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线损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关注,因此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发现,其中电力流失等问题是制约电力系统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电力部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1线损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线损能够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线损的特点、性质、损耗等级和范围来分类。(1)根据线损性质分成: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这两种类型。技术线损是电网中电能通过热能或者电晕的方式散失掉的部分,也即理论线损,由电网企业线路、电力设备和实际负载所决定,这部分线损基本上无法避免。技术线损可由线损理论计算而获得,同时可选用技术降损措施使得线损降低,如改造老旧线路、投入先进设备等等。管理线损是由于电网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如偷漏电、各种计量装置误差、员工抄表错误、错算等原因造成的线损。管理线损主观性更强,可以人为控制,因此能够通过增加管理和控制使之降低。(2)根据线损特点分成:可变线损、固定线损和不明线损这三种类型。可变线损是指电流在流过电网各元件时,因元件的阻抗作用损耗掉的电能,比如电网中线路损耗以及变压器绕组损耗。可变线损大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元件本身电阻成正比。固定线损的大小与负荷电流的变化没有关系,只跟电压的变化有关联,只要电气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而电力系统电压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固定线损一般是不变的。不明线损指的是偷漏电、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误差造成的电量损失等等。
2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制度不全
线损管理工作具有技术含量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的特点,为保证线损管理能够迅速、准确的实施,一套完善、成熟的线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现阶段在我国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时缺乏对线损管理的认识,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企业的管理模式,导致在对线损现象管理时缺少规范制度,影响了线损管理工作效果,虽然有一部分电力企业建立了线损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缺少可行性,没有起到线损管理应有的作用,致使违规用电、偷电、漏电的现象增多给我国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
2.2配网损耗
技术原因是导致配网损耗的一项主要原因。配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损耗过高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变压器的具体容量与实际负荷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造成损耗量过大。(2)公用变压器负荷量过低,导致低谷和高峰时出现严重的轻载情况。(3)少数配电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位置出现问题,与负荷中心较远。(4)配电变压器的低压线路存在不平衡现象,则会增加线路中性线电流的消耗量。(5)设置的电压等级存在问题,未及时对能耗过高的配电变压器进行更换,这也会造成严重的能量损耗。
2.3电能计量装置较为落后
采集线路数据是线损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获取线路数据主要依靠电能计量装置。因此,电能计量装置的质量水平是否达标及测量的准确度将会直接影响线损管理指标的精确程度。现阶段,大部分电力公司尚未认识到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性,所选择的电能计量装置比较落后,质量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导致获取的线损管理指标和数据精确度得不到保障,信息存在较大的偏差。除电能计量装备外,部分企业对电源进行布点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存在安装不合理现象,导致整个电网体系的功率达不到额定标准,电网负荷失调增大了系统线损率,给电网的维修和建设等工作带来了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线损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3.1提高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
线损管理能够为电力企业降低能耗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各个层级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转变思路,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坚持理论学习、转变思路,从学习中不断地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建立领导学习小组,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定期进行对线损管理人员进行评价监测,让他们逐渐地重视线损的管理工作,将线损管理工作变成常态化。
3.2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线损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关线损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此,为了保障线损管理的正常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为了更好的了解线损的重要部分,建立用电普查制度能够很好的降低线损,坚持定期的进行用电普查,能够很好的避免某些用户偷电漏电,坚持专项普查能够了解线损的重要方面,进而利于电力部门对其进行有效改善,其次,在有关窃电的惩罚方面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就目前来看,窃电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惩罚措施,对窃电人员的打击不够大导致其越来越猖狂,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线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想要提升线损管理水平,不能忽略的就是完善窃电处理措施,将其作为常规制度加入到线损管理制度当中,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份保障。
3.3合理优化配网结构
在对电网进行改造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应的改造力度,对网架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配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对配网进行合理改造,对配电网中电源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合理优化,将配电网中的电源布置在符合中心处,同时,应当在符合区域进行多点布置,通过该方式,可以使电量损耗降低,从而使供电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公用变压器的三项负荷进行合理调整,通过三项平衡方式,完成相应的输电操作,针对峰谷差过大情况,可以通过双回路完成相应的供电。
3.4促进电力系统计量装置水平的不断提升
提高电力系统计量装置质量是保证线损计量精确性的基础。因此,及时更换质量及精度达不到标准的计量装置,使用精确度较高且带有防窃电功能的计量装置,将精度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电能表的智能化作用,及时纠正数据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软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安装电子软件可以对线损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相关部门要适当提高原有变压器能够承受的功率负荷,通过更科学的方式实现变压器的无功补偿,避免变压器线路出现轻载或过载,降低系统线损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为了解决现阶段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积极调整线损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滨,罗发,黄柳军,李云芬,严康,祝云.地市级电网多维度线损管理对标评价体系构建[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3006:23-30.
[2]田俊锋.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2:188-189.
[3]元伟,何珊珊.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201-202.
论文作者:弓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能论文; 变压器论文; 装置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