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康复护理分析论文_张梦婷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分析预防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围术期康复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手术设计、术中预防脱位、术后肌力训练、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根据术后脱位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脱位发生率为1.7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对于预防术后脱位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外展肌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脱位;围术期康复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髋关节类疾病的切实可行方法,对于改善髋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均具有重要作用[1]。众所周知,术后脱位作为影响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康复效果的严重并发症,且该并发症往往发生于术后早期,对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打击较大。同时,术后脱位作为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延长康复时间,遗留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此外,亦有研究指出,合并外展肌功能障碍又是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而提前加强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小术后脱位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预防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康复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围术期康复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男患24例、女患29例;年龄范围39.5~68.9岁、平均年龄(52.8±4.5)岁;类型:全髋关节置换35例、股骨头置换18例;观察组56例,男患23例、女患33例;年龄范围41.2~69.2岁、平均年龄(55.4±4.3)岁;类型:全髋关节置换36例、股骨头置换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讲解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情况,严格按照医嘱给予专科护理,告知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手术设计,研究患者的X线片,分析使用何种假体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偏心距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同时,检查患者的外展肌肌力,采取外展肌训练,以患肢主动外展为主;术中预防脱位,最大限度减小假体安放的角度误差,避免使用脱位内衬,严格控制假体柄前倾角,准确把握髋臼的前倾角;同时,手术结束前,应检查脱位情况,评估术后脱位的发生风险,并及时清除髋关节周围的增生骨质等,修复切开的关节囊;术后肌力训练,术后早期采取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股四头肌收缩运动,髋、膝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深呼吸、咳嗽等为主,并继续开展外展肌肌力训练,如平卧位时,以主动外展训练为主,活动范围应循序渐进;术后5天左右,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并适当延长坐位时间,为尽早下床活动作准备,持续开展外展肌肌力训练;必要时,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臀肌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等;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进行关于髋关节功能训练的指导,明确告知正确的肌力训练方法及导致术后脱位的危险动作,嘱咐患者持续加强肌力训练,禁止患肢髋关节内收、外旋,并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分为4/6级、3/6级、2/6级;根据术后脱位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2]。

1.4 数据处理

组间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上,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与假体的选择、安放不恰当密切相关;同时,缺乏正确的康复训练亦作为引发术后脱位的重要因素。对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采取围术期康复护理,旨在提高对术后脱位的预防水平。在本研究的围术期康复护理中,包括术前手术设计、术中预防脱位、术后肌力训练、健康教育,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由本研究表2可知,观察组术后脱位发生率为1.7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证明上述观点,与刘志刚[3]等的研究相一致。

已有研究认为,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前,进行手术设计,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评估患髋软组织张力等,选择合适的假体及组件,有利于协同提高疗效。此外,术后加强外展肌训练,有利于防止术中脱位,加快术后康复。同时,术中预防脱位,采取多种措施,如减小假体安放的角度误差,避免使用脱位内衬,严格控制假体柄前倾角,准确把握髋臼的前倾角,清除髋关节周围的增生骨质等,可整体减小术后脱位的发生风险。梅迎雪[4]等研究指出,术后肌力训练与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疾病上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提高术后康复效果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股四头肌、臀肌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有利于改善肌功能,结合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术后肌力训练效果[5]。由本研究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围术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

综上所述,围术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对于预防术后脱位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梅迎雪,陈希,牛东生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05-107.

[2]刘贵芝,李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81-1683.

[3]刘志刚,陈经勇,陈如见等.减小髋臼杯外展角预防偏瘫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假体脱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630-633.

[4]梅迎雪,王翠萍,牛东生等.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46-2047.

[5]林奇益,李玉茂,谢晓勇等.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后脱位: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5(40):6403-6407.

论文作者:张梦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预防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康复护理分析论文_张梦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