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产业在发展中需要用到电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的供应质量与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促使电力工程的规模、投入都越来越大,电力工程项目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这些都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带来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做好电力供应的基础工作,确保国民经济产业能够稳步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改进创新电力工程建设技术。
关键词: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新技术
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如果不能扩大电力工程的规模,必定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我国对此问题也十分重视,大力支持电力工程的建设,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传统的电力勘察设计技术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对于新时期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电力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良,同时吸收和引用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1电力工程勘察设计现状分析
虽然目前电力工程勘察设计蓬勃发展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但是在勘察设计项目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如安全方面、工程项目技术水平的效益方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项目前期的重中之重,电力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我国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中,质量一般都有着很大程度的保证。可是,未经勘察设计、勘察报告有误、计算不准确、无视以及违反标准规范等一连串的质量管理问题依旧大量地存在。首先,没有细分电力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职能。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相当低下便是由此造成。质量管理职能的不清晰也使得质量控制实施能力微弱,口头支票偏多,从而导致最后质量管理结果大幅低于预期。其次,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执法环境的不完善,致使电力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十分不规范。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执法环境进行健全和改善,只有这样,才会使整个监管过程更加有效,使通信勘察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更规范,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再者,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勘察设计质量的结果相当优质,可是实际控制质量的检测结果却无法带动整体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的情况。这都是由于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流于片面形式所造成的,最终会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优化和发展受到限制。
2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提高勘察设计这一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我们就应当对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的技术方法与模式进行创新发展,以此来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实现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呢?在此笔者根据以往的工作体会,提出了一些看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途径,而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在促使勘察设计技术逐渐走向现代化、自动化与信息化,这些条件对于提高勘察设计技术水平,创新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都是有着很大推动意义的。为此,我们应当抓住机会,采取下述措施,积极努力的创新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地质勘察的新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勘察设计中,主要应用静载荷试验、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多功能静力触探头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但有效提高了地质勘察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提高了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地质勘察手段不能准确获取相应地质与设计参数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地质勘察中加强了实地勘察与实验室检测中的新技术应用,有利于设计人员准确获取设计参数,而且可以科学判定岩层的性质、变形特征、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以及桩基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进而科学进行电力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遥感技术可以消除传统勘测手法中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及勘测时可能遭遇不测等诸多艰难险阻,使用它能高质量、高速度地绘制地图。并且具有图像直观、信息丰富的优点,对电力工程中的地质判断、选线路径具有很大的价值,提高了工程勘测的工作效率。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遥感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实地状况地形、地貌、河流胡泊、城真乡村、铁路公路等基础地倒言息,以及泥石流、滑坡、洪涝等地质灾害信息,还能获取变形监则点遥感地面控制点、邻近已有电力线路的铺设情况以及走向、电线杆、电线塔的位置、厂区规划、军事区域、采矿地带等有关信息,提供给定线定位设计。从而了解地理信息、了解地质清况,并对构造物和工程的某些地段进行地质环境的定胜评估,提出设计和施工方案。利用GPS 技术可以为电力勘测工程提供空间的参考基准,建立基本的大地控制网,在电力勘测工程区础中实现对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与更新,综合空间地理信息,对电力线路的地质灾害进行规避,对城镇以及规划区进行避让,全数字摄影则量技术还能进行送电线路优化的辅助勘测设计,辅助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以及进行起算点校核、数据处理、高程控制等工作。
2.2克里格法的应用
电力工程的岩层性能分析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精确度,国内主要应用以克里格法为基础,采取高密度点法、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电力工程基础部分的岩土勘测中,为了准确分析出岩层的承载力特征与相关参数值,国内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并且利用克里格法的基本统计原理,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经过专业计算机系统或软件的处理后,为基础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
2.3加强地基、基础方案与设计参数的技术分析
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中,对地基基础的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定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直接影响到基础建设方法的确定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现场勘察条件与地质水文条件,以及电力工程的实际荷载需求状况综合分析,对地基基础方案设计中所需要的设计参数进行有效分析,这是确保技术可行性的关键,也是实现工程经济最大化的基础。当前我国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参数的技术分析和评估,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的整体性能与实际使用年限。
3工程实例
本文选某电力隧道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勘察设计阶段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问题。本工程中以隧道施工为主体,隧道全长164m,埋深10±0.3m。经过地质勘察,设计人员获取以下资料和数据,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位埋深8.6~9.1m,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厚度为2.4~4.7m;粉质粘土层,厚度为1.8~3.1m;粉土层,厚度3.4~3.7m:砂卵石层,一般粒径为3.5~7.8mm。项目所在地土层的充填物主要为砂土,混有少量的砾石,含量约为30%左右。根据本工程的基本建设要求与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设计人员在基础设计中采取了与之相应的“马蹄型”断面。根据本工程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宽度、埋置深度及施工条件等,设计人员基本确定了施工中的相关技术参数,例如:隧道的断面由规则的三心圆构成,毛洞的最大开挖跨度为4.63m,高度为4.33m,并预留2.4m×2.2m的内空间,从而形成符合相关要求的供箱形电力隧道。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勘察设计的技术应用中,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才能够促使电力工程实现经济、高效的建设目的。为此,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各种技术的应用必须坚持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创新应用,以此来提高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庞博.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
[2]谢世煊.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技风,2013(19)
[3]张宇.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3(32)
论文作者:孙映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勘察设计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地质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