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文化军事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南北差异_南北差异论文

当前我国文武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南北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分布论文,文武论文,当前我国论文,差异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才的空间分布规律体现着人才与经济、历史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选取17000多名教授和1600多名将军作文武人才的地理分析。

教授工作地集中的地区依次为北京、上海、四川、湖北、辽宁、江苏、陕西、广东、吉林、天津,籍贯集中的地区依次为江苏、浙江、四川、辽宁、广东、湖南、山东、河北、天津,主要流入地区为北京、上海、陕西、吉林、黑龙江、天津,主要流出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北、河南、福建、广东、山东。

将军籍贯分布集中程度比教授更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福建、河北、陕西。如以县计,则集中在江西的兴国、永新、吉安,湖北的红安、大梧,安徽的金寨、六安,河南的新县,前面三县属中央苏区,后面五县属鄂豫皖苏区。

工作在南方和北方教授数基本平衡,但籍贯在南方的约为北方的两倍,籍贯在南方的将军数为北方的两倍多。

这种格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前的人才流向。近十年,人才流向和人才格局发生变化,不仅国内毕业生,而且国外留学人员也被吸引到南方沿海开放地区,为此,需要新的办法和政策。

关键词人才地理 教授的地理分布 将军的地理分布

本文试图从我国的教授与将军这一文一武两方面人才情况进行分析以具体说明其地理分布的原因。

一、教授空间分布现象

教授的情况是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名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其资料是反映1987年10月31日前的情况。从该书包括资料作统计分析的16716人。

为便于分析,按教授现在的工作地点与其籍贯分别进行统计。其数字情况见表1。按工作地点来说,最多的是北京(2751)、上海(1658)、四川(1317)、湖北(1123);其次是辽宁(997)、江苏(990)、陕西(779)、广东(725);最少的是青海(30)、宁夏(15)、西藏(2)。按其所在的籍贯来分,则最多集中在江苏(2365)、浙江(2037)、四川(1158)、广东(1105)、辽宁(1062);其次是湖南(945)、山东(868)、河北(832)、上海(795);北京(431)为第十五位,最少是新疆(13)、青海(6)、宁夏(5)、西藏(1)。

籍贯在我国,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代表其人的出生地及其入中、小学学习阶段的所在地。虽然有些人离开其籍贯,出生和学习均未在籍贯,甚至还没有去过其家乡,但这只是少数,所以籍贯还有意义。我们把工作在某省的教授人数与籍贯属于该省的教授人数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可以说是“得”,反过来则是“失”。虽然每个省的籍贯的教授几乎都在全国各地工作,但是以其“得”与“失”仍可分析出教授在空间上的流动情况。某地工作的教授数大于该地籍贯教授数是“得”,两数之差代表净得值,是绝对数;以净得值除以该地籍贯的教授数代表相对数(见表2)”。从净得值的顺序来看,最多的是北京(2320),其次是上海(863)、陕西(558)、湖北(462)。按其相对数来说,最高是新疆,净得值是本地籍贯教授数的8.69倍,其次是北京(5.38倍)、青海(4倍)、陕西(2.52倍)、黑龙江(2.45倍)、甘肃(2.39倍)。这是因为新疆、青海、陕西、黑龙江、甘肃本地籍贯教授数太少,尽管净得值绝对数不高,但相对数名列前茅。对比之下,上海的绝对数名列第二,可是相对数仅1.09倍,名列第十。

表1 教授工作地点及其籍贯

Tab.1 Professor′s working place and hometown

籍贯A B籍贯 A B籍贯AB

北京2751431安徽477597四川

13171158

天津 618296浙江4262037 云南385 253

河北 237832江西230542

贵州186 115

山西 238213福建241722

陕西779 221

内蒙 14148 上海1658

795

甘肃258 84

辽宁 9921062

河南441630

新疆126 13

吉林 658332湖北1123

661

青海306

黑龙江538

156湖南443945宁夏

155

山东 506868广东725

1105

西藏21

江苏 9902365

广西158

233

注:A代表工作该地的教授数。B代表籍贯属于该地的教授数。下同。

如果按50年代的各大行政区来看,则华北(2164)、西北(907)、东北(653)、西南(362)都属净得地区,华东(3396)与中南(684)则都属于净失地区。这说明,南方人才向北方流动,东部人才向西部流动。按省、市区为单位来看其“得”与“失”,这现象更加明显。在12个人才流失的省中,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8个省是自北向南的沿海省,另外四省,江西、湖南都是南方省,安徽在南北分界上,河南属北方。这样,沿海人才支援内地、南方人才支援北方的格局十分清楚。其中,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市例外,他们都吸引了大量人才,北京因处于特殊地位更加突出。

从教授离开籍贯工作的情况可以了解其流动情况。流动最大的,即在本籍贯地区工作的比例最少。在各省中,数字最少的是河北(7.8%)、浙江(11.8%)、江苏(15.4%)、广西(30.5%)。反过来说,数字越大则留在当地工作的人越多,依次是西藏(100%)、新疆(69.2%)、甘肃(54.8%)、陕西(52%)、四川(48.2%)、吉林(46%)和内蒙(43.8%)。

我国各省藉教授在省外的覆盖面是很大的。有14个省籍教授分布在24个省、市、区以上。江苏省分布在28个省、市、区,山东、湖北省分布在27个省、市、区。有8个分布在20个省、市、区。覆盖最少的是新疆、青海、宁夏仅分布在另外2个地区。

表2 教授地理分布状况

Tab.2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professors

A〉B “得” B〉A “失”

A-B(A-B)/B%

B-A(B-A)/B%

北京 2320 新疆 8.69浙江1609 浙江79

上海863北京 5.38江苏1375 河北71.5

陕西559青海 4.00河北595 福建 66.6

湖北462陕西 2.52湖南502 江苏 58.1

黑龙江 382黑龙江 2.45 福建481 江西 57.6

吉林336甘肃 2.39广东380 湖南 53.1

天津322宁夏 2.00山东362 山东 41.7

甘肃201内蒙 1.94江西312 广东 34.4

四川159天津 1.09河南189 广西 32.2

云南132上海 1.09安徽120 河南 30.0

新疆113吉林 1.04广西 75 安徽20.1

内蒙 93

西藏 1.00辽宁 70 辽宁6.6

贵州 71

湖北 0.70

山西 25

贵州 0.62

青海 24

云南 0.52

宁夏 10

四川 0.14

西藏1 山西 0.12

1.空间差异的原因

现将教授空间分布现象的原因及规律性作如下一些说明:

图1 教授籍贯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place of professors birth

在籍贯分布上(见图1),总的来说,首先全国范围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沿海多于西部;其次在地区上是沿海省市最多,沿长江次之;黄河中游与西江中、上游又次之,西部与北部的边疆地区最少;第三,人数最多的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与上海、北京、天津三市。

这种现象主要由经济和历史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从历史情况看,江浙两省从南宋开始就是全国人才汇集之地。在南宋,以江浙为例,就有六千多名考取进士。在明代,自洪武四年(1371年)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二百四十余年间,每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共244人,南方籍为215人,占总数的88%。南方籍中主要集中在江、浙、赣三省。据《明史》记载,当时全国著名儒生、文士共108人,其中南京(30)(今江苏、安徽)、江西(22)、浙江(19)、福建(9)四处就占了74%。在《清史稿》中,据有关儒林、文苑记载,全国著名儒生、文士203人,其中江苏(66)、浙江(47)、安徽(18)三省就有131人,占全国总数的64.5%。另就苏州一地来说,明代有进士341人;清代的状元有24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见,其集中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从三国、魏、晋直到五代,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北方士绅大族南迁之地。由于经济条件好,书院林立,藏书刻书形成风气,著名学者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的。到了近代,江、浙一带不但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又是对外联系重要地区,文化教育得到新发展。中国科学院1981年前学部委员242人涉及19个省市。北方八省中,只有河北(17)、河南(10)在9人以上,南方9人以上的有江苏(58)、浙江(40),福建(21)、广东(21)、上海(11)、湖南(11)六个省市。江苏、浙江两省占40.5%。

在经济方面,可以看到按籍贯得出百万人口教授数的前八个省,与1989年国民收入的顺序对比中有惊人的一致性。在国民收入顺序中,前七名恰好属于前八个教授最多的省、市,只有福建差一些(见表3)。在历史上,辽宁省只是清末开禁以后得到发展,但其教授按籍贯统计的百万人口中数量占第六位,低于天津,高于福建和广东,不能不说是与其经济发展在北方诸省名列前茅有关。

表3 教授人数与地方经济发展

Tab.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s of professor and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籍贯每百万人口 1989年人均在全国

中的教授数 国民收入(元)中顺序

1.上海 64 4624 1

2.浙江 51 1667 6

3.北京 44 3321 2

4.江苏 37 1627 7

5.天津 35 2774 3

6.辽宁 28 1977 4

7.福建 26 125511

8.广东 17 1729 5

2.在工作地区分布上

从教授的工作地区的情况看(见图2),仍然是南方多于北方(此处南、北方与前所指略有不同,南方系指华东、华南、西南三大区,北方系指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东部沿海(不含广西)多于中、西部。不过工作地的东西、南北差异比籍贯东西、南北差异小,工作地上,南:北为57:43,东:西为56:44,籍贯上,南:北为78:22,东:西为64:36。其次,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受益情况十分突出(工作人数超过籍贯的2倍)。另外,按所在省的百万人口中工作的教授数来说,湖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居于明显受益地位。

图2 教授工作地分布

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work place of professors

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建设。从图上看,东北三省、湖北、陕西是教授工作地集中的地区。这与解放初重点发展东北与内地,后来集中建设“三线”的政策有关。为了配合这些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速度都明显快于其它省。三个直辖市高校均较集中,其中北京作为首都,高校建设居于特殊地位,故在京工作的教授特别多。相对来说,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因处于沿海,发展和投资受到限制,高校发展速度慢于内地,但由于原来基础较好,仍保持有一定优势。我国高等院校几乎都设在大中城市,所以教授工作地最集中区域是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等大中城市密集地区。陕西属西北地区,可是在那儿工作的教授反而很多,这与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在西安地区集中了较多的高等院校有关。

3.教授空间流动的特点

从各地教授籍贯看,彼此交流覆盖面相当广,但是,也呈现出明显规律性。人才的迁移和扩散具有新的形式、内容和规律。迁移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出发地在向全国扩散的有江苏、浙江、湖南、河北、福建、江西六个省(见表4)。除河北在北方,其他在南方连成一片。主要特征是此六省籍教授在省外工作的比例相当高,一般都有75%以上,其籍贯所覆盖的省、市、自治区都在23个以上。在地区性扩散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辽宁省和四川省。辽宁对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扩散作用十分明显,分别接受两省教授数为38和25,但支援却多达155和130。四川省对云南、贵州两省亦如此,它接受两省教授数分别为14和16,支援则达48和27,占突出地位。

在接受人员的地区中,三直辖市占重要地位。在北京、天津、上海三省工作的外省籍教授分别是当地的12.8倍、7.8倍和6.2倍。在各省中湖北省最突出,为4.13倍。另外,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宁夏以及西藏基本上是纯流入地区,此项比数更高。

表4 教授流动状况

Tab.4 Fluid of professors

以上情况说明,在人才交流上,主要向外扩散和输出的省都是文化比较发达,但是在经济建设上受到政策性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地区性扩散作用明显的省主要在其影响区域内力量相对比较雄厚,在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和方言上与邻近地域相似,故有很多人才流入临省、区。在接受外省人才的地方主要是经济上发展相对较快或者需要大量人力支援的原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及基础重工业开发区。

另外,距离也对人员交流起着一定作用。在吸收人才上可以看出明显的距离圈。如上海,第一圈是江苏、浙江,平均每省471;第二圈是安徽、福建、江西,平均每省59;第三圈是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平均每省42;第四圈是四川、河南、河北,平均每省22。在扩散上,湖南籍教授,除在北京工作的有146人之外,对湖北(128)、四川(90)、广东(36)三省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明显反映出距离的衰减作用。

二、将军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关于将军的材料来源,解放军方面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国民党方面来自《民国高级将领列传》(解放军出版社,1988)。由于情况不同分别如下:

1.解放军将领方面

解放军共收集少将1360名,中将及以上254名,共1614名。按籍贯分别如下:

中将以上数(括号中为少将数)

湖南72(129):平江14、浏阳14、长沙5、茶陵5、湘潭4、醴陵4、湘乡3。

湖北50(187):红安18(44)、麻城8、黄陂4、石首3、大梧3(33)。

江西41(285):、吉安13(33)、兴国7(47)、永新4(38)、万安3。安徽15(112):金寨9(45)、霍都山3、六安(33)。福建12(71):上杭3。广东9(14)。河南8(99):新县4(32)。广西6(12):东兰3。山西4(41)。四川11(99)。陕西8(55)。北京1(4)。江苏1(16)。甘肃(9)。吉林(4)。山东3(85)。辽宁(3(29)。河北2(78)。云南2(3)。西藏2(2)。宁夏1。新疆1(4)。贵州1(1)。内蒙1(3)。黑龙江(5)。浙江(15)。上海(3)。天津(4)。

解放军将军不象教授,其工作地点流动性较大,故只分析其籍贯情况。解放军将军的情况与其发展历史有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军队与农民进行武装起义,然后建立了江西南部、鄂豫皖以及湘鄂、陕北、川北等根据地。长征以后,到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又发展了一些抗日根据地。这些历史对解放军将领籍贯情况有很大影响。

中将与中将以上的将军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四川、广东、河南、陕西、广西十个省,共有232名,占总数的91%,可见十分集中。当时,中央苏区涉及到江西、湖南、福建、广东,这四省共有134名。鄂豫皖苏区(以后转到川北)涉及湖北、安徽、河南、四川省,共有82名(未包括石首)。其他如陕西与陕北根据地有关,广西与左江根据地有关,湖北的石首与湘鄂根据地有关等。属于中央苏区与鄂豫皖两根据地的数量较大,有195名,占总数的76.8%。与这两个苏区在籍贯上有关省的少将数总计为897名,占总数的66%。这个比例比中将与中将以上的少。这是因为抗日战争时的主战场在华北。

少将中,除籍贯与抗日战争前的苏区有关外,还与八路军与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的活动地区有关。八路军主要根据地在山西、河北、山东、内蒙、辽宁和北京,其少将数共240名,占总数的17.6%。新四军主要在江苏、浙江活动,这两省共有少将31名,占总数的2.2%。抗日战争这两支部队活动地区总的少将数占19.8%。该数加上以上两苏区少将数,少将占总数的79.8%。这一数字也充分表现出与战争形势的高度的紧密关系。

2.国民党军队将领方面

高级将领共258名,所属籍贯情况如下:

湖南29、浙江20(奉化4)、四川19、河北19、山东18、广西18、广东16、湖北13、江西13、河南12、山西11、安徽11、云南10、江苏10、陕西8、辽宁6、贵州6、天津4、吉林4、甘肃4、福建3、黑龙江2、北京1、内蒙古1。

以上258名将领分布于24个省、市、自治区。特点是比较分散。例如,占前四位的湖南、浙江、四川、河北四省共有87名,占总数的33.17%。而解放军将领在前四位的省内数占总数55%,比前者多了将近22个百分点。其相对分散的原因也与其发展过程与来源有关。在国民党军队中,除有黄浦军校出身的将领作为其军队的核心外,亦有不少由旧军阀转变而来,成分比较复杂,涉及省份主要在北方。其次是军队中地方的派系影响,以四川、广西、云南、山西、西北较为特殊。另外,各省的军阀也多办有军事学校,如河北的保定军官学校、云南的讲武堂等,对培养该省及附近各省军官起很大作用。在各省中湖南与浙江占第二名,十分突出。湖南是湘军老家,从军意识强,黄浦开办学校时,湖南人相当多。浙江则与蒋介石的家乡观念有关。

从南、北方的分布情况看,在解放军中,南方占70.9%,北方占29.1%;在国民党军中,南方占62.4%,北方占37.6%。

从我国文武人才的空间现象看,南方的历史渊源与经济繁荣形成南方的人才优势,从而形成它对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的流向。相对来说,东北、西南基本上达到了自给,而华北与西北差额较大。这种格局反映文化大革命前的人才流向。当时沿海与南方的经济形势不象今天这样蓬勃。现在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不仅国内高校毕业生而且国外留学人员也开始被吸引到南方。因此,在人才格局与人才流向上已经出现新的变化。为此,我们需要新办法与政策来适应这种情况。

收稿日期:96-04-2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ROFESSORS AND GENERALS IN CHINA

Wang Enyong Hu Zhaoliang Li Xiangrong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Key Word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alent;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rofessor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enerals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spatial connection among talent,economy,history and environmrnt,we chose more than 17000 professors and 1600 gengerals as examples to describe their regional destribution.

The most concentrated regions of professors are Beijing,Shanghai,Sichuan,Hubei,Liaoning,Jiangsu,Shanxi,Guangdong,Jilin,Tianjin.Classified by their native provinces most of professors concentrate in following provinces:Jiangsu,Zhejiang,Sichuan,Liaoning,Guangdong,Hunan,Shandong,Hebei,Tianjin.Rigions with more professors flowing include Beijing,Shanghai,Shanxi,Jilin,Heilongjiang,Tianjin.On the contrary,regins with more professors flowing out the zhejiang Jiangsu,Hebei,Henan,Fujian,Guangdong,Shandong.

Native provinces of generals are more concentrated than that of Professors.The concentrated regions are Jiangxi,Hubei,Hunan,Anhui,Henan,Sichuang,Shangdong,Fujian,Shanxi.On county level,the concentrated counties are Xingguo,Yongxin,Ji'na in Jiangxi;Hong'an,Dawu in Hubei,Jinzhai,lu'an in Anhui and Xixian in Henan.The first 3 conuties locate in the former Central Soviet District and the last 5 counties locate in the former E—Yu—Wan Soviet District.

The number of professors working in south China is roughly eaqual to that in 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professors whose native places are in south China is almost twice of that in 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generals whose native plaecs are in south China is also more than twice of that in nouth China.

标签:;  ;  ;  ;  ;  ;  ;  ;  

当前中国文化军事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南北差异_南北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