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改进策略分析论文_陈浩

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改进策略分析论文_陈浩

江苏基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北分公司 210000

摘要:其中,无线传输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不需要借助光缆和其他人造的传输工具,同时传输距离较短,容易受到干扰。而有线传输技术主要是通过电缆或者光缆传播,这样的传输方式使得有线传输具有稳定的信号以及传输速度方面的优势。本文对现阶段通信工程的有线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应用;改进措施;电缆

引言

通信工程的有线传输主要是指借助电缆或光缆来完成通信信息传输的传输方式,其相比无线传输方式而言,在当前的通信工程中有

更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传输功能。而为向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通信服务,提升业务连接与业务传输的整体质量,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不断进行有线传输技术创新探讨,完成技术改进。

一、常见有线传输技术分析

在通信工程中,常见的有线传输技术包括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双绞线电缆传输技术以及光纤传输技术等多种,而各种有线传输技术存在着适用性等多方面的细致差异。例如,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是指利用电线杆支撑并连接通信导线,从而构成联通的通信渠道。该技术适用于单路电话、传真传输等通信信息传输中,但是该技术下实现的通信传输距离较短且速度较慢,适用性较为狭窄。又比如,光纤传输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有线传输技术,其传输速率较快且能同时承载大容量的通信数据,在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的应用

同轴电缆出现较早,在通信工程的最初发展阶段,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同轴的铜管与铜网来包裹铜线而形成的同轴电缆,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中基带同轴电缆只用于数字传输。总结同轴电缆的应用效果不难发现,这种有线传输形式的带宽范围较大,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轴电缆通过降低外来信号的干扰,能够让自身的频带宽度得到相应提升。但同轴电缆的安装与维修都较为困难,在安装过程中,要求总线的两端必须装有能够与之匹配的终端电阻。加之同轴电缆的价格偏高,导致这种有线传输技术逐渐被通信工程所淘汰。

2.2 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光纤传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前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光纤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类型,其中,多模光纤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通信传输效率,相比于普通的有线传输方式,光纤的损耗率更低,约为0.2 dB/km,且中继光放大器的间距可超过

100km;光纤的原材料是 SiO2,其具备极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抗腐蚀能力与较高的绝缘性。在实际应用中,光纤有线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网、跨海网络等通信工程当中,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在多种有线传输技术当中,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潜力更大,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SDH 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相比于一般光线技术,这种技术更加严密,应用更加灵活,网络传输与处理功能、运行能力与网络维护效果更好,极大弥补了传统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不足。

2.3 双绞线电缆传输技术的应用

双绞线电缆属于一种介质材料,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仅100 m,外层由金属材料包裹,有利于减少辐射,提高信息传输安全性,另外,双绞线还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但若采用屏蔽双绞线,不仅价格高,且安装也较为困难,必须使用特定的连接器,而非屏蔽双绞线仅适合综合布线系统。

三、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策略

3.1完善新型有线传输技术

(1)SPTN技术。首先SPTN网络架构比较开放,能够增强设备对于控制器有关业务的处理能力,接着就是可以借助控制器来进行网络开放,这种网络比较新颖并且效率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PTN技术所提供的控制平面比较多样,这样就会在完善网络资源以及调整网络动态的时候,有关的能力可以持续增强。SPTN技术使用的是层次化控制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满足大规模组网的要求。

(2)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首先,能够在光发送端把不同种类的信号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光波;其次,借助合波器把这些波长存在差异的光波进行收集;最后,借助光纤传输到有关的接收端,之后再借助分波器来处理光束。

(3)光线送网技术。光线送网技术包括波分复用技术以及光信道技术,这项技术传送容量比较大,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路由器,其中光线送送网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对于宽带数据的分配,而且可以显著的增强传输效率。

(4)超长波长光纤通信技术。现阶段有线通信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不过所存在的各种要求持续增加。不仅需要增长传输距离,而且需要增加承载容量。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

(5)相干光通信技术。相干光通信技术是包含了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两种,其中相干调制是根据要传输的信号来改变光的频率、相位和振幅,将光信号的频率、相位和振幅与所要传递的信息中对应起来,产生的光信号有确定的频率和相位。相干光的频率非常稳定,所以利用相干光进行长途传输信息是一种保持信息的稳定性的一种方法,通常用ASK技术相集合,可以满足相干光的混频要求,实现设备之间的有效传输。这种通讯技术在发送端对光载波进行幅度调制(ASK)、额率调制(FSK)或相位调制(PSK),具体的操作是通过调制器将电信号的信号源调制到光脉冲包络上,相干检测技术对光源发出的一定波长频率的光进行长距离传输后,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后进行零差检测或外差检测等检测。然后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解调器解调,最终到达接收电路。

3.2增加传输距离

现阶段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工业化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样也就使得人们的日常生产水平以及日常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增加,所以对于通信工程和信息传输技术的要求持续增加。通对于信息传输技术的完善,使得全世界人民的沟通距离显著减少,而且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方便,不过有线传输技术的有关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比如,为了增加信息传输距离,就离不开对于大距离电缆的使用,这样在开展通信工程施工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而且在完善有线传输技术的时候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通过分析能够看出,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增加传输距离。

3.3 线路优化

在通信工程中,无论是电缆还是光纤,都是连接传输设备的物理介质,是保证通信传输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线路优化这一环节。以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为例,若在中心局房未能清晰划分管辖区域的情况下进行线路布置,应以当前设备构成为依据,由核心层来承担调度电路与两局间电路,构成物理传输通路,保证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当各局的业务趋于平衡之后,应及时对设备区域进行中远期的规划划分,这种规划方式能够让运营商自主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从而保证通信工程中的线路运行状态达到最佳。对线路的优化,应以网络组成为主要依据,在中心局房清晰划分管辖区域的情况下,在综合考量经济与工程因素后,进行设备搬迁调整,以实现合理划分,为本地的 SDH 传输网络结构的稳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假设通信工程中的各光缆环路均为 STM-16 环路,此时设备的可控能力应处于较高水平,若要进一步优化线路,可重点关注传输网络的结构与设备的生产性能,通过各项评估指标对其高效性进行比较分析,实现网络结构调整与设备搬迁替换的最优化。这种通路规划的思路,可运用拓扑结构来实现,同时,采用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结束语

针对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这一问题进行阐述,需要先将行业当前发展中涉及的通信传输技术进行明确,根据其中存在不足,进行技术的不断改进,促进行业的未来发展,为国家建设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发展现状及改进[J].湛雷刚.中国新通信.2018(05)

[2]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J].施清雄.电子测试.2018(06)

[3]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侯自航.农家参谋.2017(16)

[4]浅谈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杨幼凤,邹伟.农家参谋.2017(21)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改进策略分析论文_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