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极具形象性的课堂。它留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个场景,一种形象,而那种场景和形象,往往就把活的语言留给了学生。诗意语文紧紧抓住了语文的灵魂——即形象。如果失去了形象,即使学生读得再多背得再多,也无法活学活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每一堂课上,老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诗化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营造出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诗意、语文课堂
诗有灵魂,诗意充满情感,所以,诗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诗意让我们的心灵震颤。曾经有人这样说:“语文犹如先秦繁星般炫目,语文犹如汉宫秋月般皎洁;语文是李白杯中的酒,是曹雪芹梦中的泪……”由此可见,没有诗意就没有语文。语文新课标中也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首诗,演绎一段情是一项很明智的做法。
一、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肖川先生在文章《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能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的日臻完满的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让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学习。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风景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
当然,诗意语文的教学依然在探索之中,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切身体会和感受,诗意语文的探索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钻研、去体会、去完善。期待着诗意在语文课堂中更加欢快地流淌!
二、营造诗意的氛围,品读诗意的情感。
新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设计教学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配上抒情的音乐,如诗的画面,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意的课堂。
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可这样导入: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他浪迹山水;他生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他就是李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在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今天我们就跟着李白去做一个白日梦,感受昔日盛唐气象下的不满和反抗。诗化的语言,诗意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
在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课时,先让学生在《春江花月夜》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在美的情境中吟咏有关月的古诗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听名家朗读,让学生随着那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走进那美妙绝伦、开阔高远的意境,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语言幻化成电影画面,使学生“入境动情”。再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文本,品味诗意。在朗读“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时,读出了幽美恬静、空灵梦幻的感觉。而在品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又引出了学生“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无限感慨;“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读至此处,思妇游子两地思念的几多愁情,让学生不觉笼罩在淡淡的感伤之中。通过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读出了诗意,读出了灵气,也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情感已和作品的韵味、作者的感情融为了一体。
三、架设诗意的桥梁,领略诗意的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在这中间架设理解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领略诗意的内涵。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思维,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可设置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的回答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思考,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诗意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没有学生敬而远之的冷漠,它应该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是课堂内外的讨论交流。它应该是高兴时的欢声笑语,是悲伤时的泪流满面,它应该是沉思时的寂静无语,是讨论时的掷地有声……它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是你、是我、是他,对“生活”这部大语文的观点、看法和见解。
也许,教师不是诗人,但教师是用心、用情在写诗,抒写学生未来的美好诗篇,写进生动的语文课堂,写进学生的心田。
论文作者:蔡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诗意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作者论文; 课堂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小妹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