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梅宏才

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市更新改造办公室 云南石林 6522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很多措施兴修水利,同时也采取很多先进技术实现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科学管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为水资源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此情况下,强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峻,且水资源管理也越来越难。近年来,国家逐渐提升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也开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在此情况下,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强化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以促进水利项目的不断进步。

1水利工程特点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工程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周所周知,影响水利工程的因素众多,具体如气候、地形、地势等等,除这些自然因素外,也包括很多人为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因素等等。此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十分复杂,既要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科学化管理,同时也要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不仅如此,水利工程涉及范围也比较广,这些都会对水利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安全隐患,其中的很多隐患并不能精准预测,且大多数工程都是在水下进行,作业覆盖面较广,工期较长,复杂的施工过程也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在此情况下,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1]。

2水利工程中的施工要点分析

2.1土方工程施工要点

在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工程属于基础性的水利建设设施,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首先便是要对开挖区域进行清理,开挖深度应保持在0.3m以上,禁止在作业范围内存在表土、树根等废弃物。关于土方开挖工作,一般可通过分段的方式来进行,遵循“自上而下”的基本原则确保一次性开挖到位,以免出现超挖的问题,此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预留出相应厚度的保护土层进行人工挖掘,保证其精准性。对于边角区域,可通过人力配合的方式,以免对周边土层产生误挖。在开挖土石方的调运工作,除部分土方外,其余部分可就近进行填筑,并在填筑前做好清理工作,由挖掘机辅助推土机进行填筑。如果土壤的含水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现场工作人员可通过相应的措施,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调整,具体如洒水、晾晒等。在填筑区域的四周,可使用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搭接和压实,与此同时,还要对填筑土方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对于完成填筑的土料,要对其密度和含水量进行监测,以确保填筑达标[2]。

2.2模板施工要点

在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目前仍是以传统模板为主,使用过程中,要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关注,首先,要尽可能选用钢模,相比于传统的木模,在满足标准应用周转率的情况下,通过钢模的应用,可节约成本约5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其次,施工过程中,模板对于荷载要求较高,且对模板的连接牢固性、平整度和强度等均具有不同的要求。

图1 钢筋笼安装

2.3桩基础施工要点

正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桩基础包括两种,即水泥灌注桩和搅拌桩。目前,新型钢板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性能目前也在工程施工中进行了广泛应用。以灌注桩为例,在钻孔之前,首先要对钢制护筒进行埋设,且要保证钢制护筒直径大于桩直径10~20cm,同时向其中注入清水和泥浆。在此过程中,还要对护筒底梁高程、顶部高程以及钻孔深度进行测量。在钻孔之后,要做好相应的清理打扫工作,为提升清理工作效率,相关工作人员一般可选用泥浆泵来进行,结束钻孔之后,还要结合设计图纸安装钢筋笼(如图1)[3]。

2.4防渗工程施工要点

工程渗透问题与工程建设质量息息相关,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若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便很有可能导致坝体开裂和渗透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的防渗工程中,一般可对灌浆技术进行应用,选择丰富的灌浆材料,具体如粘土、水泥、高分子材料等等,实践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相比之下,水泥灌浆的经济性较强,施工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粘土灌浆的稳定性良好,有助于节约成本;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可产生良好的防渗效果,在这一方面非粘土材料和水泥材料所能比,但缺陷在于成本高昂。

在对材料种类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结合施工区域岩层渗透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岩层压水测验,明确岩层的渗透行,若单位吸水率较高,则代表岩层渗透情况越严重。与此同时,还要对防渗灌浆方式进行科学选择,例如,通过循环式灌浆法的实践应用,能够很好的满足吸浆要求。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论是选择哪一种灌浆方式,都要对灌浆的浓度状况和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压力不足、浆液水分过多,便会对结实密度和牢固性产生影响。此外,如果压力过大,还会导致岩层裂缝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都要引起相关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4]。

2.5地基加固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情况,人们经常将其称之为“不良地基”。在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高原等地区的不良地基较为常见,且地基缺乏稳定性。以沙土地基为例,其稳定性极差,因此经常会导致地基承载力出现较大的变化波动;黄土沉降地基出现开裂、沉降问题的概率较高。基于上述情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好地基加固至关重要,常见的加固技术除防渗墙技术、灌浆技术外,还包括预应力锚固技术、高喷灌浆技术、振冲技术等。其中,振冲技术一般是针对于粘土地基和沙土地基进行应用,通过起重机设备对震冲器进行起吊,在高频震动的作用下,将填料压入地基,以实现地基加固;高喷灌浆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提升坝体稳定性;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将钢绞线、钢丝等置于岩体或地基中,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手段,以提升加固效果,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地基加固技术的作用和优势[5]。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具有参与主体众多、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由此也为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在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明确的质量目标,同时明确相关施工技术要点,针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应急策略,如此才能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发挥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开瑞, 徐孝洪, 孙东亚.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科技信息, 2013(17):34-35.

[2]孙涛.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12):55-56.

[3]王宏伟. 浅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1):93-94.

[4]刘晓峰, 王泽福. 浅谈水利工程中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 18(4):102-103.

[5]吐逊.色麦提.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质量与技术的完善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7):415-415.

论文作者:梅宏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梅宏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