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精神问题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精神问题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基本精神问题研究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842(2004)04-0037-05

一、国内学界探究马克思哲学观与基本精神的不同思路

对马克思哲学观与基本精神的理解与关于哲学自身的质性规定紧密相关。众所周知, 在我国哲学界,传统的和公认的、几乎每一本哲学教科书和每一本辞书的“哲学”条目 ,都用以下两句话来给哲学下定义:(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世界观的理 论体系;(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两种定义不仅被 当作包括以往和现今一切哲学的描述性定义,同时还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范性 定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史实昭示我们,上述这样一种理解与马克思的哲学观及 其基本精神的实质相去甚远。

有鉴于此,有学者认为,所谓哲学观,简略地说,就是哲学的自我关照或哲学家的自 我意识。它是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对 一个哲学家所持守的哲学观的理解和把握,是真正理解其哲学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哲学观问题是所有哲学问题的关键,而一个哲学家的哲学观也是其哲学的核心和灵魂 。

立足当前现状,综合地看,此种研究表现为以下几种不同的进路:(1)积极寻求与西方 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在对话中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并赋 予其符合现时代精神的新意;(2)致力于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 充分地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华智慧,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3)主张 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中,通过对新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对具体科 学成就的总结,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坚持“开新”必须“返本”,认为我们过 去所宣传和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顶多只能算作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次生形态”,再经过我们之手整理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马克思哲学 的“再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与“原生形态”是有距离的,乃至有很 大的偏差和扭曲。要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 哲学的“原生形态”,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出发点。

上述几种不同的思考与探索进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对马克思哲学观与基本精 神的理解的一种界定,各种观点本身均有其合理之处。因此,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统一的,表现出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科学的、积极的寻求创新的态度。

二、对马克思哲学观与基本精神问题的不同理解和界定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与基本精神,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科学的物质观说”。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核心范畴,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说明、评价整个世界的立足点。马 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论、 价值论、方法论等为具体部门哲学的科学群,它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实际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世界观,一是认识论,世界观研究作为整体的世 界,认识论研究人类社会的认识现象,是一种部门哲学。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不是一种 科学的名字,而是两门科学的特征。

二是“人本主义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马 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表明,马克思不但继承了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同时也继承了他的人本主义。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 前提之上的。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唯物主义也是如此,因为马克思历来认为历史是不能脱 离人的。不仅如此,马克思也并不否定认识论,也决不忽视它的意义,但马克思始终是 把人的认识问题同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此外,说马克思的哲学是 人本主义,同样绝不排斥对自然的认识,因为,马克思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的。在马 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 个现实部分。

三是“实践唯物主义说”。这种观点认为,人是一种具有自觉意识的自然存在物,因 此是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得自由的存在物。这种改造自然的活 动,最根本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的生 活,从而又决定着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物质生产劳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际改变 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活动,就其不同于精神、观念活动的感性物质活动而言,即是马克思 所说的“实践”。由于它是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精神意识的发展的根本性的东西, 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他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四是“社会存在说”。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 存在哲学。社会存在的涵义比实践宽泛的多,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人们的存在就是他 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实践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低级形式。由于马克思专注于解 决历史发展之谜和革命道路等实际问题,没有机会专注于哲学体系的建构,因此,历史 唯物主义更多地强调社会存在的实践内容,甚至在同等程度上使用它们。这样以来,似 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实践本体论;而实际上,正确的提法应该是社会存在 哲学或社会存在本体论。

应该说,上述诸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侧面的特征,但都存 在着明显的偏颇与不足之处,因此,都不足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本质特征和马克 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深刻意义。有必要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其进行重新阐释,以挖掘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真义”,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本来面目,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生活世界”及其意义的实践性承诺: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意义本 体旨趣

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新哲学观及其所蕴涵的精神实质?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理性化思维,哲学是借助于概念来表达思想的。这个概念浓缩 着某种哲学体系或哲学观的精华,展示着这个体系或哲学观的创新,并对该体系中的其 他概念提供某种解释。哲学家就是从它出发,诠释历史,解构其他哲学体系的。这样的 概念便可称之为该哲学体系或哲学观的“基石”。

那么,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精神实质的“基石”是什么?传统的教科书体系认为是物 质,当前的实践唯物主义主张是实践,有的学者又提出是人、活动、社会存在等。事实 上,所有这些概念虽然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观的特质,但都不足以成为它 的核心或“基石”。其理由在于:

(一)马克思新哲学观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生活世界”——真正的“人类世界”及 其意义的全新观念和理解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观时,并没有刻意为它制定一劳永逸的体系,甚至也没有 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但是透过马克思有关论著及其哲学理论中的几个带有根本性的 核心概念,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观所蕴涵的精神实质的鲜明轮廓。

在马克思新哲学观有关问题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这就是“生活”范畴。 长期以来,理论界在分析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时候,只是单纯地从实践出发进行 分析,却忽视了这种变革的强大而深厚的“生活世界”基础,以及伴随着这种深刻的哲 学革命而带来的对人的现世、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真正的“人类世界”及其意 义的全新观念和理解。

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正如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自由”等等范畴因其独 特的哲学视角而对同时代以及后来西方思想气质及精神追求产生着广泛的影响,马克思 的生活范畴也同样如此。它立足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生存实践这一最基本的经验事实 ,从一个最为常识化的理论角度深刻阐释了现实中的“个人”问题,说明了集科学理性 精神与人文价值追求于一体的人的实践以及如何产生新的“个人”及其“个人生活”问 题,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革命性结论。

深言之,对“生活世界”及其意义的实践性承诺,构成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核心价值理 念与意义本体旨趣。

(二)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实践——生存论”现实思维路向:在突显实践的基础上是为 回归现实生活总体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视野中,对究竟什么是“生活”,从不同的侧面作出了 具体分析和规定。

首先,生活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从人与动物相 区别的意义上,所谓生活就是人的类生活特性,它直接表现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由此而区别于动物的生活。

其次,生活是个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从人与人相区别的 意义上,所谓生活就是人的个体存在特性,生活本身就规定了个人的本质。

再次,生活是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 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 生活。”

从马克思对生活范畴的规定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要反对的是近代以来的本质主义的抽 象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膨胀的结果,是从根本上遗忘了生活,遗忘了现实 的人的世界。马克思从此走向了另一极端,即从现实生活总体中抽出物质生产这样一种 生活,并把其他的生活样式还原为物质生活。事实上,马克思要回归的是现实生活总体 ,他不仅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而且十分看重人的精神生活,甚至认为在那个领域才 有真正的自由。可见,对马克思而言,他突显实践是为了回归现实生活总体,是为了确 立一种现实性思维,是为了用现实的人或现实生活来取代想象出来的人,以此作为自己 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马克思的这种努力表明,人无非就是他的生活;而生活也只是人的,所谓现实当然只 能是人的生活现实。大多数实践唯物主义者虽然认识到实践是人的自我生存的活动,但 却局限于马克思对实践的字面规定,未对实践作人的现实生活理解,这是实践唯物主义 讨论始终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所在。

四、研究马克思哲学观与基本精神问题的理论意义

理解、领会、掌握一种哲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根本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看作某一 种哲学的“灵魂”之所在。如果对某一种哲学的基本精神缺乏正确、深入的理解,显然 就无法真正掌握这一哲学。

国内许多学者一致认为: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它具有和当代人类世界的发展 相适应的强大生命力,而重新研究、反思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创立者——马克 思本人的哲学精神,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的第一步工作。

(二)确立“对‘生活世界’及其意义的实践性承诺,构成马克思新哲学观的精神实质 ”的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即在于历史生活文本和文化 文本的紧密结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当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生活文本的深 刻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文化文本”的权威批判,而且这两种分析不是彼此 隔离,而是内在的相互辉映和辩证参照。可以说,正是以对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作为哲 学理论的关注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获得其存在和发展的生机。

2.哲学理论研究方式的转换。以往的旧哲学专注于对现实生活世界以外的超验本质的 追求,这必然使它采取抽象思辨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必然是:(1)封闭的教条的 ——企图获得对世界背后的“密码”的思辨把握,使一切存在透明,从此,人便可以一 劳永逸地面对世界的终极解释而无事可做了;(2)还原论的、化约主义的——把人和世 界的复杂内容还原为“本真”性存在,蒸馏为“纯粹”性的“规律”,最终整个现实世 界将可归结为不掺“杂质”的本质逻辑;(3)并且不能不受知性思维的支配。它把矛盾 的一端执著为至终究极的存在,坚持“或彼、或此”的形而上立场,否认矛盾的多样性 ,从而不可能把世界视为有多重矛盾构成的功能统一世界。

3.哲学理论功能的转变。“生活世界”及其意义的实践性承诺这一独特的理论视角开 辟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世界,同时即是意味着哲学从属于现实生活世界和人类实践。 这种理论深知,打破哲学的秘密在于人,而人的秘密在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种人 与世界关系的解释学循环的便是人类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哲学的提问方式将不再 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而将变成: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如何?人类实践活动怎 样促成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现状?人们应以何种合理的实践方式实现人与世界的共同提升? 等等。提问方式的变化代表的是理论精神气质的转折。

收稿日期:2004-04-20

标签:;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精神问题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