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对策论文,实效性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9—0183—03
高校德育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德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教育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结合各专业课和社会实践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生活、日常的思想组织工作以及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教育,构成了高校德育的有机整体,涵括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使之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和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考察
目前德育的功能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高校在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德育功利化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将德育功能认为多元救世,视德育为万能的救世工具,对德育的期望值过高。中国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中国古代在道德教育功能上的某些观点比现代人进步。古人讲“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基础。探求德育体系内在的规律是德育自身精神本性和内在独立的特征。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现代德育所忽视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泛政治倾向表现突出。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至经济建设,德育的经济功能的论证应运而生;社会上出现了文化问题、生态危机,希望德育去救火,于是又有了德育文化功能的研究、德育生态功能的研究等。德育功能的研究由一元转向多元,这本是时代及德育观的进步,也反映了德育理论发展的自我积累的过程;与此同时,事物特征的显现有其特殊的进程和条件,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问题突显时,人们自然和必然地思考到了德育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是自然和必然的。然而,这种教育实践的运行模式以及这种外在的功能观显然也有忽视德育本性、急功近利的一面。从表面上看,把德育视为万能的救世工具似乎提高了德育的地位,但这种外在万能必然导致人们对德育的期望值过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德育现实功效过低的疑虑和对德育功能的消极评价,“德育的地位由王子贬为了庶民”。
2.重管理轻关怀,以管代教,以罚代教,忽视德育关怀,背离了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德育目标和德育手段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这两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其中,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手段的最终目的,德育手段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途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目标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然而在德育实践中,许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注重德育手段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并依据社会本位去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忽视这种德育手段实施的实效如何,忽视了德育的以人为本的关怀目的,走入德育手段和德育目标相背离的误区。具体表现为重管理而轻关怀。在德育过程中,行政管理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在基础道德品质的养成方面,作用更为明显。为此,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并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宿舍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从就寝到出操,从上课到考试,等等,各项规章制度充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违纪者轻则罚款,重则纪律处分。于是,对人的教育和关怀被各项制度与行为规范的宣讲所替代,以管代教、以罚代教成了一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尚方宝剑”,“简单粗暴,行之有效”,对违纪学生一罚了之或给予处分,而不去做细致的疏导工作。然而,德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批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行政管理手段尽管简单易行,在学生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不是管理制度所能代替的,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决非严格管理所能达到的。这种忽视德育的以人为本的关怀目的、以罚代教的德育手段,极易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异化,从而偏离高校德育的目标。
3.德育的教学内容长期不变,教学方法机械单调,将德育仅仅视为社会实体的工具。高校德育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它不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教育,也包括道德观、法制观、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目标是既“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它“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又要培养一批知识人、文明人和有修养的人。但一段时期以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德育内容陈旧乏新、将德育仅仅视为政治教育工具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德育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课堂教学通篇都是空洞的说教和填鸭式灌输,只是从理论到理论,概念繁多、晦涩,难以吸引学生,造成了不少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存在逆反心理,对教育者提出的内容和要求,不少学生不愿意听、听不进,或者听了也不认真去做,行为规范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因而对德育应起的激励作用显得软弱无力。许多学生毕业离校后,对学校德育的印象淡漠甚至反感,基本观点不明确,人格发展不健康,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善于待人处世,因而生活不愉快,工作不适应;还有的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对抗情绪、消极影响。而实际上,高校中的受教育者在完成其社会化过程中,除了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健康心理等。德育的阶级性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德育的社会性培养学生一般做人的素质,只有把纯理论的德育变成扎扎实实的德育,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育应有的激励功能。
4.德育过程主体缺失,导致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德育学习主体性,用规范宣读取代心性修养,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的欲望的局面出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全体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这一规定对德育主体作了明确的界定,也就是说,德育主体不仅包括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政工人员,而且还包括除此之外的所有教职员工。然而,在一些教师甚至领导的心中,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仅仅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定位到其所在院系的辅导员或党总支副书记,既忽视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又忽视学校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战线上的教职工的德育激励功效,以至于出现德育过程主体缺失,德育激励效果不佳的现象。
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德育主体模糊,普遍存在教书与育人脱节、服务与育人脱节的现象。不少专职教师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而德育工作只是政工干部的事;同时,许多高校现在都推行“学生给教师打分”的课堂考核做法,专职教师一般不愿因为约束学生而“得罪”学生,这样,许多教师就对课堂内的违纪现象闻而不问,视而不见,不愿“费力不讨好”地承担起教育人的德育激励工作。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最主要的职责是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但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集体精神、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5.德育研究严重脱离实际,多以方法为中心。当前德育存在着一种功利主义的德育观趋势。这种趋势使德育研究长期脱离实际,多以方法为中心,寻求一种急功近利的途径。以方法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含有“唯科学主义”的意味。马斯洛指出:“方法中心就是认为它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及方法,而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者目的。”以方法研究为中心的学者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问题适合于自己的技术而不是相反。方法中心研究的一个强烈倾向就是将研究的对象分成等级。这一研究运用到德育领域就会形成“德育量化”、“品德量化”的现象。在德育、品德等核心概念的本质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和确定性进展的前提下,目前的德育量化研究只能展示数学方法运用的可能性,有的甚至可能性都难以展示。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高度细化的量化打分,做错了事扣分,做对了事加分,做了好事加更多的分。结果有少部分经常被扣分的学生已经被扣麻木了,久而久之对德育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有少部分经常加分的同学,分数中有许多“水分”,为加分而做事,产生两面人格。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德育量化”长期下去会产生什么结局。德育研究除了方法中心和唯科学主义外,研究中还表现为急功近利的一面。许多人首先看中的是发了多少文章,视德育研究为谋利的工具。文章中只是大量的进行举例证明,还有少数人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对实际的状况研究较少,对精神趣味的追求缺乏深入的探究。有一些研究尚属初始阶段,一旦为了展示成绩,就忙于“推广”。须知德世界是康德称谓的可以与“头顶上的星空”相媲美的复杂天地,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永远难以取得一蹴而就的成绩。急功近利的德育研究影响了德育研究者的形象,是形成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重要病根之一。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迫在眉睫
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呈现“雪崩式、指数级地增长”的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和高竞争的新时期,新的知识不断猛增,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大,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由此,我们不但不能弱化德育工作,相反还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时代发展要求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一系列作用。加强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成败。未来社会是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社会,未来的人才需要更具有民主法制观念、崇高的人格和道德观念、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自主求索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观念和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更应重视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2.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出现极度的复杂性。新的时代在带给人们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迷茫和困惑。科技主义、物质主义、唯理主义、学历主义给我们时代带来的恶果已逐渐被认识。世界教育的主题从维持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从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能力智慧转向非智力因素,主体性精神、创造精神、民主参与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正成为世界教育的大趋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给学校德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许多社会问题和思潮的产生、发展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功效,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呼唤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3.传统德育工作的相对单一性、滞后性使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长期以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现象,似乎德育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就是政治教师、学生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由于存在着错误的认识,造成学校德育的空缺,行为规范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对素质教育应起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显得软弱无力。德育的阶级性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德育的社会性培养学生一般做人的素质,只有把纯理论的德育变成扎扎实实的德育,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和思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首,在于德育。站在历史的前沿,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我们应认真思考,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革新德育观念和方法,树立德育工作新观念。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德育要把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起来,树立未来意识、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世界意识,使德育具备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等基本功能和主体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和成功性原则等基本原则。既要重视社会性教育,变封闭的学校教育为开放性的全社会教育,也要重视主体性教育,变他律为自律。从目前情况看,对学生的影响渠道是多方面的,其影响的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走出校门,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素质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上,从传统的只注重受教育者的协调性品质,如服从、忍让、遵循常规等转向更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品质,如开拓、竞争、创造等;从注重受教育者的固定行为规范训练转向更注重让其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角色转换,更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做人,做文明人,做创造文明的人为主;在课程设置上,由偏重政治教育等转向同时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等,使学生思想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方法上,由灌输式培养为主转向启发式、多样式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可用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为其思索与创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参与的机会,从而提高其思考问题和改革创新的能力。
2.发挥和整合德育各渠道的综合力量,建立健全系统配套的德育渠道,建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当前尤其要特别强调德育隐性渠道的力量,实现德育的“三个渗透”。首先,把德育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等活动中去。学科教学不能把知识当作“冷冰冰的真理”,在内容上,既要重视知识的科学价值,又要重视知识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目标上,既要重视知识、能力、智慧培养,又要重视系统讲授,更要重视启发、探究、发现和创造,实现受教育者与人类知识的心灵对话;在教学模式上,既要重视规范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实现真正的课堂人际关系民主与和谐。其次,要把德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中。德育效果的科学评价应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美育素质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还要体现在社会交往能力上必须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具有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集体主义的义务感、荣誉感和协作精神等。德是受教育者“对社会关系的学习,也是在社会关系中学习”,受教育者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他的交往活动关系。因此,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现实活动和交往之中,实现德育过程的生活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第三,要把德育渗透到整个学校行为中。广义而言,整个学校就是一所德育学校。学校的形象、自然和人文环境、主导文化、办学模式和体制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具有德育意义。只有注重整个学校形象和行为的德育意义,才能真正谈得上建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德育模式。
3.树立系统辩证的德育方法观,做到“三个统一”。“三个统一”一是外塑与内化的统一。要善于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在需要,培养其道德需要和道德精神。二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统一,德育既要有共性要求,又要根据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特点具体施教,体现德育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三是物质激励与精神培育的统一。物质激励本身不是德育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也不是德育的手段。一种德育手段或活动与德育效果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因为,当一种德育手段产生作用时,还有多种其他变量因素对德育效果起作用,这些因素构成德育背景包括受教育者心理特点、经历、对德育目的的认知、德育时空特点等。因此,德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奖励或批评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和手段,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将物质激励与精神培育相结合进行。
4.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保障德育工作质量。实施德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相关素质。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思想的转变、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更新等,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再学习、再提高的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者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做到教书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精神等。要及时进行、加强师资队伍的再教育,更新教育者自身的观念和知识,保障其观念和知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保障德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人才的培养和祖国的建设保驾护航,真正实现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