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的另一面_企业创新论文

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企业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这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然而,学术界及产业界一直以来都将创新与研发等同看待,认为研发是创新的唯一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过于高估了研发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也忽视了大多数不具备正式研发机构和研发能力,或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所进行的一些并非基于正式研发的多样化创新活动。欧洲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创新调查也在挑战着这一传统观点:第三次欧洲创新调查(CIS-3)表明,在1998-2000年期间有一半左右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基于非研发(non-R&D)的,2007年针对欧盟27个国家的“创新晴雨表调查”(Innobarometer)也得出了相似结论[1]。

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但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显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创新性的中小企业约占97.4%,而68.8%的中型企业没有进行研发活动,小型企业的这一比例更高达84.0%[2]。这也充分说明了研发并非中小企业的唯一重要创新模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重挑战,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3]。然而,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以及创新政策大多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为着眼点,如Arundel等(2008)研究表明,在欧洲对企业创新的支持资金中,大约95%用于研发,仅有5%用于支持非研发创新活动[1]。对于那些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现有基于大中型企业创新实践和研发活动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政策指导性有限。在这种理论和实践背景下,探索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独特、有效的基于非研发的多样化创新途径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发与非研发: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发对于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作用性毋庸置疑4-5],但不可否认的是:研发不等于创新,创新也不仅仅包括研发[6];高研发投入并不一定能带来高业绩回报,除了正式的研发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非研发创新活动[7]。例如,Dosi(1988)认为,创新可以是“寻找、发现、实验、开发、模仿或采用一种新产品,新生产工艺,新组织形式”[8]。Lundvall和Johnson(1994)指出,干中学、用中学、互动中学、生产中学、寻找中学应该被视为创新的基本来源[9]。Jensen等(2007)进一步总结了两种基本的创新模式:一种是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即“科学—技术—创新”,主要是研发驱动的;另一种是基于经验和工艺流程的创新模式[10]。创新一词通常指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开发和改进,但是组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创新,如通过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技巧和组织结构等都可以进行创新[11]。

创新能够在研发水平很低,甚至不进行研发的行业和企业中产生[12]。Evangelista等(1998)对1993年欧盟创新调查(CIS)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研发费用仅占到总创新费用的20%,而用于非研发创新活动的费用,如设计和试生产就分别占到了10%和11%[13]。

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研发统计数据可能容易引起误导,因为这些小企业通常并没有正式的研发机构[14-16]。因此,很多非研发的创新活动被创新调查和政策忽略掉了[1,17]。事实上,非研发创新活动在中小企业中发生得非常频繁[18],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12]。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出现了关于非研发创新活动的研究,对企业中存在的研发之外的创新活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在设计、生产过程、销售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活动[7,14-15,17-18]。其中,Brouwer等(1997)对荷兰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中的非研发创新活动进行了研究,包括申请专利和许可授权、设计、试生产、工装加工、人才培训、市场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等活动[17]。Hansen和Serin(1997)以及Sterlacchini(1999)也对企业中的非研发创新活动进行了探讨[7,18]。但早期的相关研究很零散,并未正式提出非研发创新的概念。

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是Arundel等(2008)和Som(2012)的研究,分别从活动层面和组织层面对非研发创新进行了研究。Arundel等(2008)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研发创新,从文献中总结提出了四种非研发创新典型模式,文中基于Innobarometer 2007年调查(IB Survey)数据分析表明,进行研发和不进行研发的中小企业在绩效上没有显著的差异[1]。Som(2012)对进行研发和不进行研发的企业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德国制造业不进行研发的企业五种创新类型,即知识密集型产品开发者、顾客驱动型的技术工艺专家、临时性的B2C产品开发者、低创新性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产量灵活的专业化供应商[19]。

1.2 非研发创新概念界定与辨析

“非研发”一词虽然很早就在文献中被学者提及,但概念大都很模糊,主要涉及创新性的生产资料、设计、申请专利和许可授权、生产启动、工装加工、人才培训与招聘、市场研究、咨询顾问等活动[6,12,17-18]。本文认为,非研发活动与非研发创新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所有研发之外的企业活动;而后者是指研发之外的创新性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具有创新性或者与创新的实现有关。

OECD弗拉斯卡蒂手册(2002)提供了一个区别研发活动与非研发活动的基本原则:当某种解决方案对那些具备相关领域基础知识或技术储备的专家来说是新颖的,也就是说能够感知到科学或技术的新颖性和不确定性时,就是研发活动,否则就是非研发活动[20]。关于设计是否属于非研发活动,国内外存在分歧。国内倾向于把设计列入研发活动范畴,将设计费用归入研发费用的范畴[21-22]。国外很多文献认为,设计是一种基于非研发的活动[7,12,17-18]。OECD的奥斯陆手册(2005)认为,设计活动的分类取决于与它们相关联的创新类型,也就是说取决于进行设计活动的目的[23]。其中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内部和外部研发活动,与产品创新相关的市场准备活动包括市场预调研、测试、新产品的上市宣传等,企业内部创新准备活动指产品和工艺创新过程中的企业内部活动,如部分工业设计活动、测试和评估、启动和工程活动等,技术和设备采用活动是指外部技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获取等活动;市场创新活动指新营销方法的开发和实现活动,组织创新活动包括新的组织方法的开发和实现活动。

综上,本研究认为:非研发创新是指企业中除了研发之外的各种其他创新类型的统称。其核心要点是,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现有知识储备或者企业外部,并不通过企业内部系统化的研发活动来实现;在以非研发创新为主的企业中,几乎没有投入研发费用或投入比较低的研发费用,通过非研发创新活动却同样能够实现较好的创新绩效。

非研发创新与传统的非技术创新概念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1)内涵与外延不同:非技术创新包括除技术创新以外的其他创新活动,如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而非研发创新是指除了研发的其他创新活动,包括技术类非研发创新和非技术类非研发创新两大类创新活动。(2)角度不同:非研发创新是从创新投入视角提出的,非技术创新是从创新要素视角提出的。(3)非研发创新主要是基于中小企业情境提出的,而非技术创新的提出主要基于技术创新成功的大中型企业实践。非研发创新与研发创新、非技术创新三者的异同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 非研发创新与研发创新、非技术创新关系示意图

2 非研发创新的典型活动

Arundel等(2008)总结出几种典型的不基于研发的创新活动,包括技术采用、产品和流程微小的修改和渐进、反求工程与模仿创新,以及现有知识的创新组合应用[1]。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实践,本文初步总结出四种基于非研发的典型创新活动。

2.1 技术和知识采用

企业从外部直接采购或获得创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而自身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相关的研发活动,包括新机器购买、部件采购、新设备购买等有形技术采用,以及引进新的工艺流程、技术等无形技术知识采用。

随着技术的迅速革新以及日益复杂化,外部技术和知识采用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技术战略以及确保竞争优势的手段[24]。Evangelista和Mastrostefano(2006)指出,购买新的机器、设备与技术是企业间最常见的创新活动[25]。在建立初期由于吸收能力低、相应的关于内部研发的战略资本存量不足,故一般都采用外部研发模式,从企业外部购买或者引进相应技术[26]。在企业技术能力的最初形成阶段,技术引进仍是企业获得新知识或新技术,提高市场绩效的重要途径27-29]。此种战略也能扩展企业的技术能力,从而能使其相对竞争者保持差异化的技术优势[30-31]。

2.2 反求工程与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是指通过引进购买、反求工程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的一种创新模式[32]。反求往往和模仿联系在一起,反求是模仿创新的前提,是获得所需技术或知识的手段,模仿更侧重于对所得知识的运用。模仿创新则是比模仿更高级的行为,是在已有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

Arundel等(2008)指出,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创新性的模仿一般不需要企业进行复杂的研发活动[1]。在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中,模仿和反求工程是比较常见的活动,复杂性不高,在反求的基础上会有一定的创新,但是程度不是很大,一般不会涉及研发活动。

2.3 集成创新

即对现有知识或技术进行创新性的整合。集成创新的关键是创造性地融合已有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并且能应用到创新实现过程中。按照集成对象不同,集成创新可分为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三个层次;其中技术集成最普遍[33]。集成创新要求企业在具备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能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迅速集成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4 市场创新

即新市场的开辟及市场营销手段等的创新。熊彼特在提出创新的概念时,将新市场的发现作为创新的五大法则之一。OECD奥斯陆手册(2005)也将市场创新纳入到创新的定义范围内,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营销渠道、促销手段以及创新性的定价策略等,其核心就是关注客户的需求体验[23]。王老吉凉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凭借出色的市场创新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元的饮料业巨头。黄恒学(1998)认为,市场创新是企业根据经营战略进行的市场发展和新市场开辟的活动,以及以企业市场子系统(主要是市场部门和营销部门)为主体所执行的营销职能[34]。

3 非研发创新的案例初探

非研发创新是中小企业起步阶段快速成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天宇朗通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是从事集移动电话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是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GSM/GPRS、CDMA手机生产牌照的生产企业之一。

3.1 模仿反求

天语手机的产品创新从模仿反求开始起步,即利用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的时间滞后性,迅速购买国外厂商的手机新品,结合自己的技术能力现状,开展产品的反求工程,抢时间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新品。如号称国内第一款支持电视播放的手机天语V908,其产品概念原型脱胎于国际手机大厂。而国外厂商的机型却因困于网络标准以及政策审批,迟迟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此种创新模式带来的创新效益巨大。再比如天语手机的i-music系列音乐手机,其产品原型也可以从国外知名品牌音乐手机新品中找到。

3.2 技术和知识采用

模仿反求国际厂商新品使天语手机能在国产手机市场中生存下来,而大胆的技术和知识采用策略则使天语手机在某些领域走得更远。天语手机通过对手机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引进或购买最新的相关技术和零部件,在市场上第一次推出具有最新技术的手机产品,不仅领先于其他国产手机,也领先于国际厂商的最新产品。以天语手机的照相手机系列为例,当市场上的主流拍照手机还是300万像素,最高不超过500万像素的时候,天语手机通过引进最新技术,最先推出了800万像素的天语in像C280,一举颠覆了国产手机技术跟着国际品牌手机走的传统模式,走在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而当国际大厂商开始缓过神来,着手推出800万像素的手机产品时,天语手机通过购买更加先进的技术,推出了拥有1030万超高像素CCD传感器专业镜头的in像C260手机,再次令整个市场大跌眼镜[35]。这种大胆的技术引进策略使天语的拍照手机成为了该领域较有竞争力的产品。

3.3 集成创新

天宇朗通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中国手机世界造,集成创新驱动全球手机发展”。天宇朗通对自身的定位是做一个创新式的集成商,创新的方向是创新集成f36]。天语的上游合作供应商大多是全球顶尖的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性集成,使天语手机具有全新的功能与品质。虽然大多数国产手机都采用联发科的MTK平台,但是天宇朗通与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不同,并非完全的拿来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如MTK平台都有集成蓝牙功能,但是天语并没有直接使用MTK的蓝牙功能,而是让MTK留出接口,自己选用业界排名前三的厂商提供的蓝牙技术[37]。再比如天宇朗通推出的中国首款微硬盘PMP手机,采用了1英寸6GB硬盘。天宇朗通创新性地集成了南方汇通世华的1英寸6GB微硬盘技术,ADI的GSM/GPRS基带芯片以及德州仪器(TI)的多媒体芯片DM270,从而集成出性能更为卓越的硬盘手机[38]。

3.4 市场创新

如果说天语手机在技术层面的非研发创新使天语手机的产品具有异质性以及技术领先性,那么其非技术层面的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则让天语手机在商业上更上一层楼。天语手机开创了国产手机“垂直营销”的先河,创新性地采取了“扁平化”的渠道模式,以地级市为单位,采取“直供+地级包销”的渠道模式。将自身和经销商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在保证零售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产品的零售利润依然可达40%以上,远高于国际品牌和多数国产品牌;这充分调动了零售终端对天语手机销售的积极性,也给天语手机带来了巨大的销量[37,39]。而随着国内3G时代的来临,天语手机再次进行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三大主要移动运营商结成深度合作关系,主推定制化手机,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3.5 非研发创新的绩效

在成立的最初阶段,天语手机代表的是“无工厂、无研发团队、无品牌”的三无手机生产商形象,是同行们眼中的“山寨机”。但是最初不具有研发能力的天语手机,通过进行模仿反求、技术和知识采用等非研发创新活动,逐步积累了创新能力,现已成长为国产手机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天宇朗通从2002年成立之初的手机年销量几十万台到2007年销量1700万台,销量增长超过了17倍,年平均增长超过100%。公司自有品牌“K-Touch/天语”手机自2007年起就保持了数年国产品牌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10%,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迈进中国市场份额前3名的中国品牌[37]。在天语手机起步阶段通过非研发创新逐步在国内立足之后,着眼于长远发展,近年来天宇朗通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组建了国内一流的手机研发实验室,并在近几年兴起的3G和智能手机时代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手机新品,如首款阿里云手机W700、四核智能手机大黄蜂ⅡV8等,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4 讨论与结论

短短几年时间,天宇朗通从一个生产代理杂牌手机的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国产手机的一线企业,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值得所有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深思与学习。值得注意的是,非研发创新虽然不基于研发,但并不是不需要创造性和新颖性。刚起步阶段,限于自身研发能力和资源的薄弱,中小企业采取非研发创新为主的创新方式无疑是一种现实选择。在进行非研发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消化吸收来完善提升整个创新过程与创新体系,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生存下来、立住脚跟、并积累一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基础后,逐渐增加基于技术与研发的创新活动比重,以保持企业发展壮大、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很多具有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实际创新过程中可能也会同时侧重几种非研发创新活动,也可能主要进行一种非研发创新活动。研发创新活动和非研发创新活动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可以在同一个企业创新的实践中并存。

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正式的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非研发创新是中小企业起步阶段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创新策略。当企业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有能力在研发上逐步加大投入之后,可以逐步转向以研发为主的创新模式,进一步通过系统的研发活动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非研发创新既是一种创新的有效途径,又是一种创新的转型策略。

本文基于已有文献,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实践,对非研发创新内涵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技术与非技术层面初步总结了四种非研发创新典型活动,拓展了Arundel等(2008)主要基于技术层面的非研发创新活动研究。通过天语手机的案例初步验证了非研发创新是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快速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限于篇幅,本研究没有充分展开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下一步需要通过更多案例研究和大样本实证调查加以检验和完善。

标签:;  ;  ;  ;  

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的另一面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