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业经济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新疆工业经济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新疆工业经济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对策论文,经济问题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问题

一、新疆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40多年来,新疆的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95年,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达233.9亿元。新疆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对增强自治区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调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自治区工业经济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低,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产品销售不畅等。我区工业经济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深层的原因主要是:

(一)工业化进程缓慢。第一,“重工业优先”并没有带动地方工业的持续、稳定、加速、协调发展。我们从开发新疆出发,最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创建了一批短、平、快项目,中、小企业孤军突进,导致供需新的不平衡。

第二,“先天不足”和结构性矛盾成为工业发展的双重制约因素。我们是“萝卜少了不洗泥”建厂的,有的工厂建成之日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80年代末,新疆经济出现通胀问题,短缺的工业消费品供不应求,生产资料类工业产品尤其是基础产品供应偏紧,新疆缺电约10亿度,钢材缺口近60%。

第三,开发和利用资源不足,制约了我区的工业化进程。我区拥有相当规模的优势资源和资源型企业,但由于产品未向深度延伸,加属中央管理,既不能给地方工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不能极大促进工业的产业化、系列化。第四,我区的地方工业,缺乏特定的主导产业,难以形成优势。

(二)改革滞后。新疆工业的落后,最终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体制效率方面的问题导致而成。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矛盾愈益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公司制改组启动困难,尤其在转机中的增资减债问题上没有大的突破。

第二,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缓慢,影响了改革环境的形成。近几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江苏、浙江的非国有企业工业产值已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84%和80%,其中集体企业分别占56%和63%。新疆的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目前国有工业所占比重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等其它经济类型低20个百分点。

第三,市场发育程度低,社会保障制度不配套。要素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三)资金制约。资本是工业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新疆的工业基础是依靠国家的投资和广大建设者的“节衣缩食”来实现的。而目前我区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债台高筑”的现象。据统计,到1995年,我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734家,资产总额达1111.95亿元,企业负债总额达793.8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1.4%,1996年上半年为74.3%。我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自有资金不断减少,流动资金全额负债的企业超过40%,半数以上企业待资生产。据对停产半停产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87%的企业停产与缺乏资金有关。高额负债,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也直接加大了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

(四)技术和管理素质较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改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质量,关键在技术,在管理。我区工业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为: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新产品开发差,技术管理不相适应等。在我区工业企业管理中,一方面是管理十分薄弱,基础管理差,适用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很少推广;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素质低下,许多厂长、经理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不善于经营和管理。

(五)经济调控不相适应。我区对工业经济长期以来采取集权式管理。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明显减弱,一方面,政府还权于企业,企业的“四自”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地方宏观调控也出现一些问题:我区的资源优势没有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地州县有的淡化大局意识,不尊重区域分工体系,出现了争投资、争原料以及地方保护,争上“小棉纺厂”、“小铁厂”、“小糖厂”、“小酒厂”的局面。

二、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

(一)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以粮食、棉花、煤炭、石油等资源富集地区为依托,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区。新疆具有粮、棉、油重点开发的优势,国家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发展支柱工业,优先安排建设项目,这必将大大加快新疆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过程,为新疆工业经济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疆工业进入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按工业化的一般规律,结构的剧烈变动可能产生许多经济增长机会,但也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首先,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向高档、耐用方面转变;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向住宅商品化、家庭电器电脑电讯化转变。其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乡镇企业面临增量与存量内外扩张的双层压力。再次,制造工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对我区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工业生产由40多年来只注重产品产量扩张开始向注重产品的价格、档次、品种、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转变。新疆有发展工业的地缘、资源和人文方面的优势。工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工业化循环。新疆的工业化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和运用好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把握大方向、大原则,抓住难得机遇,加快新疆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二)加速新疆工业现代化进程。新疆工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支柱产业,加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坚持名牌战略,发展企业集团,讲求规模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基建投资累计达300多亿元,交通、电力、通讯等“瓶颈”问题基本得到缓解。基础工业,要立足我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择优重点扶持,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食品和建筑材料工业,使之成为带动我区工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要注意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的关系,发展融合性经济、带动地方工业的发展。

在工业发展道路上,要坚持名牌战略,发展企业集团,向规模要效益。我区工业已基本上进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阶段。实施名牌战略,是推动我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我们要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以名牌产业和优势企业为龙头,进行产业重组,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转机建制。要特别用国际、国内名牌带动我区企业。2.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新资源投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闲置和低效使用的存量资源不断向名牌产品和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集中。3.增强建设名牌工程的意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质量、技术、管理、营销上,要有新疆特色。

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发展壮大一部分企业集团,是搞好搞活我区工业的关键。针对我区工业经济产业集中化程度低,专业化协作水平差,企业竞争力弱的矛盾,我区企业集团的发展,要突出抓好:第一,以资产重组为手段,加速扩大企业规模。一是增加直接投资,扩大直接投资,扩大企业规模。二是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手段,实行对原有资产的重组,以债权变股权、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出资收购、国有资产的相互划拨等方式进行重组。第二,坚持搞好主业和多种经营的方针。新疆地方工业的主业产品一般产量规模小,品种规模少,质量有缺陷,生产成本较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因此,要注意以主业带动企业集团的发展。第三,加强企业集团管理,提高管理素质。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带动新疆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必须从新疆资源富集的区情出发,要依靠区位优势,大力发挥亚欧大陆桥和黄河流域经济协作的优势,发展出口、转口贸易,带动的工业经济。轻纺、食品、机械电子工业可先走一步。出口的重点行业要以保持自治区工业快速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标准。要确立区域的外资保护政策。要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引进引资引技的工作,提高引进的质量和效益。

(四)实施县域工业技术开发战略。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从自治区经济全局以及工业发展战略高度来看,都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两条基本方针。

1.坚持城镇、市场、工业技术开发小区建设同步推进的方针。我区要作好工业化与城市化这篇文章,最关键的是解决县域城镇、市场、工业技术开发小区建设同步推进的问题。城镇是市场和工业技术开发小区的载体。要以农村市场和乡镇企业为依托,把城镇建设好,带动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并取得聚合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市场是城镇和工业技术开发小区的脉搏。我们要建一方市场,兴一种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工业小区是城镇和市场扩展的生长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特别要以城镇为依托,开辟新区,通过扩大城镇规模,同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来增强辐射功能。在同步推进中,要正确处理好三者的相互关系,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2.坚持“四动”方针。即乡镇企业启动、大项目带动,高科技驱动,外向型推动。发展我区乡镇企业,第一要选准突破口,以优势资源为基础,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又有利于增强农牧民收入的项目,在一定基础上,逐步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过渡;第二要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改革,这是新疆工业经济起步的有效措施。发展县域经济,要靠大项目带动。鉴于新疆区情,一个县选上1~2个项目,要讲究项目的规模性、先进性。对大项目建设,要在土地转让、配套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高科技驱动是新疆经济开发的关键。“科教兴新”要落脚在县市,关键在于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一方面县市要瞄准1~2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建新的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标签:;  ;  ;  ;  

新疆工业经济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