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管理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验空前活跃,对课程领域里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有关课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涉及得较少,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的问题较多,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与课程管理的问题有关,解决不好管理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本文试从分析我国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改进课程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一、我国课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管理意识薄弱
1.缺乏对课程管理的研究
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涉及的面较窄,许多人认为课程管理包含在教育管理之中,甚至认为它可以包含在学校管理中,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已分别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作了大量的研究,所以没有必要再专门讨论课程管理的问题。
课程是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管理与课程管理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为目的。但是,教育管理多涉及对教育宏观问题的管理,如教育方针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系统、教育人员管理、学校内部管理、教育经费管理等,而课程管理涉及的问题则比较具体,如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等,它们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关系更为直接,这些问题在教育管理中不可能详细地讨论,这正像教育理论不能代替课程理论一样,对教育管理的研究不能代替对课程管理的研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工作。学校对课程管理的好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问题不是学校都可以解决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央和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负有课程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说,课程是分级管理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不能包含课程管理的全部内容,把课程管理划归到学校管理学中,会限制课程管理的研究,影响对课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对课程管理方法的探索。
2.重视课程“硬件”,忽视管理“软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对管理在发展中的作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们的共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教育领域里,特别是在课程领域里,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重视的程度。课程管理者们比较重视课程的“硬件”建设,不重视或很少想到从管理方面解决课程的问题。
中小学课程是由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也称一个系统。它按课程的规划决策,课程实施,到最后取得成果这样的顺序运行。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运行过程的管理,包括组织力量在对课程环境(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对课程的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决策: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选择教学内容等;在课程实施阶段,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手段,使课程资源(时间、空间、人力、财力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以便取得最优的课程效果;通过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经费、设备、师资、教材等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不行;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使这些“硬件”发挥最大的效益。它不只是各个“硬件”单项效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组合效益,这个效益会大于各单项效益的和。我国课程理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对这一点在认识上有较大的差距。例如,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校进行义务教育达标考核时,对学校“硬件”的考核有明确的指标,但对学校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学校课程的管理水平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学校的校长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筹措办学经费上,在增加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上,用了很大力量,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以及各种教学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好转,这就更需要加强管理的意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3.遇到问题未能从管理方面找办法
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大都与管理有关;但是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遇到问题很少想到从管理方面找出路,想办法。我国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多年来,教育行政机关主要采取调整课程标准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这就是删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但教学要求一降再降,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有增无减。如果从加强管理方面考虑,在课程这个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找问题,就可以发现不仅是课程标准的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加强对考试的管理,对执行课程计划的管理;严格控制教师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对不按课程计划规定随意增加或压缩教学时间的现象严格管理,杜绝违反教学规律的现象发生。
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但是这项原则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最普遍的现象是不管实际情况,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的学生。一段时间里为了升学的需要,教学一律高标准,放弃了基础差的学生;一段时间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时,又都一律按低标准教学,忽视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从管理上找办法,从改革课程管理体制上找出路,实事求是地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问题就可能容易得到解决。
(二)课程管理的行政手段多,技术手段少
课程管理不能排斥行政手段,一般来说,行政管理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是有效的,并且由于行政机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所以行政管理的力度大。行政管理可以使执行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会因执行者的水平而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行政管理手段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病,再加上管理权的过度集中,使课程管理失去活力。课程的外部环境(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的多样性以及课程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课程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这些情况往往无法直接从上级规定中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行政管理手段还常常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舆论的影响,长官意志的影响等,不容易保持稳定和连续。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单一的课程标准、单一的教材、单一的教学方法等统得过死的现象,这就使课程改革和管理“一刀切”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的优势的基础上,广泛地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是我国课程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课程是一个系统,课程的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开发课程管理的技术手段,就是要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数学的逻辑方法,对课程要素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分析,以便准确地决策、控制和协调。在这方面,可以广泛地借鉴国外的课程管理方法。美国和日本都有一些民间或官方的组织,经常对社会和学校做各种客观调查,撰写咨询报告或研制各种课程管理工具,使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课程管理目标与课程目标严重偏离
课程管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管理目标与课程目标具有一致性。课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课程目标出现偏离,这是正常的,管理就是要校正和控制偏离差,使课程系统不断地接近课程目标。但现在中小学课程管理不是把目标对准课程目标,而是对准了各种选拔性考试。例如,一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课程管理理应从课程目标出发,进行有效地组合,使每门学科的教师强弱搭配,以保证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把有限的师资集中安排在毕业班,安排在考试的科目上,而不考的科目不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调;或者采取按学生的考试科目的成绩分班,对升学有望的学生强化训练,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放任不管;为了使教学更准确地对准考试,不顾起码的教学规律,初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半教完,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教完,反复进行模拟考试。这种管理不是使课程的实施不断地接近课程目标,而是离它越来越远。
二、对改革课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搞好课程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按课程的规律办事。首先,课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然它是一个系统,它的各要素之间就有联系,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所以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其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行为,使课程系统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课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最优化原则。根据这两个重要的原则,笔者对加强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体制
中小学课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事项多,而且层次也多,对管理的要求比较高。要保证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此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管理这个系统有效运转。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体制是课程管理规律的要求,也是课程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
各国中小学课程的管理体制是不同的,这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教育传统有关。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中小学课程的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建国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需要,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实行统筹和管理。国家颁发基本学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按照《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管理,基础教育的课程,除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等以外,地方已拥有许多的管理权。在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中,将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类,规定它们分别由国家和地方管理;在新颁发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专门说明了课程的管理办法,提出了高中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些规定和措施打破了多年来我国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中央管得过死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中小学课程管理多级化的体制。
虽然改革课程管理体制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方面,已规定了的管理权限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例如,前面提到的,学校不按国家规定的要求,随意开设课程,改变教学时间、教学要求的现象得不到控制;有些非教育部门或个人擅自以各种方式要求学校增加必修课程,改变教学等等,这都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的。另一方面,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例如,目前这种管理权限的分工是否合理?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小学课程管理权是否可以进一步下放?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在课程管理系统中,学校管理是最具活力的一个环节,学校对课程管理应具有较多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落实,才能使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核心作用。但目前中小学对课程管理的权限太少,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还应在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时认真研究解决。
(二)按可控系统建立课程管理模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对于可以控制的一个系统来说,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是“闭合式”。可控系统一般具有三个条件,第一,被管理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第二,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第三,有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中小学课程系统基本上具备这三个条件。所谓“闭合式”的管理模式,是指管理的过程可以组成一个回路,即从决策开始,通过实施,到最后取得结果,然后再反馈到决策或实施(如图),对原决策、实施进行校正,使课程系统不断完善。在课程分级管理的情况下,每一级都可以组成这样的回路。
目前我国的课程管理没有完全形成这样的回路。例如:某一级管理部门作了某种决策,但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执行的结果如何,没有相应的跟踪调查和反馈;有的结果的评价不是以本课程系统的目标为标准,而是用其它的标准,这都不能构成“闭合”,从而造成课程系统中的某些部分失控。
管理是通过信息沟通的,闭合式的管理是通过信息来实现的,信息在这个回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工作分收集和使用两个部分,收集信息重要,信息的利用更重要。由于我国课程管理的意识淡薄,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信息采集方法,随意性很大,结果丢失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收集到的信息没有有效地利用,缺乏科学的整理和分析。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进行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实验,有些效果好,有些效果还不理想,要提高这些课的效果,从管理的角度讲,应重视并积极收集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对目标影响最大的因素,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课程资源效益的科目或项目,指导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开设。
(三)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课程管理制度,是课程管理的措施保证。当前强调要依法治教,其中也包含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课程。
在管理工作中,用规章制度来管理有以下特点:第一,它具有规范性,制度可以明确具体地说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便于遵守,也便于检查;第二,有强制性,它不仅规定可以做什么,还规定不允许做什么,违反者应负什么责任,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较普遍的约束力;第三,有稳定性,规章制度一经制定,不经过一定的程序不能随便变更,有高度的严肃性。因此,规章制度是课程管理强有力的手段。
制定课程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从课程管理的整体出发,使各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得到充分体现,该哪一级管的事项由哪一级制定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其次,要通过规章制度协调课程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防止出现统得过死的现象。
课程评价对课程有导向作用,而目前课程评价的管理比较混乱,最突出的是评价标准混乱。因此应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标准,研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运行各个阶段科学的评价,控制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