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论文_苏丽华,任美玲

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论文_苏丽华,任美玲

苏丽华 任美玲

(江苏省无锡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急诊科 江苏 无锡 214044)

【摘 要】目的 讨论并分析关于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办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过总结,我们发现高血压是脑出血疾病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冬季和春季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0岁~70岁为该疾病的发病高峰期。结论 对急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然后由针对性的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特点;护理干预;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57-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性脑出血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该疾病的患病人数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结合临床实践研究来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和致死率比较高;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上比较关注的一个环节;基于此,我院将以实例研究的方式为切入点,临床护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为(61.5±4.7)岁;本组7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2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病史;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1.2临床特点

(1)本组7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是在冬春两季发病,占研究总病例的67.14%,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是由于相比于夏秋两季来说,冬春季节天气更加寒冷,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出现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的自然反应,加之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节;(2)本组70例患者中,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患者共计60例,占研究总病例的85.71%,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各方面机能下降的情况也更为明显,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自然也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其次,本研究中>70岁的患者共有6例,以70岁为分界点的原因是,>7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人数相对较少,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我们取70岁为分界点,且该数据与其他研究资料相符合;(3)本组7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54例;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看,该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是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这与男性患者多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吸烟、饮酒、熬夜等;(4)此外,本次研究中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患者共计12例,这可能反映出高血压有潜在的遗传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急性护理期

(1)基础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具体为患者每天早晚进食过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严格的清除,如果患者出现了呕吐物,还要及时对残留在口腔内的呕吐物做好及时的清理;其次,要对患者做好大小便护理,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在治疗期间正常的活动和锻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肠胃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排便过度用力会造成患者血压增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有存在排便困难的情况,护理人员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使用缓泻剂;第三,对患者行皮肤护理,使用温水对患者行擦浴,平均每天保持1~2次左右[1];然后每2~3h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并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以防止患者长时间卧床出现压疮;第四,营养支持,在患者发病的24~72h以内,严格禁止患者进食,可选取食量的静脉补液来进行维持,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体液平衡。

(2)监察患者病情发展、变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瞳孔、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严格的监察,尤其是意识状态,在研究中我们将患者的意识状态作为病情判断的关键指标[2],如果患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烦躁,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血压升高、再次出血和颅内高热的情况;瞳孔的变化是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观察患者两侧的瞳孔大小是否一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共济失调或头痛、呕吐的情况,这样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脑疝先兆症状;;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果患者的血压持续性升高,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其他相应的指标进行综合的判断,患者是否为继发性出血。

(3)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出现了昏迷,护理人员应当取健侧位,以防止患者出现误吸,对于残留口中的呕吐物和分泌物也要及时的清理,防止出现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的情况发生,必要时还可安置口咽通气管;该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当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时,设置同步档,将呼吸频率控制在21~22次/min[3],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被痰痂堵塞或者脱落的情况发生。

(4)CT及MRT检查,对患者行核磁功臣成像和CT检查,能够有效的判断出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具体的出血量,这样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以此为基准对后期的治疗及康复计划进行科学的设定。

(5)监控脑水肿与脑疝,结合临床研究来看脑疝和脑水肿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一般情况下来说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30min后其颅内就会形成血肿,大约5~8h以后就会发生脑水肿,24h以后脑水肿的程度达到最高;经过CT检查脑出血量<20ml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保守治疗,超过20ml的患者就应该采用颅脑手术或者穿刺清除术[4],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脑疝和脑水肿进行严格的监控。

(6)心理护理,结合研究来看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般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障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容易会出现恐慌和烦躁等负面心理情绪,这对接下来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和治疗,此外,还应该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和再次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7)康复治疗,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性训练,促使患者的机体功能能够更快的恢复,如果患者存在关节僵硬和肌张力比较高的情况,可在医生的嘱咐下对患者进行中药外肢清晰,促使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再者,对于失语的患者,护理人员还要指导其进行比较简单的语言训练,从单词发音和组词、造句开始,逐步延伸,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本组7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上述护理干预方法,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高于预期,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海燕.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护理方法[J]. 临床护理研究.2011,21(02):517-518.

[2]孙世骥. 急性脑出血诊断和治疗上的几个实际问题.[J]. 适用内科杂志. 2013,13(02):107-109.

[3]张晶. 脑血管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3(08):470-471.

[4]刘燕玲. 关于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护理研究.2010,3(10):191-192.

作者简介:

苏丽华,女,1981年5月,汉族,护师,大专,解放军第101医院急诊科,214044。

论文作者:苏丽华,任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论文_苏丽华,任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