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论文_李慧贤

试论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论文_李慧贤

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迅速很快,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高层建筑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分为民用的高层建筑和商业的高层建筑,随着我国人口的膨胀以及城市人口的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施工也会越来越频繁,因此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技术;质量控制

一、引言

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和安全是参建单位始终遵循的原则。面对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形势,施工企业应不断引入先进技术、材料以及设备,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施工难点和重点,积极采取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施工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而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保障高层建筑的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是整个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1、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处作业任务多,垂直运输量大,所以在施工中要合理地选用运输机械,准备好人工、材料、机械的工作及运输问题,及动力、通讯问题,解决好高空材料、制品、机具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以提高工效。

2、基础埋置较深

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自身高度,一般为45~80m,甚至超过100m,因此,必须保证基础工程的稳固。根据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规范,地基深埋的程度不能小于建筑整体高度的1/12,如果采用桩基埋置时候,深度不能小于建筑的物整体高度。

3、高层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大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总量较大,分项工程项目较多,从而形成了多单位、多工种共同作业的局面,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且大型的高层建筑,总承包与分包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组织计划以及协调管理等方面的难度,应在施工过程中强化集中管理。

4、施工前准备工作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由于体积大、面积大,人工、材料、机械的准备都是大量需用的,不但需要多类专业工种、劳动力;且采购各种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的数量、品类也多,还需要考虑运输安排;另外,在狭小、有限的施工场地,如何有效分配和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1、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高层建筑中主要的输送混凝土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层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高强度的混凝土。因此,对混凝土的配比技术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以保障工程质量,目前,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是我国常采用的高泵程混凝土技术,这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满足了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的高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使得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

2、严格养护制度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该及时到位,不能出现由于混凝土具体有的强度等级各不相同或者是温度差异的变化引起的收缩裂缝现象。根据混凝土表面具体的湿润状况来进行浇水,特别要注意对梁部位的混凝土进行保养。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较多的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形式。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加强养护期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浇筑后,做好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湿覆盖,以免产生温度梯度。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建筑裂缝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抗”和“放”是裂缝的两个有关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5、高层建筑的钢筋技术的质量控制

(1)、要严把钢筋质量关

在钢筋进场前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对工程材料的报审表进行审核,并且检验钢筋的技术说明、合格证书等,同时做出检验报告。钢筋进场时要对所进钢筋进行核对,看它们是否与所报资料完全相同,要全数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钢筋的力学性能显示不正常、焊接性不良以及脆断等现象时,应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或其他专业检验。在进行钢筋的安装时,工程师要对钢筋的各个要素进行特别的注意,对钢筋的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验,并按规范规定的批量,现场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2)、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使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保护着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主筋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腐蚀、生锈,降低钢筋的强度,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只有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了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位置正确,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断面的要求。

(3)、纵向受拉钢筋端头锚固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端头锚固长度是保证钢筋充分发挥其抗拉强度而采用的一种措施,而其长度是与钢筋直径钢筋级别,混凝土强度标号,钢筋外形以及抗震等级有关,应根据设计图上标明的数字或设计规范要求确定。

(4)、柱筋、剪力墙纵筋位移

主要是因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或绑扎不到位造成。检查要特别注意采用固定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混凝土浇注后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如有明显位移必须进行处理,方案须经设计院同意,一般采用竖筋位移可按1:6的坡度进行调整,或加垫钢筋或垫钢筋板的焊接方法进行修整。

四、结语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其施工技术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很好的满足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使得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措施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浅议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 肖华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策略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3]黄晓丰.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17)

论文作者:李慧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试论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论文_李慧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