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赋予了新时代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企业遵从时代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规标准,不断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基本态势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但在一些企业也不乏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现实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和克服。
一是文山会海难消化。为了体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往往把召开会议的频次、下发文件的快慢和多少作为企业各级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衡量标准。层级越多、会议越多,文件越多,且要求全文传达,全员传达。这种做法一方面强化了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如果不把握节奏、不分层级主次,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以讲话落实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问题,安全工作就会走向形式主义,就会导致预速则不达和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是资源精力难集中。由于事务性工作繁杂和文山会海,把安全管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过度用在了文件、会议和各种报表上,管理层面相对人员多但不够用,而真正需要集中管控的企业风险最大、隐患最多的生产一线和作业现场,确往往配备的资源不足、精力用力不够,造成安全基础管理更加脆弱的问题。
三是责任界面难厘清。表现在一些企业依然存在“安全管理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对“一岗双责”认识不清;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内容不实,标准界限不明确,分解责任只分解安全指标,而不明确责任和任务,落实安全责任无的放矢;有的企业责任覆盖不全面,只注重领导层和管理层,没有落实到岗到人;有的企业脱离责任分解的实质,留痕不留实,口惠而心不至,甚至把安全责任制变成推卸责任的工具;有的企业只讲责任不抓考核,背离了安全责任的初衷
四是规章制度难执行。企业存在规章制度缺乏细节设计和制度程序约定,适应性不强,规范性不够,不好执行;有的更新不及时,新旧制度重叠,甚至相互矛盾,难以执行;有的规章制度缺乏稳定性和指导性,脱离实际,无法执行;有的重制度、轻培训,导致不会执行或执行不力。企业在制度的执行上措施不多,效果不好,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导致执行力层层衰减,末稍反应缓慢。
五是考核追责难落实。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安全职责模糊,出了问题不好定性;有的考评机制设计不完善,制度缺乏操作性;有的履职监督不到位,追责动力不足,甚至睁只眼闭只眼,造成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上力度不够。
同时,在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风险辨识走过场,隐患排查不深入的问题;存在着对承分包管理不严,现场管控不到位的问题;存在着应急能力不足、安监队伍人员老弱化和能力素质不匹配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实时性、动态性、准确性,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解决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五个纬度加强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
一是以务实的精神抓安全生产工作。思想上要务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干部肩负着企业安全发展的责任和使命,要始终牢记安全是企业最大的职责,也是员工最大的福祉。在思想上一定要有“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和务实精神,要把《安生生产法》的法定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作风上要务实。决不能把开开会、讲讲话、听听汇报作为履职的全部,必须在安全生产上亲力亲为,科学规范地建立起一套可以执行的、可以操作的安全管理机制。行动上要务实。企业在下大力度破除文山会海,开会讲要点,文件重部署,检查抓落实、制度强执行,把握节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集中主要资源和精力抓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和重点区域,构建双重机制,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高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管控好事故,助力企业安全发展。
二是要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导致的后果负责,这是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企业的主体责任不是抽象责任,而是具体责任,包括健全规章制度责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宣传教育培训责任、资金投入和物质条件保障责任、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责任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克服只留痕不留实的问题,必须要从全员定责、时时讲责、积极履责、科学考责、严肃问题五个环节加以推动,建立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
三是狠抓制度落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制度过多反而会形成“文山会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组织效率。企业必须用新的视角审视梳理制度体系,对内容相近、业务关联的制度能合并的合并;对内容空泛、缺乏约束力的制度该取消的取消;对不适用、难执行的制度该废止的废止。通过精简制度,真正把领导者和管理层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定一个好的制度是前提,抓落实是关键,监督制约、效果评价是保障,必须建立制度设计、制定、执行、评价一体化的制度管理运作体系。
四是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应把安全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安全风险的管控上,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大对一线作业班组和习惯性违章的管控;突出抓好危大工程、劳动密集作业场所、有限空间作业、高空高压明火带电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组织重点环节、重要工序、重点部位的专项检查,严防坍塌、触电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发生;大力推进承分包安全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克服以包代管和包而不管;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严控新业态、新领域、国际业务的安全风险;持之以恒地提升安全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履职本领。
五是严格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是由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制度所限定的,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必须敬畏法律,严肃责任和规章,建立起严格的考核机制,把安全责任数量化、安全考核过程化,实施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直接挂勾,真正落实“一票否决”;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权力和责任清单,尽职了照单免责,失职了照单问责,把安全问责落到实处。
通过实施严格的管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风险控制、培训教育、监督考核六到位。
论文作者:侯士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责任论文; 企业论文; 制度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文山会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