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角度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文_赵  瓛

从哲学的角度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文_赵  瓛

赵瓛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川小学 744300

摘 要:近年来,从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如果让心理不良行为继续发展下去,不但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即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 重要性 方法

当老师的人,都会承认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智力好,学习差;有的学生智力差,学习好。有的学生家庭幸福,学习差;有的学生家庭不幸,学习好。有的学生体格健全,学习差;有的学生身有残疾,学习好。有的学生双亲是教师或知识分子,学习差;有的学生双亲目不识丁,学习好。有的学生近赤,并不红;有的学生近墨,未必黑。再看近年来有关媒体报道的“某校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杀了”、“某校的学生因为上课玩手机不好好学习,老师没收了手机而把老师杀了”,这是为什么?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却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从这些案例反映出学生中存在着孤独、失望、自私、冷漠、叛逆的不良心理,缺乏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精神。从哲学的观点看,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家庭因素、身体因素、交友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等都是外因,心理因素才是内因。如果心理素质提高了,即使笨头笨脑如爱因斯坦,家庭贫寒如华罗庚,身体残疾如海伦·凯勒,旧军人出身如朱德,也可以做出令世人惊叹的光辉业绩来;如果心理素质不高,即使具备了最好的外因条件,也毫无长进。结合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即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从确定方向上培养

学习需要毅力,而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李大钊曾经这样寄语青年:“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要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方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有到达这目的地的一天。若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到达的日子。”红军长征途中条件是那样的艰险,何以能行程二万?就是他们心中有着推翻三座大山、把祖国变成民主富强的国家这一远大宏伟的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远大的目标,不要让他们在中途迷路。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达到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像红军战士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提高自信心理上培养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一旦心死了,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自暴自弃。伟大的鲁迅本来是学医的,后来看了一部日本人杀中国人,周围当看客的也是中国人的影片,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决定弃医从文,在黑暗的社会中大声呐喊,以图唤醒沉睡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内有一个宣传部,其作用也是为了鼓舞人民的意志,让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其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代替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时时提供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从养成习惯上培养

俗话说:“习惯在自然。”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终身受益。学生良好的习惯多指认真听讲的习惯、善于质疑的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周记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团结合作的习惯等。有了这些好的习惯,学生才能越学越灵活,越学越广博,越学越深入,越学越爱学,形成无限的良性循环。老师在教学生时,一开始定要竭尽全力培养这些良好的习惯,时时、事事、处处悉心指导,谆谆教诲,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半个学期,学生就“习惯成自然”了。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指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要“严”字当头、常抓不懈。

四、从激发兴趣上培养

兴趣,有“最好的老师”之称;兴趣,有“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之称。学生心理厌学,决不能硬碰硬,牛不喝水强摁头。老师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摸清学生厌学的原因,施以正确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己在学识的渊博、品德的高尚、行为的规范等方面成为学生典范。必须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的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再次,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亲而近之、敬而近之、爱而近之。不要游离于学生之外,只成为播种知识的机器;更不要成为监视学生的“工头”,让学生恨而远之、厌而远之、畏而远之。

总之,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借此东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再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赵  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从哲学的角度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文_赵  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