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多维探析论文

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多维探析论文

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多维探析

王 璐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劳动哲学包含着人类对劳动的活动、方式、关系的哲学阐释和价值追求。劳动哲学是在以劳动和资本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下,逐渐充分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关于劳动哲学的历史前提、内在动力、外在表现、最终目标的科学认识,揭示了劳动是社会历史的基本条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从多个维度探析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依靠劳动才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最佳途径。

【关 键 词】 马克思;劳动;劳动哲学;人类解放

自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劳动哲学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内讨论和研究的主流话题。劳动作为人类最广泛、最基本、最原始、最深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我看来,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对人类而言,不过是满足一种生产生活需要即满足肉体生存的一种手段。”这其中不难归纳出劳动的哲学概念:劳动是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社会存在的实践基础,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生存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生产方式去改造自然界,并将其转化为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不难看出一些深刻而丰富的劳动哲学思想。分析探索马克思劳动哲学思想,从而为了解马克思围绕劳动展开的哲学思维,提供了新维度的研究视点,由此展开的哲学思考,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究。

一、历史前提:劳动是历史的基本条件

在马克思所写的众多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他以劳动作为新的突破口,着重强调了劳动的本质。以及人在客观事实面前是如何将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物质生产本质调和到稳定状态。不仅把历史前提放在社会生活的劳动本质上,也在劳动与人的相关性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生活的劳动本质。同时,在历史的基本条件上,以劳动阐释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本质。那么在这其中,马克思是怎么在劳动的历史当中阐述人的本质呢?我们生活在现存的世界当中,世界的主体是人,人是现存世界的主体,脱离了人的本质,现存世界也就很难把握了。历史是什么?历史的开端、发展、本质又是怎样的呢?这一系列疑问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问题。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有人从神学视角理解,历史的主体是神一类的超自然力量,认为上帝的力量、神一类的超自然意志主宰着人类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人从唯心主义视角理解,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将人类的社会历史神秘化,历史被看作是神的懿旨。历史的产生与发展归因于人的主观意志和人的精神力量。社会历史的根源、社会发展动力一大部分归因于人类能动地进行精神活动,把人类的社会历史主观化、拟人化、精神化。有人从自然主义视角理解,主要倡导用原生态的自然原理去理解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以上,不论是从神学的视角 、唯心主义的视角,还是自然主义的视角,都在历史的基础和本质中融入了人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使得历史变得更加抽象、更加形而上学,从而无从对历史的本质内容进行揭示。但马克思在批判以上的抽象形而上学观点的同时,把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在了人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上,并在劳动的历史前提、内在动力、外在表现、最终目标上实现了伟大革命。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社会历史产生的前提。人的生产活动是以生产劳动为前提,加之以人自身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生产活动,建立在以劳动为中介,将人自身的需要和自然界的物质进行交换的一个过程。人通过劳动这一现实性的活动进而对现存世界的外在事物和创造对象进行改造,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有了如下言论:“劳动作为一种自我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指的是个人在其中创造自身或达到他们所是的活动。”[1]不难看出: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劳动本质,他并不是简单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生产活动变化而变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的历史,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的历史,更不是纯自然的历史,而是为现实的个人存在的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首要前提是活下去,为了生存而劳动,去满足现实的人所需要的吃穿住行以及现实生活的一些必需品。在人类从古至今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单单为了生存生活,首要进行的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每时每分每秒满足人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整个社会历史不外乎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一个诞生过程。人类的生存是难以脱离生产劳动和劳动交往这一对关系的。由此证明了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是历史产生的基本条件。在人类历史的动态网中,人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扩大社交关系,实现薪火相传,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内在动力:劳动是现实生活的动力源泉

人的现实生活基建在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之上,这样的现实生活构建起来的世界叫做:“人化的世界”。在这“属人”的人化世界中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活动的对象化和生产劳动的对象化。在我们最早接触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哲学家们最初有关世界的讨论的本原和始基是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存在”(being)开始的。存在是“作为存在而存在”的关于现实事物和社会现象,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追求自己安身立命的向往。“存在”——作为一种本体论,它追根溯源地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的人对现实存在、现实认识、现实价值的极度追求和渴望。这也正是人类超自然存在的属性。

首先,马克思先从本体论的“存在”入手,使得哲学在劳动这一层面上发生了质的转变。在现实生活中本体论的内在规定性是物质生产劳动,它既不是观念论中的人的主观世界,也不是唯灵论的神学世界。现实生活是建立在人的生产实践劳动中的世界,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立论根据。在《资本论》中这样说到:“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2]从这一概念不难看出: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因为只有人才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活动,动物只是出于自身的本能。而人在开始劳动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有了对某一事件活动的规划和预想,然后人类再将头脑中的设计蓝图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实现了“观念的存在”,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所以,劳动就是人为自身本质所设定的,通过劳动创造人自身,弥补天性带来的不足。生产劳动促成的人本体性存在,会随着生产劳动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由此也就有了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的现实生活里,人与劳动相联系,因劳动的创造不断改变。

区域内古火山构造保存完整,喷发旋回清晰,主要有庙岭—上秋盘火山和小章沟火山构造,区内金矿床(点)围绕火山构造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显著特点,对本区金矿床的产出、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槐树坪金矿即位于小章沟火山构造的东北部边缘,并受其控制(图2)。

劳动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是劳动的对象化问题。那么,劳动的对象化问题指的是什么呢?劳动的对象化问题指的是劳动的现实性问题和劳动成果的实现。人们通过物质生产劳动进行创造,创造出的内容包括:人的思想对象化、目的对象化,将人的思想目的以物质的形式转化为人本质的实现。劳动的对象化问题其实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辩证过程。劳动不仅是作为生产主体的对象,也是作为一种对象的生产主体。一方面,劳动是一种超自然的生产活动。在已经生成的对象性存在上,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生产像是一本带有丰富的有关人的本质内容的智能书本,悄然在人类面前展开。人作为劳动的生产主体,在创造对象世界中进行劳动实践从而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同时,人的生存需要决定了人必须通过改造身外的自然界来实现自身需求。劳动方式(自身的活动方式)这一重要中介,在观念化、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主体能动性的外在表现。与此相反的另一方面,人类(主体)改造自然(客体)的存在方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辩证地联系到一起。在主体与客体辩证运动的过程当中,人们在改变外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初交往活动的基础是劳动,劳动的组织形式以所有制的方式呈现。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焕然一新的理想新世界,这理想世界就是劳动的产物,是唯物辩证法逻辑的产物。在人类认识史的抽象逻辑中人类大多将自然和历史、思维和方法、一般和特别、普遍的和特殊的思维规律在主客体的辩证法当中逐渐掌握。正如马克思所言:“主客体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当中,也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5]总而言之,在主客体辩证运动中劳动作为中介载体,劳动是实现辩证存在的中介、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和目的的实践性活动,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中转站,也是社交关系的枢纽。

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环境下,马克思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肯定了劳动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解除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其次,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当中,马克思首选劳动这一核心范畴。马克思一生当中重要的发现之一——剩余价值理论。要先对剩余价值理论有确切的了解必须先对劳动的内在逻辑有一定认识。以商品作为劳动研究的立足点,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作为物品的自然属性,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有用性需求。价值才是商品的有用属性。“生产劳动的交换价值是相同一般的劳动,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是具体特殊的劳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会被分成不同的无限多的劳动形式。”[3]马克思对价值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劳动物化的理解。把剩余劳动对象物化构成的剩余价值,也是由劳动者创造产生的。将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劳动与资本相对立,劳动与劳动产品相对立,从而暴露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实质。

三、外在表现:劳动是主客体辩证运动的中介载体

若已知粒子的质量m,带电荷量为q,且已知带电粒子刚射入磁场时的初速度v0,可以得到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公式可知带电粒子在均匀电场中的运动半径只与粒子的荷质比和初速度以及磁场的大小有关。同时也可以得其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里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成果和专有成果等,都属于职务成果,成果所有权属于学校,属于国有资产,而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处置科技成果,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另外,即便是教职员工与企业谈妥科技成果转化事宜,学校授权给科技成果发明人,在定价环节也存在问题:通过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在操作上存在难度;协议定价又涉及估值高低问题,价格过低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只有采取协议定价并公示的制度,在科技成果处置上,广大教职员工的手脚并未真正放开。

四、最终目标:实现人类解放

最后,“在社会这个大圆盘内,社会始终一如既往地围绕着劳动这个中心旋转,从而达到一个理想均衡状态。”[4]社会主义是将空想变成科学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现实生活始终是由劳动所创造的。在劳动过程当中,劳动者和劳动对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的同时并指出,资产阶级作为剥削者“明目张胆”地剥削劳动人民“所剩无几”的剩余价值,而穷困潦倒的劳动人民只能在这场博弈中被异化,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总之,想要认识劳动的发展就是了解劳动者的发展,历史发展、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就是要密切关注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目标而奋斗。劳动者想要通过劳动实现一个怎样的现实世界,获得一个怎样的现实生活,只有劳动这一核心范畴才是现实生活的动力源泉。

谈及人类解放的问题,我们应该先从马克思劳动哲学入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价值的本质体现,也是人类实现解放的途径。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俗称“劳动价值观”。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现实生活中劳动的外化表现。活劳动包括社会财富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瓦解资本家们有关资本永恒不变的定律,财富创造所有权归属资本家的荒缪言论。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劳动人民,希望他们通过自身劳动价值的实现来推翻他们自由的“剥夺者”。有利于提升劳动人民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在马克思的劳动哲学中,主客体辩证运动的中介点是劳动。劳动这一中介主要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起中转作用。劳动活动和劳动发展都有很大程度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劳动理解为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突破口。

在劳动哲学层面上,人的存在方式是以劳动为前提的本质追求,劳动解放是人类实现自由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在解答“劳动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上,不断地将物质生产劳动融入其中,探求人类解放的道路。但是,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免出现一些荆棘坎坷和束缚,这些束缚有的来自人内部自身的思想遐想,有的来自外部社会的关系和外部自然的必然性。要想摆脱前进道路上的坎坷,首当其冲应该对现实生活的劳动进一步解析。在人与外部自然的必然性上,难免对人们需求和实践活动有所阻碍,这时便需要劳动能动地打破自然的必然性和改造外界自然环境,人便成了自然界的主体,逐渐摆脱了自然界对人的束缚。接着,人又会遇到新一轮挑战,在新型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出现、阶级社会不平等、阶级对立、阶级剥削严重等等……犹如一张渔网罩在人与人所处的这层社会关系中,使得人很难从这张网中跳脱出来。在马克思看来:“面对这种不合理的异化现象和异化状态,最好的摆脱办法就是实现异化的扬弃。”[6]利用资本创造社会财富,为之后的社会生产奠定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追求自由创造了更多的时间。最终,使得人类由“物的依赖”阶段过渡到“自由解放”阶段,这也正是马克思在《马恩全集》当中提到的有关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看法。人类社会最初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形式体现,这被称之为第二大社会形式。建立在第二大社会基础上的第三大社会关系,逐步形成了新型普遍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自由和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体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预见,人类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交关系当中,经历了交织到挣脱最终解放的一个过程,打破了社交枷锁,实现了真正的解放,即劳动向异化劳动的扬弃阶段,也是马克思毕生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必经之路。

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除了受到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拘束外,还会受到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的干扰,陷入迷茫和困顿之中。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大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劳动的真实反映。所以,当受到社会舆论的束缚和思想观念的冲突时,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革命中遇到的种种矛盾来努力平衡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和思想观念的和谐性。在这一系列的劳动价值论上,马克思站在哲学视域的角度上,将劳动问题和价值问题从经济学视域上升到哲学视域,将经济学视域的劳动转化为哲学视域的价值本质和财富主体,又开辟新思路将哲学视域中的劳动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最终目标是创新性地将有关劳动问题与实现人类自由解放融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首先,劳动是历史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创造历史,通过劳动不断地为社会历史提供物质资料的生产。将劳动看作是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其次,劳动是现实生活的动力源泉,把劳动哲学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把物质生产劳动看作是属人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根据。再次,劳动是主客体辩证运动的中介载体,是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断转化的一个中介。最后,在劳动价值观的角度上,将人的本质内容定义为劳动,创造性地将劳动和人类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劳动哲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从劳动哲学理论的创立之初,就科学性地预见了劳动哲学的发展绝不仅仅止步于此。而是会不断向前,向着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前进,向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进,为研究劳动哲学开辟了新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建筑工程造价,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价格,使用建设方式一次性投入固定、无形资产的总和,简言之,就是建筑安装工程与其他工程总价格,该价格主要包括:土地方面、原材料方面、机械设备方面与技术市场方面等内容,应合理开展价格的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2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352(2019)06—0041—05

【收稿日期】 2019-08-01

【作者简介】 王 璐(1993-),女,山西阳泉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东春)

标签:;  ;  ;  ;  ;  

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多维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