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恢复期神志清醒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的患者40例,其中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20例(设为A组),常规治疗20例(设为B组)。结果 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组、治疗依从性、自发性疼痛、椎体叩痛缓解率及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患者自发性疼痛表现呈多样性,容易误诊及漏诊,尽早发现颅脑损伤后继发的骨质疏松症性疼痛,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骨质疏松症;疼痛 ;高压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88-02
Efficacy of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econdary to osteoporosis pai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econdary to osteoporosis pain. Methods: Review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in recovery period with osteoporosis pain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ich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20 patients (A group), 20 case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 group). Results: Spontaneous pain and vertebral percussion pain remission rate i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pain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how the diversity and easily lead to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early detection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osteoporosis pain,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steoporosis; pain; hyperbaric oxygen ; nursing intervention
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继发骨质疏松症时因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性疼痛及骨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若及时给予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病人满意度,有效缓解自发性腰背痛、椎体叩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将 2008年1月~ 2014年12月间诊治过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患者高压氧治疗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40例,其中男 17例,女 23例,年龄 45~81 岁,平均 58. 6 岁。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神志清醒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腰背痛或腰背部抽搐样疼痛、自发性胸胁区痛、负重性疼痛或周身性骨痛,起坐转侧困难,行走翻身等活动部分受限。X线或CT检查显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骨皮质的变薄及合并骨折情况均提示骨质疏松,并且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内分泌疾病。经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定,骨密度低于健康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其中自发性腰背痛或腰背部抽搐样疼痛40例次、胸胁区痛11 例次,负重性疼痛或周身性骨痛24例次,胸或腰椎体叩痛40例次。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胸、腰椎压缩,肋骨骨折)21例次。神经系统损伤表现:肢体运动、感觉障碍20 例次,外伤性精神障碍13例次。因自发性疼痛首次就诊明确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仅7例,其余按骨折先期诊治19例,按外伤性精神障碍先期诊治14例。
1. 2方法
分组及治疗方法,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20例(设为A组),常规治疗20例(设为B组)。
1. 2.1常规治疗,在治疗颅脑损伤原发疾病,应用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脑代谢、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补充钙和维生素D。康复治疗,指导患者主动肌肉舒缩活动,鼓励参与各式各样的保护下的负重运动、户外活动。
1. 2.2高压氧治疗(HBO)方法:采用10人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压力0.20~0.25mPa,加压时间20~25min,减压时间20~35min,稳压期间吸氧3次,20min/次,中间休息5min吸舱内空气。1次/d,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4d,共治疗3~4个疗程。
1. 2.3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在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入舱前、治疗中、出舱后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给予护理干预,实施整体化护理,重点内容如下:
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宣教及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宣传册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代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流程、目的、疗效、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对高压氧治疗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坚定对高压治疗的信心,以减少患者恐惧心理及不遵医行为的发生。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及时跟临床科室沟通,合理安排吸氧时间,合理选择搬运方式,尤其避免粗暴的搂抱、拖拽,动作轻柔,按时接送患者,协助护工搬运,避免诱发疼痛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舒适度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完善操作流程,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采取避免诱发疼痛的舒适体位;入舱前告知患者排大小便,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面罩佩戴及开启咽鼓管的方法;在入舱前10 min 用1%呋麻滴鼻液使鼻粘膜血管收缩,以疏通耳咽管,防止出现耳鸣、耳痛;吸氧时尽量避免剧烈咳嗽;加减压时的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因加减压过快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并将初次入舱的病人安排在有高压氧治疗经历的患者旁边,方便他们互相协助,消除患者担忧。
高压氧治疗期间指导护理患者合理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多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均衡膳食,增加光照,有目的的进行肌肉舒缩运动,适当的户外活动及保护下的负重运动。
1.3疗效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生存质量及骨密度的变化。
1.3.1观察指标:1、自发性疼痛、椎体叩痛改善情况。2、疼痛评分比较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100)。4、骨密度变化,骨密度检查,采用DEXA 骨密度仪(Lexxos型,测量患者腰椎L2~L4的骨密度,取L2~L4的均值。5、不良反应
1.3.2疗效评定标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无痛(1级);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2级);4-6分、患者疼痛影响生活及休息(3级);7-10分、重度疼痛难以忍受(4级)。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具体表示为T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T值≥-1属于正常范围,-1--2.5属于骨量低下,≤-2.5为骨质疏松。
1.3.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4结果,表1、2显示用药8周后A治疗组自发性疼痛及椎体叩痛总改善率100.0%。表3、4、5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别,治疗后高压氧综合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VAS值明显降低,QOL 值显著增高(P<0.05),提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有显著提高。表6显示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变化尚不明显(P>0.05)。仅有1例患者用药3天后出现恶心不适,未做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继续用药未再出现,没有发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2.讨论
2.1实施主动的临床护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使患者消除担忧、防止中断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使高压氧治疗达到满意效果。研究显示高压氧已成为颅脑损伤及其并发症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护理工作应始终贯穿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尤其是加压、稳压、减压三个阶段的护理,以保证患者有效的吸氧,从而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高压氧治疗缓解骨质疏松疼痛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弥散及组织内氧含量,减轻组织的缺氧状态,改善组织新陈代谢和弥散过程,加速酸性代谢产物尤其是致痛物质的排除,另外文献报告高压氧对骨质疏松的骨丢失有一定抑制作用。
2.2高压氧治疗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特点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防止骨折和诱发疼痛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可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发生。
重型颅脑损伤后骨质疏松症性疼痛主要变现为坐卧不宁、全身骨痛、肌肉痛,或自发性腰背部及胸胁区的范围较广的疼痛或束带样疼痛、性质从钝痛到剧痛不等,甚至椎体叩痛。部分患者常因症状隐匿或合并外伤性精神障碍造成漏诊或误诊。
如果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不当,病人会在没有明确的外伤暴力、仅受颠簸、自身躯干的重力作用即可发生椎体楔形变与压缩骨折;初期负重椎体受压缓慢发生骨折时疼痛会持续并加重;剧烈的咳嗽或对胸部的搂抱拖拽等轻微外力即会导致肋骨的变形、甚至骨折引起胸胁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
2.3高压氧治疗期间应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医疗护理干预措施。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较多,如昏迷、卧床,运动及光照减少,糖皮质激素,镇静药物,过度消耗、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及时指导患者合理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多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均衡膳食,增加光照,有目的的进行肌肉舒缩运动,适当的户外活动及保护下的负重运动使骨骼早期接受负重刺激,能促进骨骼的正常代谢、维持骨骼的强度、预防和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段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颅脑论文; 高压氧论文; 损伤论文; 自发性论文; 骨质疏松症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