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变革_地理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为了“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除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和极地地区外,《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新课程是对过去的区域地理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上述理念的,它对区域地理教学的改革是明显的。新课程标准已大面积实施,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领会、理解和落实这些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应有哪些变化?

一、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转变

根据《课程标准》对区域地理学习的标准要求、设计思路和说明,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从统一分区教学向多元化分区教学的变化,从以具体区域为基点的教学向以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基点的教学转化等。理解和领会这些转变,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使用的“区域”都只是作为“案例”

《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按照这一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选用不同的版本,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的具体区域不同,学习的区域数量也有所不同的现象。如,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大洲尺度上只选择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湖南版的实验教材则选择了“亚洲及欧洲、非洲、美洲”,这样,所学的“大洲”不同、“大洲”的数量也不同,但二者都涵盖了认识“大洲”的所有课标要求。新课程理念下具体的“大洲”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2.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

地理新课程理念给区域地理教学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这样,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之后,在以后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时,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

例如,学生以“亚洲的地理位置”为案例,达到“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一课程目标后,当学生以后独立学习非洲或其他大洲的地理位置时,会知道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别说明它的位置特征,并且知道可以“运用地图”来获取相关信息。在这里“亚洲”的具体的区域知识是学生用来说明、理解、掌握某个地理原理、规律或关系的“实例”。

二、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变化

深入认识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转变,有助于我们把握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变化。

1.明确课程标准地位,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动因和根据。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从“教学目标设计”可以窥见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领会、理解和实践,这也将直接反映当前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现状及其转变过程。

笔者曾从三家全国性的地理教学期刊上随机抽取有关新课程“认识区域”的教学设计样本,就其中的“教学目标”设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理念实践现状进行分析。现择其一“教学目标”设计案例作具体分析。

“东南亚”的教学目标:

①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②了解东南亚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③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④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⑤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从新课程区域地理的教学理念来看,笔者以为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这一“教学目标”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只有“备”教材,没有“备和析”课标)。

第二,这一“教学目标”目光仍主要放在“东南亚”这个具体区域的相关知识上,虽然它也同时强调培养某些学习技能和能力,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及教学的重心依然是掌握这个具体区域的某些知识。

第三,没有将“东南亚”作为“案例区域”,并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

可以说,当前区域地理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计都存在上述问题。笔者了解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也大多数还是“就教材教教材”“就案例学案例”,不见“课程标准”。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大量流行的区域地理练习的题目看到这一点。可见,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真正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确立课程标准地位,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新课程理念的转变。

(1)转变观念,明确地理课程标准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这很明确地指出了课程标准的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定位不甚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成了教学大纲的“替身”,其作用和影响甚至超过教学大纲,教师是在“备、教”教科书,学生也是在“学、考”教科书,教师习惯忠实地按照教科书教下去。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并明确地理课程标准的地位,即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此外还要认识到教材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主要材料,也就是说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而是材料。

(2)重视分析教材材料与课标的“对应”关系。对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能力的要求明确地列在《课程标准》中,但在地理教科书中却是相对隐含的。因此,教师上课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备课中把地理教科书中的材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结起来,才能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教师应养成以下行为习惯和分析思路。

(1)理解、分析和整体把握“认识区域”的课程标准。

(2)分析教材提供的“案例区域”的材料涵盖了哪些区域地理要素和课程标准。

(3)分析这一案例具体材料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

(4)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

下面试以“东南亚”为案例作一说明。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东南亚”一节,选取了“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四段材料,其中包含的区域地理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首都”“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及生活”“河流分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涵盖了“认识地区”部分9条课标中的4条,即:①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②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③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④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笔者以为,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东南亚”一节中“十字路口的位置”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东南亚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并概括出东南亚被称为“十字路口”的特点,即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从而学会如何描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如何对地理位置进行简要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有关熟知的(东南亚)、身边的地理事象等,感知地区地理位置,并通过分析、概括等思维,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空间地理位置的特点,产生对地理的好奇心。

2.重视构建区域地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习迁移能力

《课程标准》把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要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这也意味着要求区域地理教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地理认知结构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感知、记忆、理解空间关系的一般方式,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思维模式。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包括把新的经验同化到一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也包括调整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去顺应新的经验。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就是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同化、改组或重建,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在新意义上的构建。可见,良好认知结构的建立,有利于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

(1)重视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区域地理诸多要素中,例如,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植被、资源、人口、经济、工业、农业、商业、城市、文化等,每一种地理要素,都固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如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其认知的基本框架如下。

附图

又如,地理位置一般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识穿过某一区域的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就是相对于某个大洲或某个大洋的位置。

再如,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③地面状况(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地面性质等);④人类活动。

认知结构的特点是认识和知识的结合,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又包含了一种静态的内容结构。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2)在板书中体现认知结构。地理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运用文字、符号、图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和认识过程,使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的教学行为。板书对加强系统性,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板书表现的是地理知识的骨架,包括知识要点及其之间的联系;板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呈现出来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板书中的文字、符号、图像等,使一节课的内容简明扼要、系统清晰地表现出来,重点突出,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板书加强了教学直观性,也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因此,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应在板书中体现认知结构。

3.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强调过程与方法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新课程的区域地理在设计思路上“使用案例的方式”,并鼓励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所有这些都表明,“认识区域”学习目标的重点之一应是通过对“案例区域”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认识这个区域的整体中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理解应用地理科学方法,并经历地理科学探究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①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②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③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的成因;④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因此,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是结合地图和有关资料,采用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具体要掌握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图表研究法。地理学的表述有别于其他学科,文字只能恰当地表达地理概念和观念的一部分,而不能形象地表达空间的概念。有形的图表既是地理学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地理思想的表达方式。文字与图表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

其中,地图是地理学展示空间信息的传统工具,是地理学习的工具。地图能使时空变化现象可视化,是人们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变化的有效方法。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研究均要充分运用地图。区域地理空间往往是宏大的,空间上宏大复杂的系统无法让人们尽收眼底;时间发展的周期性、长期性给人们观察认识地理事物带来困难。地图用经纬坐标准确再现空间分布,用各种符号来表现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小范围容纳大量的知识(时空),使人们突破时空观察认识地理事物成为可能。

在《课程标准》“认识区域”41条标准中,分别有17条标准涉及“运用地图学习”,有2条标准涉及“运用图表学习”,因此,图、表研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区域地理教学中,图表研究法的培养要求包括:①在图表上获取简单的信息,会进行地理数据计算和比较;②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的判断;③会运用图表表达学习结果,包括绘制简单的地图草图,会将数据图表化等。

(2)区域分析和综合研究法。所谓“分析综合”,是指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通过分析各部分的特点、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认清主导因素,从而认识其本质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全球、国家、地区间的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的形成,均是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级别地理综合体(区域内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必须对地理综合体各方面进行剖析,认清各部门的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该地区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完整的认识。因此,区域分析和综合法是地理研究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方法。

区域地理教学中,区域分析和综合研究法的培养要求包括:①学会将区域分解成若干部分或个别属性方面来认识;②学会将分解的对象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认识;③能够认识各个部分的联系并找出主导因素。

总之,区域分析和综合研究法就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培养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比较研究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地理学的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即指区域内部相对一致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比较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要求通过区域间的自然、人文要素的横向比较,认识区域间的“一致”和“差异”。

区域地理教学中,区域比较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求包括:①学会运用“比同”和“比异”的方法,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②学会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③学会确定区域间的比较标准。

显然,相对过去“大纲”的区域地理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的变化是深刻的,为此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领会,再实践。

标签:;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变革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