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希传统体育的比较看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_体育功能论文

从中希传统体育的比较看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_体育功能论文

从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比较看世界体育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希腊论文,体育论文,中国论文,走向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9154(2000)02—0024—03

CLC Number:G811.9 Doco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00)02—0024—03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循沿历史的轨迹,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会为我们深入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

1.1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 人们凭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玄想,建立起了对天文地理、人事社会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太极、阴阳五行说”。并以从万物生长、人类繁衍等日常现象中得到的感悟,去体会这些朴素的辩证统一思想。由此形成了整个社会在理论上对世间万物的“分类原则”和“联系原则”,即:“天道、地道、人道”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 的哲学观。在这一哲学观的暗示下,人们领悟到:人与天地自然合一,只有与天地保持协同,顺其自然,才能保全性命,维系健康,延年益寿。于是创造了模仿动物活动的养生体育——五禽戏,八段锦,鹤翔桩,大雁功等。在宋明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明清之际出现的太极拳,则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人格化演绎。“拳法中的‘棚捋挤按采捩肘靠’即‘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八卦的外化;步伐上的‘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外化”[2]。“观乎人,则天地之体见矣”[3]。

1.2 居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 以航海贸易为主的经济生存方式和海上漂泊的冒险生涯,使人们在与大海的搏斗中,深感大自然的神秘和巨大。在人与自然的生存联系中,希腊人既把大自然作为自己征服的目标,又把它当作关照自己的对象。“他们用机械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与过程”,“甚至把人也看成是机械”[4]。 亚里士多德说“算数在考虑人作为不可区分而可计算的事物时,它具有哪些属性;几何学家看待人则既不当作一个人,也不当作可区分物,而是当作一个立体”[5]。这种以物理学、几何学的概念作逻辑起点,推断天文地理、 人体运动的思维模式和以人体极限能力在时间、空间上对抗自然的民族文化精神,创造了赛跑、跳远、标枪等极具竞技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在荷马时期、大殖民时期,还是在现代奥运会上,从这些项目中都能清晰地看到速度、高度、远度、重量等物理特质和追求个性解放、奋力征服自然的文化积淀。

2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民族心理特征

2.1 从体育原理上看

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在意念的主导下“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通过意识与肢体的活动,使“心灵交通以契合体道”。它借助于人体内部物质系统的信息流、能量流去维持与外界时空环境的有序活动,进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养生命。锻炼过程中多采用基本功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其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希腊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赛跑、投掷等,则是按照人体解剖学、力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建构规范的动作方法;利用有针对性的肢体外部运动,刺激有机体;通过“超量恢复”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使人体在特定条件下单项机能得到最大发展,充分展示生命运动的能力。训练过程中多采用专项素质练习与专项技术分解、组合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动作规格准确,强调训练强度与密度的合理调控,体现了希腊民族追求个性解放,挑战生理极限的对象化思维方式。

2.2 从技术特点上看

太极拳要求“形不破体,力不尖出”“有退有进,站中求圆”,技术动作趋向于“拧、曲、圆”的内聚形态。击技交手中讲究“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守中有攻,就势借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反映了中华民族以智斗勇,追求技巧表现的审美心理。希腊拳击技术要求“步伐灵活,出手凶狠”,“出拳发力是把身体重量、速度,出拳的速度和两腿撑地的反作用力加在一起,集中到拳头上打出去”[6]。 技术动作倾向于高、快、大的外拓形态。击技实战中倡导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快速爆发出最大力量,用连续不断的组合拳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反映了希腊民族勇敢进取,崇尚力量的审美心理。

2.3 从竞赛规则上看

中国传统的比武通常是表演性的,没有具体的动作规定和比赛规则“你练你的一套,我练我的一套”,谁优谁劣听凭考官的感觉而定;即使是“擂台争霸”,至多是立个“生死文书”,交手过招中强调礼让为先,点到为止,不战而胜,心服而已,反映了中华民族守内、尚礼的人格倾向。而希腊的拳击比赛则是在允许击打部位和规定使用拳法的严格限制下,在拳击台上依据不同体重分组进行的“公平竞赛”。比赛的胜负判定,由裁判员根据击中有效部位的“点数”或将对手击倒的事实来裁决。反映了希腊民族开放、崇实的人格倾向。

同是智力竞赛类的象棋,中国象棋的“将、帅”只能活动在“九宫”之内,不得越雷池一步。在对弈的攻守进退中,依靠“仕、相”的护卫,坐阵宫中“站、走、移、挪”,反应了“帅不离位”恋土归根的农业民族心理。而国际象棋的“王”则可在棋盘的任何位置上自由来往,对弈时常常奔赴前线,率兵冲锋陷阵。反映了主动出击,离土超越的工商民族心理。

3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3.1 整体性与局部性

在“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哲学观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体、机能、意念、精神诸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所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形神俱练,内外兼修”“采天地之气,铸金刚之身”,通过意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演练来“悟道”,逐步达到“与天地神相交通”的意境,进而“ 天乃通,道乃久,殁身不殆”[7]。反映了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健身价值观。希腊人严格区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思维模式和注重对个体与局部深入探究的认知方法,使其传统体育无不折射着强调个性发展和对人体单项机能开发的文化特征。赛跑则追求速度超人,举重则追求力大过人,跳高、跳远、标枪、铁饼则追求在高度、远度的极限上胜人一筹。其价值取向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在某一单项机能方面的潜力,显示外化的力量、健美与征服力。

3.2 中庸性与竞争性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持两用中”,共性至上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使得传统体育也毫不例外地被纳入“礼”的节制之下。“中庸为本,不偏不依,无过不及”,“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格是体育精神的主旋律;体育行为恪守“中正平和,敦厚温雅”的理念,以至在最具竞技实质的武术搏击中,也要“立身中正,随伸就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练功习武要求“守道”,“先调内——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再调外——非功非战,避名违誉”,埋没而“依乎天理”。古希腊地域与文化的开放性,民族性格的冒险性和扩张性及其他们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使得其传统体育充满了竞争与对抗的内涵。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以速度、力量、体能的竞争为核心的,以至许多项目的竞争与对抗达到了近乎残忍的地步(如摔跤、角斗、自由搏击等)。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竞争性,使人类生存竞争的原始本能毫无掩饰地再现于竞技场上,在竞技比赛中,人的感情得以宣泄,生命得以张扬。

3.3 道德性与身体性

在“性善论”道德先行的伦理观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洋溢着浓郁的泛道德色彩,强调“艺无德不立”。在练功习武、养生健体的活动中,强调道德为先,“自天子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少林武术中的清规戒律实质上是磨炼意志的手段。《鞠城铭》则要求参加“蹴鞠”活动的人“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8]。把体育涵养道德的功能视为第一功能, 而将其强身健体、御敌自卫的功能视为第二位的。

崇拜力量,追求人体外在肌肤健美的审美价值观,使古希腊人把“培养完美的身体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9]。在这一目的的领引下, 体育被作为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应用于人的培养教育中:“斯巴达城邦的男子七岁后便离开家庭,编入教育组织,接受体育教育,以造就他们健壮的体魄”[10]。现代英文中体育一词的表述为“physical education”,直译为“身体的教育”。希腊传统体育的身体特性由此可窥一斑。

4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发展的走向

4.1 中国传统体育在形成和发展中, 虽然形态上与传统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医学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与传统的释道儒玄、人文地理、医学兵法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文化亲缘,它们相互渗透,互为依存。譬如:以“三才四象,五行八卦”来阐释武术,太极的拳理;用“守道,悟道”“心意气形神”描述动作状态;用“势态劲路,攻守进退”来表达击技原理;用“阴阳平秘,气血经络”来研究练功方法。这使得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内容呈现出既博大精深又庞杂零乱的无序状态,以至迄今未能形成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又使它的理论表述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语词含蓄模糊,缺乏确切定义;原理主观抽象,无法进行具体检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在向其他民族和国家传播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异质文化的阻滞和碰撞,从而羁绊了它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体育运动的脚步。

4.2 希腊传统体育从一出现就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 它借助于实验科学的理论,以人体外部动作形态为基础,建立起了运动行为规范和理论体系。用数学、几何学方法描述动作轨迹;用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理论阐明技术原理;根据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确定训练原则;以生理、生化检验的指标评价训练的效果,调控运动负荷;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概念和逻辑推理系统的完整理论体系。相对于中国传统体育而言,这一理论体系的语词表达大多使用各学科的术语,概念清晰,定义确切,其原理可通过科学实验予以验证,所以在传播中极易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所理解、接受。加之地域的开放性和项目的竞技性又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风靡全球。

4.3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形态,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特质。 前者以“心”为本,通过意识和身体的整体活动,实现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对立统一,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后者以“身”为本,通过对运动系统的训练,调节机体的某些物理参数——肌肉的工作能力,使人体相对于自然时空,相对于他人的运动能力“更高、更快、更强”。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中国传统体育(及以其为代表的东方体育)在缓解人类精神紧张,抵御现代“文明病”,维护人类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和增进健康方面,将具有深远的卫生学价值;而希腊传统体育(及以其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在开掘人类运动潜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宣泄社会感情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学价值。这昭示着未来世界体育发展的走向,将是以中国传统体育(及以其为代表的东方体育)为主流的健身体育和以希腊传统体育(及以其为代表的西方体育)为主流的竞技体育。这两种文化内核、外显特征截然不同的体育形态,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互为补充,互有取舍,相互促进,共同构筑世界体育的文化大厦。但因其内在规定性不同,又不可能从根本上融为一体,各自亦将继续保持着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收稿日期:1999—08—25

标签:;  ;  

从中希传统体育的比较看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_体育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