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全球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与实践
来自威尔斯利学院的著名教授,格迪斯弗罗伦特,及其夫人,费罗尼M圣迪尔,的发言是,《海地米尔巴莱文化中心,与,Gawou Ginou学校,一次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尝试》。对于两位海地一美国教育家格迪斯弗罗伦特(威尔斯利学院荣誉教授)及其夫人,费罗尼,圣迪尔,(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和布劳沃德县,佛罗里达州公立学校)来说注册于海地Gawou Ginou化协会名下的,C-CLAK和Gawou Ginou学校是他们梦想的退休计划,由于深信教育和文化,尤其是艺术,音乐和舞蹈,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他们决定建立一个机构,使它成为一个服务于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活动场所,海地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是自1804年以来第一个取得独立的黑人国家,美洲的第二个共和国,源自非洲,欧洲和美洲本土文化在那里生机勃勃的,彼此交融,但它也是一个面临严重挑战的社会,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在促进社会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位于海地中央平原一个枢纽小镇米尔巴莱,他们希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这从其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和努力程度,就可以看出,文化中心欢迎各种当地活动的参与,如夏令营,音乐和传统舞蹈的课程,婚礼第一次圣餐,殡仪招待会研究会也欢迎来自国外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学习与文化交流,学校现在有150名从幼儿园到七年级的学生,并希望他们继续升到九年级,在创始人的带领下,文化中心和学校的体系共有35名教职工,这个教育体系创建于1997年5月,并终于在约20年后的2017年夏天完成,创始人选择的独立,课程是项目长时间延迟的主要原因,因为它占据了80%的费用,这些资金是有思想进步的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捐款补充上的,在一场徒劳无功的资金筹集之后,他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力更生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这一项目是以马库斯-佳唯,W.E.B.杜博伊斯,弗朗兹.法农,保罗.费雷尔的工作理念,并已应用民族音乐,学着以促进公共服务和宣传的概念作为基础的,最后项目的哲学基础,有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概念支撑,人类中心主义是由共同发明人在1989年创造的一个术语,高等教育,既是,通过将人置于话语的中心,来调和非遗中心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维度。
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学者,帕瑞柯.艾伦,发言的题目是,《音乐教育的包容性与卓越性,抵制英语综合学校的文化与课程霸权》。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和教师态度能够让最多的学生参与,又能够实现音乐上的卓越,本文紧紧围绕第一语言,多达41种,英格兰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一所国立综合音乐学校音乐系的个案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本文将论证面对国家课程和外部考试限制,以及英国国家教育的工业化,数据输出模型的存在,文化上包容且灵活的音乐课程,适当的平估计巧、应答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外活动以及,具体的课堂实践,如何让来自各种各样背景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取得卓越成就,除了克劳利学校中查戈斯群岛流民学生的教育经历转变外,本人还介绍其他学生和学生群体的例子,这些学生和学生群体受益于这种,源于30多年教学经验的,改良根治性方法,文中,证据采用证词数据考试结果,叙事性描述,和个案研究的形式构成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帕瑞柯艾.伦开展博士研究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著名学者,詹姆斯.尼森的发言是《制定性别议程:如何制定性别平等的课程》?本工作坊旨在提供一个合作性的空间来讨论如何可以发展性别平等的课程,工作方式。基于本人与英国所进行的针对,世界音乐教育中心别描述的研究,利用结构分析,文本分析以及民族志的方法论。本研究发现,对于女性的排斥,并不是由某一特定性别议程引起的,而是由于英国音乐教育中并不存在任何像这样有意义的议程。本次工作坊希望可以在本人研究所得出的,初步建议基础上,制造一个可以挑战潜在社会常规的文化世界的性别议程。由于这些观念长期存在于音乐教学之中,音乐中的性别排斥才会变为系统性的现实,出于这样的目的,工作汇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笔者会呈现本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性别与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其次,第二部分,会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这些研究发现,以及他们得出的建议。工作坊最后一部分会从性别平等课程和音乐教育中性别议程的角度激发参与者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批判性反思。MESI学习小组的使命是,不仅要研究和传播,也要为宣扬和提升音乐教育中的社会包容,去发现和制造可控诉的结果,与这使命一致,本工作坊希望能够激发出明确的想法,使之成为正式的合作产生的政策意见,从而对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实践和性别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婉娟,发言的题目是在《高龄音乐教育的打击乐课程中,运用文化概念的问题与成效》。音乐教育或治疗,虽然与心理学有关,但在实际应用的方法上,却必须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文化概念,在从事高龄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本地童谣,老歌及民间,锣鼓节奏,比起古典音乐或外地歌曲,更能够引起他们的,音乐兴趣,将所反映的音乐素材,如本地童谣,老歌及民间锣鼓节奏,做统计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音乐偏好与成长背景,工作经验,环境,教育,语言等有极大的关联,从课程内容观察,长辈对旋律与节奏的美感共鸣,确实是建立在文化的经验上,因此高龄音乐教育文化的成效是关键的,本文探讨,台湾高龄打击乐14的问题与陈校音乐内容如何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文化概念与不同社会背景的长者,建立长辈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
来自中国民族大学的博士生,李艳双发言的题目是《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社区音乐教育研究》。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是东城区教委下属的一所成人高校,服务社区居民为东城社区提供,终身学习的教育平台,是东城区职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之一,2009年,东城区职业大学下属的社区开设了老年声乐课程学习班,后,又陆续开设古筝,钢琴,视唱练耳等音乐类课程,2017年东城区职业大学社区音乐教育,由最初的非学历培训班发展成了表演艺术专业的学历班,并且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对象也由服务于退休的老人扩展到社区青年,青少年,社区残联的残疾人等。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东城区职业,大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其次阐述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而后,社区音乐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办法,最后传统音乐教育植入社区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与东城职大社区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构想。
全球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是十分多元化的,与文化、政治、种族、地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教育政策与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理解到民族音乐是全球音乐教育不可分割最重要的一部分。广大学者越来越意识到欧洲音乐教育的殖民主义的后果及严重性。许多学者在传承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方面达成共识。
作者简介:吕金株(1993.0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论文作者:吕金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音乐教育论文; 东城区论文; 课程论文; 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海地论文; 社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