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潭下镇中心卫生院 内科 541208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气短症状。结果:经后续统计分析得出,护理干预前96例患者气短症状V级44例,Ⅳ级22例,Ⅲ级21例,剩余的9例为Ⅱ级,经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气短症状V级6例,Ⅳ级18例,Ⅲ级37例,Ⅱ级37例,剩余的Ⅰ级有14例,相比于护理前,气短症状明显减轻(P<0.05)。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方面,护理前<40分的有40例,剩余的56例评分介于40~60分之间,经实施护理后,小鱼40分的仅为5例,42例评分介于40~60分之间,且>60分的有49例,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5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外还有着病情重、变化快、病程长及体质弱等特征,后续发展中基于易发生呼吸衰竭等,会危及生命[1],基于此,对此疾病患者在治疗中辅之以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极为必要,我院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了护理方面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66例,女3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42~78岁,平均年龄为(52.6±10.2)岁,其中32例为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35例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肺心病,10例为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9例为单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护理 此疾病患者普遍存在呼吸负荷重的情况,势必会消耗较多的能量,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鉴于此,需完善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应给予患者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及时有效地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应当避免食用刺激性、油煎及辛辣等食物,从而有效防止便秘以及腹胀等症状的出现。嘱咐患者少食多餐,并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最佳,出现病情加重等症状,则注意不应过多进食蛋白或糖类食物,避免呼吸困难情况加重,此外,应在进食前给予患者吸氧3~5min,以此方式缓解患者病情,完善对患者的护理[2]。
1.2.2 呼吸道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为呼吸道受阻,往往会出现肺活量降低等症状,基于此,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对患者给予翻身、拍背帮助,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及心律等。合理指导患者在深吸气后进行有意识的咳嗽,使其能有助于患者排痰,继而时刻去保持字呼吸道通畅,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此外,应注意对患者多饮水给予鼓励,在对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静脉补液继而对痰液进行稀释,另外,也需给予患者吸痰处理,缓解其出现的咳痰无力或痰多发生阻塞气道的情况,使其尽量一次将痰液吸净。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避免病情恶化。最后,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多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如经常做一些呼吸操,以此去改善患者的呼吸肌功能,提高肺活量。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医嘱下对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以后,护理人员密切注意患者用药之后是否有不良的反应。
1.2.3 氧疗护理 基于长期受到二氧化碳潴留的制约,该病患者需经缺氧呼吸中枢对进行刺激,而就改善组织缺氧方面来看,需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所以,需要在对此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低流量吸氧处理,去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发作,流量应当以1~2L/min为宜,而浓度应介于25%~30%之间,确保每天吸氧时间≥15h,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完善护理措施,高度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确保对吸氧的温化以及湿化予以注意。
1.2.4 用药护理 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叮嘱患者应遵医嘱正确用药,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并适当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等,从而实现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的效果。
1.2.5 出院指导 为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保健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在其出院前急性相关医学知识的讲解科普,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方面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帮助患者预防各种并发症;此外,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确保其生活的健康性,如戒烟、避免受凉以及避免暴发咳嗽及过度突然用力等,有条件的患者可在家中吸氧,对于出现感冒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等等,完善患者的自我护理。
1.3 评价指标 我院于实施6个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气短症状分级和对应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了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我院在数据的统计分方面运用了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则用百分率表示,用x2进行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实施综合护理前后患者的气短症状对比 经统计分析,综合护理实施前后气短症状患者的改善人数对比方面差异显著(x2=12.38,P<0.05),具体如下表。
3 讨论
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看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复杂,此外还具备了并发症多及病程长等特点,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此病的概率达到8.5%,影响极大,势必会出现一系列的护理问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等等,致残率高,但此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所以需要做好对患者的针对性综合护理[3]。
我院此次研究中对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后续的用药护理、出院护理等等,从后续的治疗结果方面看来,护理干预前96例患者气短症状V级44例,Ⅳ级22例,Ⅲ级21例,剩余的9例为Ⅱ级,经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气短症状V级6例,Ⅳ级18例,Ⅲ级37例,Ⅱ级37例,剩余的Ⅰ级有14例,相比于护理前,气短症状明显减轻(P<0.05)。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方面,护理前<40分的有40例,剩余的56例评分介于40~60分之间,经实施护理后,小于40分的仅为5例,42例评分介于40~60分之间,且>60分的有49例,相比于护理前,显然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显著(P<0.05),无死亡病例出现,显示了综合护理干预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我院研究得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促使患者的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得到了有效提高,ADL评分显著增加,且气短症状有效减轻,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应当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海霞, 刘亚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24(02).45-48.
[2]侯开花, 姜鲜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33(15):131-132.
[3]田小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7).62-63.
论文作者:吴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症状论文; 呼吸论文; 病情论文; 评分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