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探析*
谢 燕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环境建设不完善、培训混同化、评价标准及激励制度不完备等现实困境,可通过建立提升系统、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搭建全程化提升平台、创建发展性信息教学环境、完善考评激励制度等措施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
高职教师存在个人能力、学科背景、教学经验、学习动机、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科、年龄、职称、学历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总体来看,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仍较为薄弱,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课改要求。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不完善
信息化教学需要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的支撑,尽管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推动和财政支持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多媒体教室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教室、虚拟仿真软件、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实验实训互动示教系统、数字化职业体验馆等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有一定的进步,但在高职课堂中的利用率和普及度还不高。部分原因在于高职教师多毕业于普通高校,缺少信息化专业培训,教师自行设计、开发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数字资源能力不高,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混同化[1]
目前,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趋于同质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前期缺乏对不同高职教师个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与诊断,不同学科、教龄、职称、专业背景的高职教师在培训时混同对待,培训缺乏针对性;二是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比较单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师资没有经过专岗培养,缺乏支持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经验,培训存在与企业、行业脱节的现象。
(四)信息化教学标准及评价激励制度不完备
目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高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制度有待完善;高职教师岗级、职称评聘与学术科研业绩挂钩多,与信息化教学水平联系少;缺乏面向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分阶段培训规划等。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系统要素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一项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系统工程。系统论要求研究、分析、优化系统时,应考虑各要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为此,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系统。一是以组织目标为核心,组建以校领导为负责人的信息化教学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发展规划;二是以工作理念为主导,将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准则;三是以组织设计为基础,协调教务处、系部、教学研究处、信息处等相关处室,明确工作职责与分工;四是以工作机制为关键,落实、推动、纠正各要素工作,促使目标实现;五是以服务平台为载体,整合搭建各服务平台,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六是以评价反馈为保证,通过修正评价与激励,确保系统高效良性运行。
(二)构建立体化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根据TPACK 理论,学校设置了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化专业技能、信息化专业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内的五方面的培训内容。
1.内容一体化。
3.形式多样化。
一是信息化教学理念,主要内容有信息化教学理论、信息化伦理、信息化职业道德等,内容遴选基于高职教师课堂教学实际,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学习理论等教学理论,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改善教学效果、节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等。二是信息技术技能,主要内容有网络通信工具和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文件与音视频的下载、文字图标与网络课件的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云储存技术的使用、音视频软件的编辑、图像和动画处理软件的使用、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的使用、智慧教室设备的使用等。三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包括翻转课堂、SPOC 教学、泛在学习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信息化教学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工具的使用等。四是信息化专业技能,包括信息化专业网站及资源的获取方法、专业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学科资源的选用与评价、学科内容信息化优化方法等。五是信息化专业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包括某单元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开发、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数字资源的分类管理、数字化环境的团队沟通与协作等。
又到一年冬供时,甘肃、青海、西藏近千万人口今冬明春能否温暖过好日子?天然气资源能否充沛保障?“保供峰值期每天1800万立方米天然气外输量不打折扣。”青海油田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
2.方式分层化。
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专项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培训,除常规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本培训外,还可以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经验交流、信息化教学专家讲座、信息化课题研究和成果评选、基于信息化养老与护理技术发展前沿的出国研修、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网络课程开发等培训。
由图5中可以看出,浸泡温度对于摩擦力的影响与泄漏量一致,润滑剂与密封材料浸泡时的温度越高,气缸摩擦力收到的影响越大。安装有与I类及II类润滑油浸泡的O型圈的气缸摩擦力有所增大,II类润滑油对O型圈的影响比I类更小;而与IV类润滑油浸泡的O型圈对应的气缸摩擦力则减小。
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量表,对学校专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测评结果,结合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开展点面结合的分层培训。一是从教龄入手,将专任教师分为入职5 年内新教师、教龄6~10 年的熟手教师、教龄11~20 年的骨干教师、教龄21~30 年的资深教师、教龄30 年以上的专家型教师五个组别,根据不同教龄阶段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特点和发展目标,开展分层培训;二是从任教类别入手,以系部、教研室为组织单位,结合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训课程等不同学科特点,开展专题信息化培训;三是以信息化教学团队为依托,发挥信息化教学骨干等关键少数人的示范作用。
(三)搭建全程化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根据教学过程,学校搭建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化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课前,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课中,以系部和教务处为主体,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化教学公开课;课后,以教学评估中心为主体,开展信息化教学评课和研讨。此外,针对各级信息化教学比赛,还可以组织开展磨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四)创建发展性的信息化教学环境[2]
学校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动态发展的理念开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从信息化教学发展角度出发,考虑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可利用与适应性,建成了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数字化技能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数字化职业体验馆、实训互动示教系统、智慧教室等信息化硬件设施,配备了与专业教学配套的数字化实习实训平台和技能教学资源库,开发了200 多门超星泛雅网络课程,购置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和医学教学素材库等。
通过将每个绩效指标与临床意义、政策重要性、干预敏感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优先矩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集团战略发展规划,按照战略共识图“聚焦重点,关键性的少数”原则,从中确定“关键驱动真北指标”,根据SMART原则确立每项真北指标战略目标值,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测量、分析和评价系统,从而确保绩效指标符合恩泽价值观落地。
(五)完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激励制度
学校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制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将信息化教学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岗级晋升、职称评定、推优评先等多项工作中,并将信息化教学改革列入学校每年课题指南,配备专项经费;每年定期开展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网络空间建设评比等活动,并将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
玉敏仍在卫生间里呜咽,花奴和李琳在一个劲地劝她。花奴说你不用太担心,会有办法要回来的。李琳也说那女顾客看上去蛮通情达理的,应该能商量。玉敏用纸巾拭着泪,说万一人家不退呢?三十多万我拿什么还呀?小虫知道了还不杀了我啊?花奴说小虫他敢?就他那尖嘴猴腮的,能攀上你这个金枝玉叶,是祖上积德了。李琳拍了下花奴,示意她别乱说。玉敏说三十万我肯定还不起,不行就让老板上法院告我吧,大不了在监狱里度此一生。这时雨落推门进来,雨落对玉敏说,快把自己弄好点,不要胡思乱想了,许沁马上到。
【参考文献】
[1]杜玉霞.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86-92.
[2]陈永光.教育生态视域下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8):100-102.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68-0057-03
【作者简介】 谢燕,江苏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2)教研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体系创新与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 年度重点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20171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 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b/2018/03/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