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居地考(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吐蕃论文,北宋论文,时期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秦州古渭寨以西各部族及其居地
王韶,江西德安人,举进士,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司理参军。试制科不中,客游陕西,采访边事,得悉秦州西路沿边蕃部情状,遂于熙宗元年诣阙上《平戎策》,提出以恩信抚纳洮河蕃部,进而恢复河湟,以断夏人右臂的主张,得到神宗和宰相王安石的赏识,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命其擘画经营(见《宋史·王韶传》)。但因秦凤经略使李师中等的反对,受到掣肘。熙宁二年二月至三年十二月,王安石由参知政事晋升为宰相,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力主韶议,贬李师中,进“韶为太子中允、提举秦州西路蕃部、兼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兼营田市易”。“置洮河安抚司,自古寨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蕃部、市易、募人营田等事,并令王韶主之”[②③],事权归一,王韶锐意向西开拓,史称之为“熙河开边”。由此一事件,我们了解到自古渭以西及于洮河,蕃部分布的状况。
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王韶率数骑巡边,直抵蕃部大首领俞龙珂帐,谕以成败。俞龙珂即率其部落12万口举族内附,随即赴京师朝见神宗,自言“平生闻得包中丞(即包拯,曾任御史中丞)朝廷忠臣,乞赐姓包”[(24)]。神宗即赐姓包名顺,授以西头供奉官、蕃部巡检。俞龙珂族帐的分布,由其内附后王韶于次年进筑渭源堡及以后朝廷赎买其盐井(在漳县,前已提到)事,可知在今渭源、漳县两县境内,族大,占地较广。
熙宁五年四月,王韶招纳洮河、武胜军(今临洮)一带蕃部鄂特凌等千余人。五月,诏以古渭寨为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事。五年七月,王韶举兵城渭源堡(在今渭源县城北),遣部将景思立等逾竹牛岭,破蒙罗角、抹耳水巴族,进至抹邦山。按:竹牛岭在今渭源五竹乡,抹邦山在临洮与渭源之间,为渭水主源清源河与洮河支流抹邦河的分水岭,今讹为漫坝山、漫坝河,河旁有会川城又名官堡(解放前为赵土司的居地)。可知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的居地,是以会川城为中心的抹邦山一带。八月,王韶潜师由东谷(今渭源、临洮间的东峪沟)袭武胜,木征将瞎药夜遁,大首领曲撒四王阿珂出降。宋廷遂以武胜军为镇洮军。十月,升镇洮军为熙州,洮河以西为河州。按:河州与武胜军,是青唐唃厮啰赞普的长子瞎毡的领地,瞎毡死后由其子木征继之,宋朝曾给予河州刺史的名号。而洮河以东的武胜军,则为大首领曲撒四王阿珂族帐的居地。宋朝取武胜后向洮西进兵,是恐其为西夏所并吞。熙宁三年,就曾有过“蕃僧结吾叱腊及康藏星罗结两人潜迎董裕(木征之弟)诣武胜军,立文法,谋姻夏国,有并吞诸羌意”[(25)],引起宋廷的警觉,故势有所必争。熙宁五年十月,宋以熙、河、岷州、通远军为一路,以王韶为熙河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在此之前,木征弟结吴延征举其族2000余人并大首领李楞占纳芝已于巩令城出降[(26)]。同年十一月,“知熙州王韶言,招纳穆楞川东抹邦山一带大首领温布察克置及所部首领三百八十七人,各补副军主等职”。按:穆楞川,即今临洮城以东店子街(王韶在此筑南关堡)一带之大南川,东及于抹邦山,即该部族所居。熙宁五年十二月,河州首领瞎药来降,诏以为本州蕃部都监,赐姓名包药(包顺之兄)。
熙宁五年十二月,以河州归顺首领蔺毡纳支为右侍禁,充结河一带蕃部巡检。王韶即率军过洮河至结河川,进驻阿讷木藏城、香子城。六年春,宋廷赐名二城为定羌城、宁河寨,即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和政二县城。先是,韶建议顺“洮河自北关(在今临洮康家崖)下结河,溯流至香子城以通漕”[(27)]。可知宋人所称结河,即今之广通河(汉代叫大夏水,见《水经注》)。可知结河族居地为今之广河川(包括今广河、和政两县地),蔺毡纳支即其首领。
熙宁六年二月,王韶克河州,世居河州的大首领木征遁走。据银川之踏白城(旧名西蕃庄,盖以吐蕃族所居而得名。在临夏银川河谷,现改名银川镇)河州郊区住有常家族,攻取河州时,宋将景思立先破常家族,然后入州城,可知该族居地在近郊,离州城不远。
王韶既得河州,以景思立知州事,自率军穿露骨山(今和政、康乐两县南之白石山)南入洮州,破青龙族于绰罗川,遂入岷州(今岷县),于是岷州首领本令征、瞎吴叱,洮州首领郭斯敦、大首领巴毡角,叠州(今迭部县)首领钦令征等相继以城内属。岷州还有个固密族,曾助包顺战有功,其首领纳克通战死,以其子结干沁为本族巡检。还有归顺首领固云沁巴,我们姑称其族帐为固云沁巴族。岷州东80里之铁城堡(今蒲麻镇附近)有瓜家、贝斯结、罗斯等三族,均内附。岷州之南的宕州(今甘南宕昌县)亦为王韶所取。居住者为何族、何首领,史书失载。归顺的大首领们,王韶都遣送诣阙。十二月乙未,引见于延和殿,神宗给他们封官晋级。以岷州都首领瞎吴叱、洮州都首领巴毡角并为崇仪副使、本州蕃部钤辖,董古(即董谷,亦作董裕,在河州先归顺)为礼宾副使、河州蕃部钤辖[(28)]。此三人皆木征诸弟,属唃厮啰族系。
景思立攻取河州时,因杀降而引起当地一些部族的仇恨,木征乘机招集赵家、常家、杓家三族,并与董毡(唃厮啰子)部将青宜结鬼章连结,集兵2万,于熙宁七年二月,以投降为名,诱致景思立于踏白城,将其包围。思立与部将王存、蕃将包药等均战死,河州被围,赖通判鲜于师中率兵民固守。时王韶至京师引见蕃官后回至兴平,闻景思立败死,倍道急进,至熙州,集大军过洮西,于结河川破额勒锦族,至宁河寨,遣诸将巡南山,收降杓家摩雅克、南沁巴勒等族,然后率军进至银川,绕踏白城后,一战破敌。木征率酋长80余人诣军门降,开拓熙河告一段落,得熙河、洮、岷、宕、叠等六州,与以前所得之通远军,皆蕃、汉杂处之地。王韶二次进军至河州,所遇到的有赵、常、杓家等三族及南沁巴勒、杓家摩雅克等族。所称南山,即小积石山,在河州西南,可见这些蕃部的居地在今临夏县及积石山自治县(原河州西南境)境内。
木征降后于熙宁七年六月被遣送进京朝见,神宗赐名赵思忠,为荣州团练使。其母、妻封赠郡夫人,诸弟皆赐名。所有归附蕃部首领均加官晋级[(29)]。在其部内招致弓箭手(民兵性质)给予田土,耕战结合,加上寨户、蕃兵,与正兵相参,成为防御西夏的一支劲旅[(31)]。
据《长编》卷02,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的记载,河州有郎、圭两族共600余人,自己无耕地,从来借地耕种。经走马承受长孙良臣的申报,“在南川寨侧近,标拨空闲地20顷分给”。按:南川寨,熙宁七年置,在州西南40里,即今临夏县的新集镇。可知此两个小部族,居住在河州西南郊至南川寨一带。熙河地区,史籍中可考的部族,如上所述。下面探讨兰州地区的部族。
宋朝开拓熙河路时,没有越过马衔山,山之北即为兰州地区。据《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甲申记载:“马衔山后锡丹族蕃部达克博,说谕赵醇忠(即木征弟巴毡角)及母、妻来降。”“诏补达克博三班差使”。此锡丹族居地当在马衔山南,言“山后”者,是在山之深处,今临洮县境。翻越马衔山口,至山以北即为榆中县境,这里居住的是西凉六谷族系统的蕃部。《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七月丁己记载云:“渭州吐蕃部署绰克宗来贡马。自言本属西凉府,及为李继迁所破,遂徙居康古。”按,康古亦作龛谷,具体地点在今榆中小康营(后来宋在此筑龛谷寨)。以绰克宗为首部族,亦可称为龛谷族,庆历四年韩琦言边事时,就曾提到过龛谷、兰州蕃部(见前)。
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元昊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之地。将谋入寇,恐唃厮啰制其后,复举兵攻兰州诸羌,南侵至马衔山,筑城瓦川、凡川会(今榆中新营),留兵镇守,绝吐蕃与中国通路”[(31)]。于是兰州、榆中等地皆为西夏占有,当地蕃部遂役属于西夏,情况不明。至神宗元丰四年,宋朝攻取兰州、榆中等地,才有记载。
元丰四年(1081年)七月,宋熙河路经制使李宪率领熙河、秦凤两路之兵,于八月中越过马衔山向西夏发起进攻,大军过龛谷川,进破夏人2万余骑于西市新城(今榆中县三角城),进驻汝遮谷(在今夏官营)。龛波、给家等22族,凡1900余户归附。此22族,是西夏占领下居住在榆中龛谷川至夏官营一带的吐蕃部,非党项族。九月二日,李宪收复兰州,以巴令渴为首的三族归附。此三族是住在兰州城及近郊的吐蕃族[(32)]。
元丰四年十月乙亥,李宪率军进至屈吴山(属会州,在今甘肃靖远县境),招降以裕藏颖沁萨勒为首领的蕃部,进至打啰城川驻营(打啰城,后讹为打拉池,在今靖远县的共和乡)。蕃部大首领禹藏郢成四及汪家等族首领六人并其部归附。宋廷授以内殿崇班及三班差使等职,“遣家属老小复归西使城”。西使城即今定西城,当时为会州辖地,早被西夏占领。郢成四等归降时,交回西夏给的“伪印并伪宣告数道”,世为这“一带酋豪,族望最大”[(33)]。可见他们的族帐,住在西使城至打啰城川等地。
李宪此次进军,取天都山(今宁夏海原县境内)即班师而归。收复西夏侵占的兰州、榆中及会州南部,熙河路扩建为熙河兰会路,经制司由熙州移至兰州。在天都山,原住有万子太保族,大中祥符三年,此族曾劫夺过康古族绰克宗向宋朝进贡过境的马匹。在会州,西夏占领之前住有以癿遇为首的四个部族。据《长编》卷49,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七月乙亥记载:“以会州刺史癿遇为保顺郎将,苏家族屈尾、白马族埋香、韦移族都香并为安化郎将。”当时他们都是归向宋朝的。
古渭以西至熙、河、兰、会等州吐蕃族的分布,就叙述到这里。
三、秦州以东各部族及其居地
秦州以东,宋于开宝九年(937年)筑床穰寨(今清水城北的黄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筑弓门寨(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恭门,古街亭在此),四年,筑冶坊(今清水县的红堡)、静戎(今秦安县云山镇)二寨。宋朝由关中通向西北的道路是:“自陇州入秦州,由故关(即大震关,今陕西陇县固关镇)路,山阪险隘,行两日方至清水县,清水北十里则床穰寨,自清水又行山路两日,方至秦州。”[(34)]翻越陇阪,由东向西,弓门、床穰、冶坊、静戎四寨就在此交通线上。围绕这些城寨,为蕃部属户所居,清水以北,由水洛城(今庄浪县)至德顺军(今隆德县)即宋人所称“山外生户”所居,至刘沪筑水洛城后皆成为宋朝属户。这些蕃部,史籍记载零乱,我们仍以秦州为座标,由西向东,按其居地来探索。
根据《长编》记载,太平兴国二年,秦州有安家族入寇的事。此安家族,当在今秦安县的安伏镇。庆历三年,陇城川蕃部内附。此陇城川,即今秦安县东北由陇城向西至莲花城的五营河川谷,我们就称其为陇城族。再以东为清水县。
清水县以北为水洛城。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言,德顺军生户大王家族元宁以水洛城来献。其地西占陇坻,通秦州往来道路”。同年十二月,陕西宣抚使韩琦言:“水洛城通秦州道路,自泾原路新修章川堡,至秦州床穰寨百八十里,皆生户坐住”。章川堡为静边寨主刘沪于当年所筑。先是,沪击破党留等族于静边寨,然后进筑章川堡,于是大王家首领元宁等即以水洛城来献。但该城实际上不为其所辖。水洛城“有二水环城西流(水洛河与其支流水洛南河,城在二水相汇处),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环城数万帐,汉民之逋逃者归之,教其百工商贾,自成完国”。经济文化水平相当高,不应称之为“生户”。其城主为蕃部首领铎斯那,不受大王家族元宁的统摄。城西还有以穆宁为首领的氐族十余落。刘沪进筑章川堡后,“密使人说城主铎斯那令内附”,“铎斯那及其酋属来献结公、水洛”二城[(35)]。刘沪遂进筑水洛城。于是由德顺军至秦州,陇山山内山外(山以西称山外)连成一体,从此西夏不敢犯山外。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刘沪在当地蕃、汉人民中留下了极好的声誉,死后留葬城郊,立祠奉祀,墓与祠堂,保存至今。章川堡,在今静宁县威戎堡以东30里的古城川,有西蕃沟,是吐蕃族留下的地名。静边寨即静宁县城。其西南50里之揆吴川有治平四年所筑之治平寨(地名仍旧)。笔者于1984年的5月,调查过这些城址。水洛城即今庄浪县城,结公城在县城以北35里的南湖镇。
大王家族,庆历元年六月王尧臣言边事时又称之为八王族,其居地由章川堡向东北越过六盘山至仪州(今华亭县)所属之制胜关(唐代所筑原州七关之一,即今宁夏的泾源县城)一带,靠近六盘山还有一个献山林地而内附的斯嗢罗族(据《武经总要·水洛城》)。
静宁县城,本唐代牧马监的南使城,蕃语讹谓之南市城。大中祥符九年,当地蕃部都首领郭斯敦献地内属,知秦州曹玮即请筑南市城,郭斯敦举家迁居冶坊寨。天禧二年(1018年),宋将周文质筑南市城毕功,宋廷赐名静边寨。西南部揆吴川治平寨,是蕃部阿克节居地。水洛城川原地带至以北35里的结公城,则为铎斯那蕃部所坐住,水洛城西沿河一带是以穆宁为首的十余落氐族所居。
陇山以东,仪州有延蒙八族,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以其都首领渴哥为化州刺史,首领秃逋为怀化郎将(见《宋史·吐蕃传》)。咸平六年,知渭州曹玮言,陇山西延家族首领秃逋等纳马言誓,请以汉法治蕃部,诏授秃逋为本族军主。此延家族即延蒙八族之一。言陇山西者,因大陇山绵延于其西境故也。
渭州、泾州,地当泾河大川,渭州西北由安国镇经弹筝峡至蒿店,北上经瓦亭关(古今地名同)至镇戎军(故原州),自古为通道。庆历初,西夏元昊屡由此道入寇,最为要冲,故宋以渭州为重镇,驻重兵防守。庆历二年,韩琦、范仲淹受命同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开府泾州。以当时形势来窥度,泾河大川无蕃部居住(也无记载),其分布则在东西两旁山区。渭州平凉县东北境平行的两条河流,自西北东南流,名小卢河、大卢河(由西往东数,今名大路河、小路河),至潘原县(今平凉四十里铺)东,次第汇入泾河,这两条河流周围住有小卢族与大卢族,是内属的较大部族。
庆历三年二月,以渭州属户格隆族都虞候延正为三班借职、本族巡检。分布在渭州见于记载的就有以上三族。
宋代的原州治临泾,即今镇原县。据《长编》记载,环、原二州之间,有明珠、灭藏、康奴三族,素号强梗,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庆历二年初,范仲淹经略陕西,两次提到明珠、灭藏两族北临贼界(指西夏),有兵数万,多怀观望,若于其地细腰、葫芦泉筑堡障,北断贼路,则二族自安,但因故而未果。庆历三年,陕西宣抚使王尧臣亦言及由原州“柳泉镇,路通佛空平、细腰城,至环州定边寨,与明珠、灭藏及环州苏家等族相接”。至庆历四年十二月,范仲淹再度宣抚陕西,始令知环州种世衡、知原州蒋偕合兵进筑细腰城。年底毕功,城属环州。五年闰五月甲辰,从范仲淹之请,改属原州[(36)]。葫芦城的修筑,亦当在同时。三族的居地,查《武经总要》,在原州柳泉镇下有更为明确的记载:“柳泉镇,旧名鹁鸽泉,今名柳泉镇,镇西即明珠、灭藏、康奴三族。北为绥宁寨。”据此,笔者曾于1984年6月,调查陇山左右古城寨遗址时,专程赴镇原查勘,在三岔乡上堡子村找到了柳泉镇的城址。现当地群众叫柳州城。其北的二川,一为发源于环县境内的黑泉河,南流至环县演武镇,名康家河,再南至柳朱镇的石咀,汇入蒲河(泾河支流);另一川在康家河西面,名白家川河,亦源于环县境,南流经镇原之殷家城,至三岔镇汇入蒲河。据此,明珠等三族居地,可以确定。康家河无疑因康奴族所居而得名,该族所居,在柳泉以北康家河川谷,而以演武为中心,大部分在今环县的西南角;而明珠、灭藏两族则分布在柳泉镇西北,由三岔镇至殷家城白川河谷的原州境内。而与此三族相接的环州苏家族,当在黑泉河及其以北合道川(由西向东流,在环县域郊汇入环江)上游中间地带。庆历五年三月,其首领实吉捍贼于细腰城,有功,以为本族巡检。可见其距细腰不远。据《九域志》,庆历四年置绥宁寨,在州西北130里,当即今三岔镇。五年,置靖安寨,在州西北160里,当即今镇原最北一乡镇的殷家城,地处白家川左岸,扼北来要冲。唯独细腰、葫芦城这两个重要城寨,《九域志》、《宋史·地理志》及《武经总要》之地理部分等均无记载。按其在明珠、灭藏二族居地之间,“北断贼路”的位置及距州治的远近来判断,葫芦城当在殷家城,细腰城当在三岔镇,靖安、绥宁二寨,可能是以后的改名,但一时找不到记载,只好存疑。后得南宋人杨仲良所著《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读之,才找到了可靠的证据。该书卷83记载熙宁元年七月,韩琦议筑大甘谷口寨时,给朝廷所上奏报中提到:“泾原路原州有明珠、灭藏、康奴三族,广有人力,以居处恃险,从来点集不起。后范仲淹于三族之北与西界相接处修置靖安、绥宁二寨,佛空平、耳朵城二堡(此二堡已查明在今固原境内),其明珠等三族于是不敢作过,听从点集。”这就肯定了我原来的判断,绥宁、靖安二寨,就是细腰、葫芦二城修置后宋廷的赐名。无怪乎在镇原找不到细腰城。
环州、庆州(今庆阳县)也还有蕃部分布。但自五代至宋初,居住此二州的少数民族则以西迁的党项族为主了,吐蕃杂处于其中,其风俗相类,连宋人的记载也是羌蕃不分,故只好搁在西迁的党项中论述。渭州北面的镇戎军,本为唐贞元以后陷蕃的原州,境内不会没有吐蕃族居住。但因与西夏接壤,堡寨林立,宋人视为极边,与西夏争夺,可能将其内迁。有一条记载是景德三年(1006年)五月,住在天都山(今宁夏海原县内)地带的妙娥、延家、熟嵬三族率3000余帐,17000人及牛马数万款寨(内附),遣人求援,泾原钤辖、知渭州曹玮即日引骑士出石门,薄天都山,悉徙其族帐而还。石门关即今固原西北的寺口,此三族拔之来归,当就近安置在镇戎军境内,其他无记载[(37)]。
最后再补充三条,秦凤路属下还有个陇逋族,原不知居地在何处。后从《长编》卷255,熙宁七年八月的纪事中查到此族的居地在阶州(今甘肃文县)峰贴峡。因知甘谷城张诜谋开边,遣人“往阶州峰贴峡,集蕃酋犒设而诱说之”。从惊疑,以为是要夺占他们的土地,陇逋族即啸聚大罗苏木嘉族起而攻焚峰贴寨,这又引出了一个大罗苏木嘉族,两族居地都在峰贴峡。部族的反抗,往往由宋朝边将贪功生事而引起。宋廷派刘昌祚知阶州以压服之。
《长编》卷171,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十月庚辰记载:“泾原经略司言,樊家族蕃部密斯噶内附。”十一月壬申,“秦凤经略司言,樊诸族首领阿裕尔等二十六人内附,并补本族指挥使”。宋之泾原路领泾、原、仪、渭四州及德顺、镇戎两军。秦凤路领秦、阶、成、凤、陇五州及凤翔一府。两路经略所言樊家、樊诸两族,居于何州,无线索可知,故附录于后以待考。
注释:
②③ 《长编》卷226,熙宁四年八月辛酉纪事。
(24) 同上,卷228,熙宁四年十二月戊辰纪事;卷233,熙宁五年五月庚寅纪事。
(25) 同上,卷213,熙宁三年七月丙辰条。
(26) 同上,卷238,熙宁五年九月丙午纪事。巩令城,当在今临洮境;卷239,同年十月戊戌条。
(27) 同上,卷240,熙宁五年十一月癸丑纪事及同月乙丑条。
(28) 同上,卷248,熙宁六年十二月乙未纪事。
(29) 同上,卷254,熙宁七年六月丁亥纪事。
(30) 同上,卷261,熙宁八年三月癸巳纪事。
(31) 同上,卷119,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纪事。
(32) 同上,卷316,神宗元丰四年九月乙未纪事。
(33) 同上,卷319,元丰四年十一月丁亥纪事。
(34) 同上,卷149,庆历四年五月,韩琦论筑水洛城时所上的条奏。
(35) 《宋史·刘沪传》,《长编》卷144,庆历三年十月甲子纪事;卷145,同年十二月辛丑纪事。《武经总要卷18·水洛城》。
(36) 《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一月壬戌条;卷138,二年十月戊辰条;卷139,三年一月丙子条;卷153,四年十二月乙卯纪事;卷156,五年闰五月甲辰纪事。
(37) 同上,卷63,景德三年五月戊辰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