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性对自然地理学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地理学论文,贡献论文,王士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王士性对我国自然地理的考察,内容丰富,涉及地形地势、岩溶地貌、江河湖泊、气候、水文、生物地理、自然环境变异等等方面,不但对完善我国古代自然地理学作出贡献,而且对今天研究我国自然地理也有较大参考价值。
1985年冬,谭其骧先生在徐霞客学术讨论会上指出:“王士性在人文方面的成就,比之他以后约40年的徐霞客对自然地理学的贡献,至少在伯仲之间,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此以后,对王士性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泛读王士性著作,感到他在地理考察研究方面,内容极其丰富,既涉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各分支,又涉及自然地理学各分支,我们不可忽视。
王士性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艰苦考察,勇于实践,成果累累。正如清康熙十五年杨体元在刻本《广志绎》序中所说:“志险要害,漕河海运,天官地理,五方风俗,九缴情形,以及草木鸟兽,药饵方物,饮食制度,早晚燥湿,高卑远近,各国因时地异宜,悉如指掌,使经纶天下者,得其大利大害,见诸石画,可佐太平。”王士性是大明王朝命官,相继在河南、北京、四川、广西、云南、山东和南京等地做官。他的足迹遍及除福建省以外的两京12省(为今18个省、市、区),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游记与诗文,结集为《五岳游草》,晚年对游历和考察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加以理论的升华,写出了《广游志》和《广志绎》二部杰出的地理学著作,将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到最高水平。本文仅就王士性对自然地理学方面的贡献,作初步探讨。(下文凡引王氏文章各例,见其上述三部著作,不一一注出)
一、对地形地貌方面的研究
(一)对地脉的考察。王士性说:“盖龙神之行,以水为断,深山大谷,岂足迹能遍,惟问水则知山。昆仑据地之中,四傍山麓,各入大荒外。入中国者,一东南支也。”读后使我们对中国山脉分布体系,有一个总体了解。我国的主干山脉大致为:1、东西走向山脉, 有北列的阴山,中列的昆仑山,秦岭,南列的南岭。2、南北走向的山脉, 有贺兰山、横断山脉。3、东北西南走向的有太行山脉、巫山、武夷山等。在地脉移动走向的论述中,他提出“北龙之跸,兼三大龙”的地理形胜学说,说明地理对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和重大影响。同时他也指出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众山脉从昆仑山脉(应是帕米尔山结)向四周辐射,和我国东流大河相趋势。
(二)对特殊地貌的考察。王士性考察了五岳等诸多名山,写下了不朽的诗文,记录了五岳风貌及金沙、三峡、长江矶石、桂林山水、苏北洼地、黄土高原等地貌特征。
1、对黄土高原地貌描述:“关中高原横亘,大者跨数邑, 小者亦数千里,是亦东南岗阜之类。但岗阜有起伏,而原无起伏,惟自高而下,牵连而来,倾跌而去,建瓴而落,拾级而登。”王士性认为黄土地区易受流水侵蚀,在地表水侵蚀,地下水潜蚀作用下,黄土地区的地貌呈现出千沟万壑、丘陵起伏的特色。原始堆积的平坦塬面已被沟谷分割成梁峁逶迤。王士性对黄土高原地貌观察细致,分类准确,近似现代地貌学。
2、对金沙江川滇峡谷地貌的描述:“江下武定境皆巨不塞江, 奔流飞驶……两岸皆峭壁,水若悬注,巨礁巉岩承其下。 ”峡谷急流地貌一目了然。
(三)对岩溶地貌的考察。王士性在西南四年仕宦生活中,游历和考察了石灰岩地区,对岩溶地貌的考察及其成因的探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愧为我国石灰岩地形研究的先驱者。现将王士性对岩溶地貌的研究分述于下。
1、对地面岩溶地貌发育的描述。(1)关于石灰岩孤和峰林地形特色的描述:“独秀山居郡城之中,周数百步,高千尺,石铁色,上下亭亭如削,四无坡阜,亦不与群山接。”“广右山川之奇,则乱山离立,气脉不结,府江两岸石阜如枪、如旗、如鼓、如鞍、如兜鍪、如叠甲、如兰鎗。”生动刻划出石灰岩孤峰地貌的特征。(2)关于天生桥形象生动的描述:“漓山据漓江之滨,横障江流,与伏波、斗鸡峙,前有水月洞,踞石弄水,如坐卷蓬大桥下,乘舟过之,如象掀鼻,俗称象鼻岩。”
王士性对石灰岩地貌根据不同形态,分为13种,给以形象的名称。如,四无坡阜,亦不与群山接的孤峰;如卷蓬大桥的天然桥;石齿齿足的石芽;巧于雕刻,如水精状的石乳;中立园阜丈许的石笋;枯槎倒挂,长7尺的石挂;悬汲而出井口的落水洞;四壁削悬上有洞口的坚井,等等。
2、对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成因的描述。 对于石灰岩洞穴地貌的成因,古人早有研究,北魏郦道元曾指出:“凝膏下垂,微津细液,滴沥不断。”(《水经注·涓水》)北宋沈括认为:“石穴中水滴”而成。(《梦溪笔谈.栖霞洞》)王士性作这样描述:“傍列万形,为象则卷鼻卧,为狮则抱球而弄,为骆驼则长颈鞍背。半为石乳,万右滴沥而成,巧于雕刻,如水精状,半乃真石,想其初亦乳结也。”“省春岩前有石乳承溜,又加枯槎倒挂,人物飞走种种肖形,钟乳上悬下滴,终古累缀或成数女,真天下之奇观也。”王士性认为“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由于“钟乳上悬下滴”的地下水作用形成的,上悬者为钟乳石,下滴者为石笋等。这些观点与现代洞穴石灰岩地形成因基本一致。
二、对我国气候的考察
王士性在数十年旅游考察的过程中,记录了大量有关气候的资料,探讨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其中不少的见解和现代气候学的结论相一致。
(一)我国南北的气候差异。首先,王士性认为:“南北寒暑,以大河为界,不甚相远。”指出南北气候以长江为界线。他说:“确山南多稻田,近楚俗,北乃旱地,渐见风尘。”确山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地,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反映在农作物品种上,具有南稻北麦的特点。这条线以南是亚热带湿润区,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区。其次,对云贵高原气候特点和成因,他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黔中则多阴多雨,以地在万山之中,山川出云,故晴霁时少。”昆明一带“四季如春”气候特点的成因,他说:“势极高而寒,以近南故寒燠半。”这是由于纬度低、地势高两个因素形成的。
(二)我国其他地区气候特点。王士性认为粤中地貌:“乍暖乍寒,以土薄水浅,阳光尽泄,故顷时雨叠更,裘葛两用,兼之林木荟蔚,虺蛇嘘吸,烟雾纵横。”又说江北:“暑日之热反过吴,盖夏至,日行天顶嵩高之上,正对河、汝,而吴越稍偏也。”粤中桂中的气候要比吴越凉爽,北方热,南方凉,这是由于“夏至日北方河、汝一带正午太阳直射,而江浙反而斜射”。他用太阳高度角大小,决定一地气候冷暖的原因和季节的不同来说明,这种理论具有超前性。
王士性在解释地势高寒冷的原因时指出:“山高近天,渐远地,宜其多暑而无寒尔。”太阳辐射是热量的主要来源,高山离太阳距离近,应是比地面炎热,而实际观察到的“地势极高,高则寒”。对于这一点王士性作了如下解释:“以知寒暑之故,半出于天,半出于地。风光日色之寒暑,出于天者也;气候寒暑出于地者也,非专为方隅南北之故也。”王士性从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离海远近,以及该地区下垫面的物理性质来解释论证气候寒暑变化,确令人惊叹。
三、对河流水系的记载和评述
王士性提出“唯水而知山”来认识山河大势,并以山水河流与国计民生之至关重要来研究我国河流水系变迁关系,很有见地,值得称许。他每到一地,首先看山问水,博览图经、舆地等史志,又经数十年的游历考察,对全国水系了如指掌,作了翔实记载。尤对大河源流,河流水量补给、分水岭观察、潮汐成因、河湖的分布、地下水位的深浅、泉水和温泉等,更有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分述如下:
(一)对河流分水岭的观察。他说:“关下(大散关)北流入渭,南流入汉。”又说:“大余岭南龙之干,水分南海、东海之流者也。”指出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河流往南流汇入珠江入南海,往北流汇注长江入东海。其考察细致、科学、准确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二)对河源的探讨。他能对一些河源提出疑问。他说:“丙寅早肃入谒禹庙,庙前水涓涓则汉源也。此去潘冢尚有百余里,水初名漾,又名沔。又禹贡云:‘道潘冢自漾’,然大安河来略阳,更大而遥,不知何以表汉为源。”他对禹贡。“道潘冢自漾”及汉源不选择水量大、流源长的大安河为正源提出疑问。
他对河流的来龙去脉及其特点进行探讨。他说:“赣州赣水,乃章、贡二水合名也。章水源出南安聂都山,流府城西。贡水源出汀州新乐山,流府城东,皆环城而北合於一。”“三湘总之一湘江也。其源始海阳山而北入洞庭,其流过永而潇水入之,是谓潇湘,过衡而蒸水入之,是谓蒸湘,过常而沅水入之,是谓沅湘,湘江其初最清,百尺而毛发可鉴,比会众流入洞庭始浊。”也作了重要的详情描述。
(三)有关地下水的考察。他说:“大江入地丈余,中南之湿,非地卑也,乃境内水脉高,常浮地面,平地略洼1~2尺,轧积水成池。”“吴中井以丈,方得水脉。”“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4~5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会宁鲜流水流泉,土厚脉沉,泥淖斥卤,即凿井极深亦不能寒冽,居民夏惟雨水,冬惟窖雪水而饮。”王士性认为我国南北气候地貌差异,降水量不同,积水情况也不同。江南多雨,地下水常浮地面,西北缺少地表径流,地下水位极低,致使居民靠地窖夏贮雨水,冬贮雪水而备饮用。王士性对泉水也进行了考察。他写济南的泉水:“城中泉最多,如金线泉、南北两珍珠泉、舜泉、杜康泉、趵突泉,入城与诸泉俱汇大明湖,出北门达小清河。”他对造成温泉的原因,虽不明白,但不附和他人的说法,提出质疑:“温泉理至难晓,或称硫黄、丹硃所积处有之,咸呓语也,如蓟门、建昌、邓川到处咸有。然以骊山、安宁佳,骊山泉出有二穴。安宁清沏,深6~7尺,毛发可鉴,又水中蹲绿玉石,坐而浴甚佳。骊山泉出穴甚热,到浴池正温。安宁出穴即可浴,然初浴觉稍热,久之反温,俱无硫黄气。”可见王士性是抱着科学态度进行考察的。
王士性对我国的大湖,如洞庭、鄱阳、太湖、滇池及长江河源和潮汐的成因,都有考察研究,这里不再例举。
四、对自然环境变异的记述
这类记述更为细致生动。如峨嵋宝光:“一僧奔称佛光现,余亟就之。山前云如平地,一大圆相光起平云之上,如白虹锦跨山足。己而中现作宝镜空湛状,红黄紫绿五色晕过其周,见已身相,俨然一水墨影。时驺吏随立者百余人,余视无影也。彼百余人者,亦各自见其影,摇首动指,自相呼应,而不见余影。僧云:‘此为摄身光。’茶顷光灭,又复现复灭,至十现,此又奇之奇也。”峨嵋宝光是大气物理光学现象,王士性在当时难以解释。
又如海市蜃楼:“登州三面负海,止西南接莱阳。出海西北50~60里,为沙门五岛相为联,其上生奇草美石。遥望紫翠,出没波涛中,足称方丈蓬壶。春夏间,蛟蜃吐气,幻为海市,常在五岛之上。现则皆楼台城郭,亦有人马来往,近看则无,止是霞光,远看乃有,真成市肆。此宙宇最幻境界,秋霜冬雪肃杀时不现。海舟渡者,必泊岛避风,然泊者不知,而登、辽两岸乃俨然觑形影,真不可以常理断。”王士性对云海缥缈中出现的楼台城郭,描述得如此生动形象。虽未作出科学解释,但有关它的出现季节、气候等记载为后人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如地震和天文方面的记载。地震:(记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对蒲州的影响)“地震时蒲州一时半夜有声,室尽塌,压死者半属梦寐不知。恍似天地掀翻一偏,砖墙断,水井倒出,地上人死不可数计。自后三朝两旦,寻常动摇,居民至夜露宿于外,即有1~2室未塌处,亦不敢入卧其下。人如坐舟,船行波浪中,真大变也。比郡邑未震处,数年后大瘟疫盛行,缠染又何止数万,此亦山右人民之一大劫也。”彗星:“丁丑恶年以庚星之变,昏则舒芒数丈,拍拍有声,经月不止。”月食:“余善水刻漏,李月山谓滇中夏日不甚长,余以漏准之。果短二刻。今以月食验之,良然。万历25年5月16望,月食。 据饮天监,行在乙亥夜,月食8分19秒,月未见食7分17秒, 月已入不见食1分2秒。初亏在寅一刻五更三点,正东。食甚在卯初刻, 在昼复圆卯正三刻,正西。食甚,月离黄道箕宿7度88分29秒。 据此,称月食不见一分乃卯初。余在云南救护生光一半以上,不及3分尚见,岂地高耶? 抑箕者入昼总以不见耶?又已食8分,天之将明,未及昼也, 则信似目稍短耳。”除此,他还对山崩、地下火、天文测量、雷州多雷、四川的盐井和火井、黄河地上河、钱江涌潮等都有详细记述。可惜,未作进一步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