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1]2003年在《100例发热患儿的临床调查及防治解析》文中提出本文对100例发热患儿进行临床调查,总结了导师以泻黄白虎汤为主治疗小儿发热的辨治解析,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对发热和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了体质调查,以期从中医体质理论着手为防治小儿发热及高热惊厥探索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张琼[2]2011年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中药足浴在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对退热的效果和对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与冰力降温贴组进行对照;分析中药足浴对不同发热程度患儿退热效果的差异,总结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最优化病例标准,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体现中医特色护理。研究方法将2009.7-2010.9入住江苏省中医院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课题开始前,对参与研究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分工,统一指导语言和治疗方法。腋温超过37.5℃时,观察组予2000ml中药煎剂足浴30min,药液温度37-40℃,体温复升亦可重复足浴1-2次;对照组予冰力降温贴敷于患儿额头,如体温不降可隔4小时再用一次。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遵医嘱酌情予支持疗法。观察记录治疗后0.5h、1h、1.5h、2h、4h、6h、24h、48h、72h体温,连续观察四天患儿相关症状体征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0.5h、1h、1.5h、2h、4h、6h、24h、48h、72h体温情况,两组在<24h、24-48h、48-72h、>72h退热病例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内37.5-38.0℃组、38.1-39.0℃组、39-40℃组叁组患儿治疗后6h内平均体温和体温下降幅度。研究结果治疗后0.5h、1h观察组平均体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1.5h、2h、4h、6h观察组平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24h、48h观察组平均体温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72h观察组体温显着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退热时间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33%,两组间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单项症状、体征的疗效比较,对恶寒、咳嗽的疗效,两组间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鼻塞、流涕的疗效,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口渴、头痛、咽红肿的疗效,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内37.5-38.0℃组、38.1-39.0℃组、39-40℃组在治疗后6h内平均体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0.01),37.5-38.0℃组在各时间点体温最低;叁组在治疗后6h内体温平均下降幅度方面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39-40℃组体温下降幅度最大。研究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组在退热效果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小儿外感发热相关的症状、体征;可主要适用于中低体温患儿,对高热患儿可视情况配合使用退热药物,减少家长对退热药物的过度依赖;方法经济、方便,对患儿无疼痛刺激,无副作用,患儿依从性好,符合儿科临床实际,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
范茜茜[3]2016年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对有发热症状的肺炎患儿,从理论及临床试验方面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证侯的影响,以寻求更有效改善肺炎患儿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纳入了100例肺炎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治疗)5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5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曲松钠20-80mg/kg·d,1次/日,疗程5-7d,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观察两组患儿症状及证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入院前发热持续时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两组患儿入院以后的平均发热持续时间有显着差异性(P<0.01),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平均发热时间为3.72±1.565天,试验组的2.74±1.44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气促、痰壅症状均随治疗而缓解;经秩和检验,在不同时点进行比较,两组患儿之的间发热、痰壅、气促平均症状积分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而咳嗽平均积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发热症状的消退明显快于对照组,且其痰壅症状的出现和缓解均快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经统计分析,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84±0.46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4±0.657天(P<0.05)。两组患儿入院3天时均以风热闭肺、痰热闭肺为主要证型,但试验组痰热闭肺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29<0.05);而入院5、7天时,两组患儿证型演变趋势相近,均以肺脾气虚证增加明显,且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合理运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治疗小儿肺炎的发热患儿,能够更为明显的缩短发热的持续时间,改善痰壅、气促等症状,缩短患儿证侯转变时间,加快疾病的痊愈。病程后期,不同治疗组均以向肺脾气虚证转变最多见。
陈梅[4]2010年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当今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流行病学调查目的:调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调查员通过已设计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调查表》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表》对江苏省南京市和大丰市多家幼儿园及学前班的儿童进行调查,经统计处理,分析城乡之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并初步判定其病因。结果:(1)发病率:本次调研随机调查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共50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5.79%,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9.64%、大丰地区的发病率为3.29%,大丰地区(乡村)发病率低于南京地区(城市)(P<0.05)。大丰与南京男童发病率、大丰男童与女童发病率、南京男童与女童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丰女童的发病率低于南京女童(P<0.05)。(2)病因分析:本次病因分析共涉及病例115例,经统计学处理显示,RRTI与妊娠时父亲的年龄、妊娠时母亲的年龄、妊娠期间患病情况、孕周、出生体重、剖宫产、出生时缺氧、羊水呛入、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饮食精细、挑食、偏食、厌食、少见日光、活动较少、被动吸烟、住房新装修、住房附近有化工厂等污染源、经常食用牛奶、补充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进入幼托机构、经常使用抗生素、经常使用激素、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肺炎疫苗有相关性;与性别、发病年龄、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家庭收入、出生后人工喂养相关程度较低或无相关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5.79%,大丰地区(乡村)发病率低于南京地区(城市)。其发病与胎产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二)临床研究目的:在导师汪受传教授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以肺卫不固、营卫不和证居多的观点指导下,用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该证,观察减少、减轻呼吸道感染发作的临床效应。方法: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采用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以玉屏风散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3例易感儿的肺卫不固、营卫不和证,用统计方法分析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异,说明中医药治疗该证的临床效应。结果: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痊愈率为32.8%,显效率为41.4%,有效率为25.9%,无效率0%。治疗前后总积分平均下降率(68.31%)、主症积分平均下降率(65.03%)、次症积分平均下降积分(2.22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症积分中治疗前后的感冒次数、支气管炎次数、肺炎次数、肺炎病情、肺炎病程、汗出、流涕、喷嚏、恶风寒、面色、咽部的积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冒病情、感冒病程、支气管炎病情、支气管炎病程、其它疾病发病情况、鼻塞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症积分中形体、恶心呕吐、食欲食量、大便、睡眠、舌象、其它症状、辅助检查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发、呼吸、脉象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例患儿在精神、小便两项指标上治疗前后均无异常。分别在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各症状积分进行方差分析,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23例易感儿的痊愈率为21.7%,显效率为8.7%,有效率为60.8%,无效率为8.7%。治疗前后总积分平均下降率(61.75%)、主症积分平均下降率(60.71%)、次症积分平均下降积分(3.39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症中感冒次数、支气管炎次数、汗出、流涕、喷嚏、面色、咽部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冒病情、感冒病程、支气管炎病情、支气管炎病程、肺炎次数、肺炎病情、肺炎病程、其它疾病发病情况、鼻塞、恶风寒、呼吸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症积分中形体、食欲食量、大便、睡眠、舌象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发、精神、恶心呕吐、小便、脉象、其它症状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和易感儿的肺卫不固、营卫不和证,不仅可以减少发病次数、减轻病情,尚可改善兼症表现。
张煜鑫[5]2016年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渐趋改变,胃脘痛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台湾亦不例外,中药对本病治疗效果确切,但其理论基础尚待探索。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于《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剂-柴胡桂枝汤进行理论溯源,在明晰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将该方应用于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的治疗之中,从而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能更好地解除患者疾苦。方法:本研究分为理论与临床观察两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通过古今文献的梳理,从柴胡桂枝汤的出处、条文中关键词释义、病名由来、病机阐释、药物组成以及古代学者临床应用的角度对古文献进行整理,同时并从类方应用、临床应用、机理探索对近现代文献进行总结,以便于为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观察方面,根据纳入标准自2013年7月-2015年12月共将收治的160例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金铃子散作为对照药物进行观察与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量表观察症状改变情况、采用VAS评分观察疼痛改善情况、采用HAMD量表观察抑郁改善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者门诊随访3个月进行安全性比较。结果:(一)理论研究结果(1)古代文献研究。我们通过对于该方的出处、条文中关键词语的探源、病名索骥发现,柴胡桂枝汤应用始见于《伤寒论》之中,其最早应用于胃脘痛的治疗之中,但古文之胃脘与现今有所区别,直至清代末年其胃脘痛病名才逐渐确定,与现今脾胃系统疾病相类似,而从历代医家对于柴胡桂枝汤的记载来看,该方临床应用从胃脘痛证始,而后经不断完善与丰富,渐趋将其应用拓展至伤寒证、疟疾、风温等诸症之中。(2)近现代文献研究。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虽对于本方的临床应用、机理探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研究较为分散,队者多是根据各自所擅长病种进行探讨,未能形成系统化研究;同时,通过总结我们亦发现多为个案报道,大样本报道鲜见,其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且研究多为某个病的探索,较少进行辨证的细分,机理探索则多针对某个疾病进行某些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进行探讨,未能针对疾病发病的整体机制或者网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研究模型多针对病进行,未见有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二)临床观察结果:(1)人口学资料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104例,占65.00%,,年龄最小者18岁,大多在21-50岁之间,约占63.75%,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者145例,约占90.62%。(2)证型分布比较。观察组中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胃热炽盛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食滞胃肠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寒邪犯胃证;对照组证型由多到少的顺序与观察组大致相同,差异只有瘀阻胃络证与肝胃气滞证对调。(3)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未见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各证型疗效比较可见,组内比较,观察组中有效率最低者为寒邪犯胃证,其次为脾胃虚寒证,对照组中有效率最低者为脾胃虚寒证,其次为胃热炽盛证。组间同证型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寒邪犯胃证有效率降低明显,脾胃虚寒证、胃热炽盛证的有效率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症状积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寒邪犯胃证、脾胃虚寒证的症状积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症状积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5)疼痛评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脾胃虚寒证的VAS评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VAS评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6)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寒邪犯胃证、脾胃虚寒证的HAMD评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HAMD评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7)安全性比较。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偶有恶心,治疗结束后均痊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主要通过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的形式进行,结果观察组复发4例,约占5.00%。对照组复发5例,约占6.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理论研究结论:柴胡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剂,在古文献中应加强对其散在于各医籍中的整理工作,借鉴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诊治规律展开方证研究;对于现今文献的整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病证结合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在机理探索中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优势病种的中医证候模型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干预机制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临床-实验室证据链。(二)临床观察结论:(1)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多见,且大多为大学以上学历,从事脑力工作者,可将此人群作为重点筛查人群进行进一步筛选与疾病宣讲,从而降低疾病发病率。(2)台湾地区的胃脘痛患者证型以胃热炽盛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食滞胃肠证者为多。(3)柴胡桂枝汤与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4)柴胡桂枝汤更侧重于“和”以止痛,而金铃子散侧重于行气导滞而止痛,两者均对于对于虚寒或者有寒邪者效果不佳。
高艳[6]2009年在《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Delphi法制订出科学规范的《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进一步评价Delphi法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Ⅰ文献研究——回顾中医儿科主要古籍文献以及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查阅古代及现代有关小儿哮喘诊疗的论述、病案等,收集从古至今有关小儿哮喘的中医诊断、分型、治法、方药等。Ⅱ专家调查——采用Delphi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对每轮问卷中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采用计算均数、不重要百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下轮问卷中反馈给专家,经过叁轮问卷,形成初步的诊疗方案,提交给专家论证会,经由专家论证定稿,最终形成该病的诊疗指南。结果: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近12年符合要求的目标文献109篇,并结合小儿哮喘中医医史文献的研究,编制专家问卷,共进行叁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6.67%、93.60%、82.98%,在第叁轮问卷中专家意见已经较为集中统一,因此结束咨询,并最终通过专家会议的论证,确立了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结论:应用Delphi法进行小儿哮喘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研究,并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成功制订了《小儿哮喘中医珍疗指南》,同时证明Delphi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传统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黄瑞[7]2013年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发病因素调查以及对患者治疗前后腺病毒含量分析,探讨自然环境、机体体质、病原微生物等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对发病的影响。方法1收集临床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及住院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诱因、发病时间、发病年龄、既往病史、发病证型及体质类型等进行研究,寻找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最相关因素。2.采集上感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腺病毒(ADV)酶联免疫试验,借助SPSS17.0中文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上感患者血清腺病毒含量变化,研究病毒在上感发病、转归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中:发病年龄以中年为主,发病季节以秋、冬季多见,气候变化是上感发生的主要诱因,病人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既往史方面以无病史者为主,个人史方面以不吸烟患者为主,发病证型以风热证为多;在发病因素关联性分析方面:上感发病证型与体质之间无关;上感发病证型与不同季节间存在相互关联;上感发病证型与年龄分组间存在相互关联。检测上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腺病毒含量,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研究证实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受到环境气候、机体年龄、病毒等因素共同影响,是上述因素间不和谐作用所致。气候的异常变化、人体自身防御能力的下降、空气中或机体呼吸道所存在的病毒的侵袭,均易造成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临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抗病毒方法之外的参考思路。
余凤[8]2015年在《2014年重庆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调查重庆地区轮状病毒流行情况,总结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轮状病毒在重庆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轮状病毒疫苗在重庆地区的使用价值,为轮状病毒肠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集2014.01至2014.12月(12个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年龄5岁以内、诊断急性腹泻且除外侵袭性腹泻的患儿新鲜粪便样本,同时搜集临床相关资料;新鲜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检测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经胶体金法检测为轮状病毒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RT-PCR(逆转录PCR)扩增,留取扩增成功的产物进行测序区分VP7(G)、VP4(P)型别。研究结果1)符合要求的样本共495例,其中男性277例,女性218例。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7.98%(188/495),男性与女性构成比分别为59.04%(111/188)、41.96%(77/188),阳性率分别为40.07%(111/277)、35.32%(77/218),男女没有显着性差异(χ2=1.169,P=0.28)。18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6月18例,6-12月62例,13-24月83例,25-36月18例,37-48月5例,49-60月2例。各个年龄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0.93%(18/86)、33.16%(62/187)、50:92%(83/163)、47.37%(18/38)、35.71%(5/14)、28.57%(2/7)。轮状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存在,以秋冬季节为多,不同季节阳性率分别为19.12%(13/68)、8.70%(4/46)、32.37%(45/139)、52.07%(126/242)。其中11月(52.56%,41/78)、12月(70.15%,47/67)、1月(52.99%,62/11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2)临床资料:19.32%(34/176)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仅有腹泻症状。呕吐是轮状病毒肠炎最常见的伴随症状(66.48%,117/176),与诺如病毒肠炎相比较,两者是否伴有呕吐无显着性差异。轮状病毒肠炎较诺如病毒肠炎更易引起发热,且轮状病毒引起的发热程度更高(χ2=5.69,P=0.017)。两者均有60%以上是在腹泻3天内就诊,但轮状病毒肠炎在腹泻后3天内就诊的更多(χ2=6.48,P=0.013)。轮状病毒肠炎抗生素使用率12.50%(22/176)。3)G/P基因分型:188例经胶体金法确认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对其中76.06%(143/188)经RT-PCR扩增成功的标本进行VP7及VP4分型。优势流行G基因型G9(66.43%,95/143),其次为G1(11.19%,16/143)、G2(5.59%,8/103)、G3(9.79%,14/143),未分出型别的有7.00%(10/143)。P优势流行基因型为P[8](88.81%,127/143)及P[4](6.29%,9/143),4.90%(7/143)未分出型别,未检测出P[6]等基因型。此次检测出的G/P组合基因型有G9P[8](62.24%,61/143)、G1P[8](10.49%,15/143)、G3P[8](9.79%,14/143)、G2P[4](4.90%,7/143)、G2P[8](0.70%,1/143)及G9P[4](0.70%,1/143),11.19%(16/143)未分出型别。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非侵袭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月-3岁的婴幼儿是感染的高峰年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无差异;在重庆地区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几乎全年散发,秋冬季节明显,其中气温最低的11、12、1月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轮状病毒肠炎常伴有呕吐、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其中呕吐是其最常见伴随症状,极少仅伴有发热或者呼吸道症状;其发热以中低热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微;轮状病毒较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伴有发热更常见,且发热的程度更高。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目前仍有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2014年重庆地区的优势流行G基因型为G9,组合基因型以G9P[8]为优势流行株,其次为G1P[8]、G3P[8],重庆地区的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表现为复杂且多变的趋势。轮状病毒疫苗RV1及RV5在重庆地区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100例发热患儿的临床调查及防治解析[D]. 郭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2].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D]. 张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3].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D]. 范茜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4]. 反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的临床研究[D]. 陈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5].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 张煜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6]. 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 高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7]. 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相关性研究[D]. 黄瑞. 山西中医学院. 2013
[8]. 2014年重庆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余凤. 重庆医科大学. 2015
标签:中医学论文; 儿科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肠炎的症状论文; 上呼吸道感染论文; 轮状病毒论文; 中医论文; 伤寒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