前10~15天播种;接茬夏播下限6月10日。在江淮丘陵地区夏播,不提倡覆膜。一般田块密度为每公顷12.75~15万穴,双粒播为好。亩用种量15~18公斤荚果。露地花生施肥分两段,2/3为基肥,1/3为追肥。播种前每公顷施3%呋喃丹45~75公斤,混合细土撒施。开花下针期每公顷50%辛硫磷7.5公斤,对细土375公斤,顺垄撒施于花生植株基部。
联系电话:0551-28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