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述到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课题的转变_商业管理论文

从描述到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课题的转变_商业管理论文

从描述到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主题的变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1年,高涤陈从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出发,提出了流通生产力的概念(注:这里把流通生产力视作流通力,实际上,流通力和流通生产力的提法存在争议,下文将详述这种争议。)。但在当时未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反响。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社会经济呈现流通主导型经济。人们充分认识到,流通的总体发展状况,不仅与投入到流通领域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密切相关,而且与所投入的各类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对各类资源的管理水平联系紧密。也就是说,与流通领域的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流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流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问题,最终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发展问题。

由于这种认识上的提高,促使流通生产力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提高流通生产力,必须对流通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流通生产力的研究动因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流通生产力的研究动因最初始于对生产力经济学涉及范围的研究。按传统的看法,生产力似乎只是生产领域的事情,与流通领域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对流通过程的忽视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从探索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角度出发,应该把流通过程列入生产力的研究范围,应该研究流通过程中的有关生产力经济问题,研究流通过程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高涤陈,1981)。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如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现象,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过剩的时代。实践证明,当经济持续增长的初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生产技术的更新和投资品的增加。一国的经济增长,短期内也可单纯依靠投入取得可观的增长率。然而,长期稳定的增长除了依靠产业本身的生命力延续和增量调整外,还在于根据生产力提高的约束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社会资源在生产力结构中的比例分配,以求得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协调的发展。因此,当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约束条件从生产领域转到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时候,现实使大多数人去进一步思考流通问题,思考流通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问题(杨建文、魏农建,2000)。

(二)流通效率提高的需要

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流通效率的高低对于产品价值实现和满足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杨建文、魏农建,2000)。如果流通未能反映消费领域对使用价值的客观要求,而仅成为劳动产品的集散场所,那么,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产生障碍;如果流通未能将消费领域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求传递至生产领域,那么,就会产生劳动产品短缺,不仅如此,流通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和消费对他的要求,如果流通领域本身的投入不足或产出不够,也就无法承担起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它必须承担的责任。

从流通企业来看,企业能否提高流通效率,提高的程度如何,均取决于这个企业内的流通力。流通力与流通效率二者是内在因素和表现形态的关系(吴隽文,1990)。

(三)解决流通贫困化问题的要求

流通贫困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上的贫困,从搜集的资料看,20世纪90年代对流通的研究有下降趋势,对流通经济学的研究甚至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郑文全,2000)。其次是流通实践中的贫困现象,如流通组织的规模不够大;流通领域内的从业人员不足,而且集中在城镇;流通的组织结构还未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变化;流通领域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弱化,自我发展和积累机制并不能带来自身发展和改造的需要,费用率增加而利润率大幅度下降;由于利益机制弱化所带来经营能力弱化;流通领域的进、退障碍增加,沉没成本增大,并且反映交易成本增大,流通的专用性资源利用程度低;观念上对流通的轻视促使流通贫困化加重等等(杨建文、魏农建,2000)。

二、流通生产力的描述

对流通生产力的描述,理论研究上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分歧在于如何看待流通(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关系,大部分人认为流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另有一部分人认为流通力与生产力是平行关系,流通力并不从属于生产力。

(一)流通生产力从属于社会生产力

高涤陈(1981)在提出流通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时,对流通生产力进行了描述。他认为,根据流通过程的特点,社会把产品从生产领域运送到消费领域的能力,应该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是社会生产力在流通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能力,可称之为“流通生产力”。它体现了流通过程中所花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同所获之间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具有有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因此社会生产力应包括生产领域的生产力和流通领域的生产力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部的社会生产力。不可因“生产力”这个词就误以为它只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与流通领域无关。流通生产力不仅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而且还同生产领域的生产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提高流通生产力,是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在随后对流通生产力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注:贾履让、张立中;余厚康;万典武等基本上都采纳了这一观点。)采纳了这一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流通生产力进行了描述。

1.“商业流通力论”。王希久(1990)认为,商业流通力是商业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实现商品流通的一种物质力量。商业流通力对商品流通的推动作用是以商业劳动为中间环节而实现的。他从阐明商业商品流通量决定商业必需劳动量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商业流通力与商业必需劳动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商业流通力因素与商品流通量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

2.“市场流通力论”。蒋朝潍(1994)认为,“流通力”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是社会媒介商品(含各种生产要素)交换、推动商品流通的能力;也就是社会推动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综合能力,就一地一市或者把市场看成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而言,也可称之为“市场流通力”。

3.“广义、狭义流通生产力论”。流通生产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流通力是指,流通领域(市场交换过程)本身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主要强调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转的有效性。广义流通力是指,如果缺少流通这个环节或因素,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流通领域的经济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效,不仅影响流通领域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杨建文、魏农建,2000)。

4.“流通是生产力论”。丁俊发(1997、2002)认为流通也是生产力,其主要原因在于:(1)流通是生产的继续(马克思语),同样创造价值,特别是流通的增值服务;(2)所有商品价值的实现,都要通过流通,商品不能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生产等于零,生产与再生产将无法实现;(3)在市场经济时代,流通决定生产,生产以最终消费为前提;(4)通过流通实现的消费需求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流通本身也要不断创新,所以有一个先进流通生产力问题。

5.“先进流通生产力论”。丁俊发(1997、2002)对什么是先进流通生产力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先进流通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提高流通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特别是用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2)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流通方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可以讲,这对流通是一场革命,是对流通生产力的一次解放;(3)流通要采用新业态,包括连锁经营、超市、大卖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代理、加工配送等等,使流通真正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促进生产,又促进消费;(4)要培养流通领域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富有驾驭能力的经营企业家,新的世纪应该是企业家的世纪,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们主宰着经济的发展。

6.“城市(企业)流通力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应该是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即:综合竞争力=生产力×流通力。生产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流通能力是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流通力是指企业组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是企业流通规模和营销能力的总和。流通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商品生产出来以后通过流通来实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决定生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任何企业的生产都必须以流通为条件,提供设备、原材料,提供生活资料,生产才能进行下去,同时又通过流通,完成商品交换,收回货币,实现价值,为下一阶段的生产创造条件(黄国雄,2002)。对于一个流通企业来说,“流通力”是其全部竞争力的“总和”,是其在行业内部与其它企业竞争的全部能量。它是个总量的概念,也是个效率的概念(高铁生,2004)。

7.“四力加总论”。社会分工的深化,促使了流通的进一步分工,流通的分工,首先是实现历史性的“商物分离”,随后就是“四流”的结构状态被人们所认识,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如果用“力”的概念来进行描述,又可以进一步形成商流力、物流力、信息流力、资金流力等新的经济能力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在的认识层次,可以表述为:流通力=商流力+物流力+信息流力+资金流力(王之泰,2004)。

(二)流通力与生产力并重

早在1989年,赵宁渌就对流通生产力的提法有一定见解,虽然他也承认流通力是推动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一种力,是整个社会所有商品流通者使商品从自己手中经过的能力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形成的若干社会力的一种。但他同时也指出,应该把社会生产力与流通生产力区分开来,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循环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应称作“社会生产力”,而流通过程中的“流通生产力”应称作“流通力”,生产力与流通力相对应,流通力并不从属于生产力。侯善魁教授(2001)认为流通力的提法可能更科学一些,没有流通,潜在生产力就不会被转化。

2002年,赵宁渌又从三个方面对流通力进行了论证,对“流通生产力”的提法进行了质疑,进一步说明了流通力与流通生产力的不同。他认为,第一,流通力是客观存在的,流通力,即商品流通力,其存在决定于“商品”的性质。因为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必须完成从生产经过流通进入消费这一过程。如果商品不进入消费,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就不能得到补偿,商品也就不成其为商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足以使商品得以流通的力(即流通力)施加于商品。因此,流通力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研究流通力,旨在更好地认识流通同生产的关系,流通同社会再生产的关系。通过这种认识,清楚准确地认识商品流通的本质,消除轻商思想,认识生产和流通的相互决定作用。如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力,就不可能有流通、不可能有流通力;反之,没有流通、没有流通力,同样也不可能有生产和生产力。第三,应当承认流通力——流通劳动创造价值。应当肯定流通、流通力创造价值,不需要经过“生产力创造价值——流通也是生产力——所以流通也创造价值”这样一种曲线来认识这个问题。

三、流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自从流通力概念提出以后,对流通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就一直是流通力研究的热点,一方面表明研究流通力构成要素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也由于对流通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根据一些研究者进行的流通力内涵的研究,可以发现对流通力的构成要素的研究基本上是按照层次进行划分,即首先确定大类,而后进行细类划分:

(一)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划分

一部分学者采用了以宏观、中观、微观为层次的划分方法,细类的划分各自不同。高涤陈(1981)认为,流通生产力的研究范围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从整个国民经济的流通过程看,应包括如下各要素:进入流通领域的劳动产品数量增长;社会各运输力量的合理配置问题;商业网点的合理分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确定商品流向的最优方案。从微观经济即从企业来看,应包括如下各要素:商业企业、商店的合理规模;各类商店中的最优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商业企业营业面积和仓库面积的利用率及库存商品的周转率;流通部门各类企业的经济效果等。

孟子敏(2002)认为,流通生产力要素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微观基础类要素,包括投入于流通部门的人员、资本、技术设施以及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等五个方面;二是市场运行类要素,包括直接作用于第一层次要素、影响微观基础类要素能力发挥的市场信息、市场秩序、市场交易规则等因素;三是宏观管理类要素,包括间接作用于第一类要素、保证流通企业经营和市场体系运行效率与效益的综合因素。这三类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就形成流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二)基础、结构、体制层次划分

贾履让、张立中(1998)认为,流通生产力包括基础要素(人员、资金、物质设备、技术、信息和管理等)、结构要素、制度要素(是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调解机制)、网络要素。网络要素在两个层次上构成流通生产力,第一层次是以流通渠道和流通环节所构成的网络的形式存在;第二是以特定流通体制的形式存在。

郭冬乐、方虹(2002)认为流通生产力的宏观构成要素包括:基础要素,即形成商品流通过程并使流通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包括流通从业人员、流通基本、流通技术设施和流通信息等;结构性要素,是对基础性要素的组合机制,是形成基础性要素的合力或协力,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是流通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体制性要素,是保证流通运行的效率性与合法性,使基础性要素和结构性要素按经济特征运行的外部制度规则,体制性要素包括市场交易规则和宏观调控,决定流通运行的基本状况。这三个层次的生产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各自的运行状况将决定整个商业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主体、客体、载体层次划分

流通力作为表现于流通过程的解决社会需要与物的矛盾的物质力量,主要是由主体、客体和载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流通力主体是指从事物态要素交换的经济实体、管理机构和个人。具体地说,它既包括专司交换职能的流通实体和管理机构,也包括生产企业中具有流通职能的经济实体和管理组织。流通力客体是指流通的内容。包括产品(商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引进流通领域的自然物或第二自然物(指人类加工后的自然物),劳动力、知识产权、房地产、金融、技术、信息等等。流通力载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即流通的技术方式、运输工具、网络通道设施、仓储及交易场所等;二是“软件”,主要是指流通秩序、流通法规等。载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必要条件,是显化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物质手段,是流通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因此,它在流通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颜新长,2002)。

(四)其他层次划分

王希久(1993)认为,流通生产力包括:主导因素(商人);物质因素(商业劳动资料);特殊实体因素(商品);杠杆因素(商业信息);“软件”因素(商业教育、科学、管理)。

蒋朝潍(1994)认为流通力大致包括八个方面,即:商业、交通运输、仓储保管、加工改制整理装配商品机构、设备、技术和劳力、信息传输、金融、经济以及有关的管理和服务部分等等。

四、流通生产力的衡量

有关流通力衡量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仅有的两篇文章也主要研究对城市流通力的衡量。

洪涛(2002)根据对流通力定义和构成要素的考察,构建了中国城市流通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政府支持指标、总量指标、发展水平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现代化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贡献指标等六类指标构成。每类指标又有各自的子指标(注:参看洪涛,郑强,城市流通力的内涵及其相应指标体系的建立,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1。)。

体现城市流通力的指标很多,但最为直接地表现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物流配送能力、商品信息传播速度等指标上(徐丽娟,2003)。其中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反映了一个时期城市的总体商品流通速度、数量及人民生活水平,它是测量一个城市或城市流通经济发展状况最基本的指标;货币流通速度反映着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速度越高,城市发展越快,城市流通能力越强;物流配送能力则是制约目前及未来物质产品消费水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设施与建设问题,只有物流配送能力强的城市才能将广大市民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快捷、方便、保质保量地送到目的地,从而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他是城市流通力的基础;商品信息传播速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商品交换关系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量,通常,商品信息传播速度越快,它所承载的内容就越多、越丰富,城市流通力就越强。

五、结论

通过本文对流通生产力研究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基本概念亟须统一

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克劳赛维茨曾经说过:“任何理论的首要任务都是阐明令人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只有实现了有关术语和概念的一致,我们才能够有希望清晰流畅地思考问题,并且期望与读者分享相同的观点”。由此可见明确界定概念的重要性。而从对流通生产力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对流通生产力或流通力的界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概念的不统一首先直接影响了对流通生产力构成要素划分的不统一,进而导致对流通生产力衡量的不准确,最后可能会影响流通生产力的提高。

(二)研究主题因时而变

纵观流通生产力的研究过程,可以发现其研究主题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最初概念化的、定性的描述,到寻找其构成要素,最后再到衡量(当然其中穿插着关于流通生产力作用、问题和提高措施的研究,限于篇幅,这一部分内容不再讨论)。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流通生产力认识的加深,即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管理流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流通生产力。流通生产力研究主题的变换,充分印证了这样一种思想:你不能描述的,你就不能衡量;你不能衡量的,你就不能管理。

(三)衡量研究有待加强

正确的衡量是管理的基础,虽然一些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总体来看,对流通力衡量的研究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从“流通生产力”这一概念提出至今的20余年间,只有极少的学者涉足了这一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流通生产力,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应加大流通生产力衡量研究的比重,另一方面应尽量对流通生产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四)积极研究农村流通力

农村是我国国内市场的主体,农村流通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个流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购买力低下、流通环节多,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等问题,造成了农村流通力存在着比城市流通力更多、更不易解决的问题。如:

1、农村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市场秩序较为混乱;2、农村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低,在许多大城市,不仅出现了连锁商业、仓储式商场、超市等多种零售商业业态,而且电子商务也已进入流通领域并且在流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农村地区,各种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程度很低,流通组织形式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农村商品市场数量少于城市,且大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缺乏新的增长点;3、信息化水平发展滞后,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条件较好的农村可以使用电话来进行信息传送,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形式如MIS、POS等则基本上未被使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流通的发展,而且进一步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流通前进步伐。所以,为了更好地形成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大流通格局,我们更应该积极研究农村流通力内涵及其提高的措施。

(执笔人:孙薇、马胜利)

标签:;  ;  ;  ;  ;  ;  ;  ;  ;  ;  

从描述到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课题的转变_商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