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台幼儿园中产阶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分析_幼儿园教师论文

水台幼儿园中产阶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分析_幼儿园教师论文

水——台湾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设计及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班论文,台湾论文,幼儿园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的:

1.知道水的存在形态与来源。

2.了解水的作用。

3.提高运用玩水角的能力。

4.知道玩水时的安全事项。

5.知道自来水的由来。

6.初步建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7.略知防范水灾的措施。

活动一 小水滴的旅行

准备:

1.水一盆,绒布板一块。

2.有关水滴、云彩、雾、雨、小溪、河流、海洋的图片。

3.酒精灯、烧瓶、橡皮塞导管等实验用具。

过程:

1.在活动室内放一盆水,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出示图片,向幼儿说明盆里的水可能来自哪些地方,经过哪几种形态的转变。

3.分组活动:

①观看《小水滴的旅行》的故事图片;②观察及参与水的三态的实验;③阅读关于水的流动的图书。

4.交流讨论。

①各组报告小组活动的情况与收获。

②提出发现的问题。

③猜关于“雨”、“云”、“雾”等内容的谜语。

5.评价。

〔分析:水的三态实验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二 有用的水

准备:

1.表明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图片。

2.水分充足及干枯的植物。

3.锅子、米、水;脏抹布。

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①早晨起床后的每一件事是否都需要水?

②水到底有什么用?

③假如没有水会怎么样?

2.分组活动:①观察水分充足的植物与干枯的植物,注意它们的区别;②尝试不用水清除抹布上的脏东西;③尝试不用水煮饭。

3.交流讨论。

①各组分别报告小组活动的结果与收获。

②提出发现的问题。

4.音乐游戏:鱼儿水中游。

5.评价。

〔分析:首先,教师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出话题,展开讨论,使幼儿有话可说;接着,教师为幼儿设置了疑难情境,使幼儿亲身感受到没有水将一事无成〕

活动三 多用途的玩水角

准备:

1.会沉的与会浮的物体若干。

2.可溶的与不可溶的物体若干。

3.容积相同但形状不同以及形状相同但容积不同的容器若干。

过程:

1.和幼儿一起布置玩水角。

2.讨论:怎么玩才不浪费水。

3.分组活动:

①操作、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②操作、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③操作、记录水在各种容器中的情形。

4.交流讨论。①各组报告活动结果。②提出发现的问题。

5.评价。

〔分析:教师提供了广泛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索,轻松愉快地了解水的某些特性〕

活动四 大家游泳去

准备:

1.画有危险的游泳动作的图片。

2.提醒幼儿携带游泳衣、游泳帽、浴巾。

过程:

1.谈话。

①请游过泳的幼儿讲讲游泳的感受。

②讨论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2.示范暖身运动和求救动作。

3.练习:①暖身运动:②求救动作;③在小游泳池练习踢水。

4.评价。

〔分析:教师向幼儿示范游泳时的安全技能,并给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五自来水哪里来

准备:

1.电视机、放像机、录有自来水生产过程的像带。

2.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游戏卡片。

3.明矾;两盆混浊的水。

过程:

1.观看录像,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讨论消毒与过滤的必要性。

3.分组活动:①技照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步骤排列游戏卡片;②明矾净水实验,比较用明矾净化的水与未用明矾净化的水的不同。

4.评价。

〔分析: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玩游戏卡片,初步了解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通过明矾净水的实验,感受到了洁净水的来之不易,懂得了节约用水的道理〕

活动六 保护水资源

准备:

1.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故事书以及反映河流被污染的图片。

2.洗衣粉、染料、厨房污水、工厂废水等污染物。

过程:

1.以故事《小河爱唱歌》引起幼儿对河流污染问题的注意。

2.观看各种污染物,讨论:水源为什么会被污染?如何减少水的污染?

3.带领幼儿清理幼儿园附近的水沟,清除纸屑及其他废弃物。

4.评价。

〔分析:幼儿通过观看各种污染物、图片,了解了水资源被破坏的原因,萌发了关心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愿望〕

活动七 可怕的水灾

准备:

1.电视机、放像机、录像带。

2.盘子、水、泥沙混合物、蜡纸。

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水灾录像,讨论水灾的害处、原因及防范措施。

2.实验。

①把蜡纸弯成山状放到盘子上,撒一点泥沙混合物在蜡纸山上,并慢慢地往山顶上浇水,让幼儿观察水是如何流下去,并使盘上的沉积物淤积起来的。

②重复这个实验,把水迅速地浇下去,使较多的“土壤”顷刻便冲刷到盘里。

3.带领幼儿来到江边,看看为防止水灾而建造的堤坝;带领幼儿到庄稼地,看看农民伯伯为保护土地、防止水灾而种植的植树带。

4.评价。

〔分析:教师拓宽了教育途径,让幼儿来到园外亲眼目睹防范水灾的措施,加深对水患的认识〕

总评:

1.教育内容与幼儿年龄特征有机结合

水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玩水又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内容选择既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又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的7个活动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水的知识,认识水利和水患。此外,活动中还适时地渗透了有关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2.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在幼儿进行学习活动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多种学习资源,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安排了各个学习环节;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去观察、探索、思考,而不是把幼儿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注意进行评价,强化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

3.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有机结合

这7个活动,基本上是从集体观察、讨论入手的, 然后过渡到分组的探索、实践活动,再转入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这样不仅使幼儿有机会与教师相互作用,而且还有机会与同伴互相学习。

4.直观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教师在运用直观法时,注意选择国外、实物、录像等直观手段,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使幼儿直接感知学习内容;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一方面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标签:;  

水台幼儿园中产阶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分析_幼儿园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