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7242519780805xxxx 25000
摘要:对于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预留临时变形缝,即后浇带。在施工期间,后浇带将保留一段时间,并最终密封,以确保整体结构中没有间隙。利用后浇带的作用,可以消除建筑结构中的永久变形缝,精确控制裂缝,从而优化建筑结构的性能。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是保证住宅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应用
前言
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作业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作业质量问题频频出现。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及作业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浇带施工作业作为建筑施工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及施工进度是极为重要的。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有效避免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施工作业具体情况的需求,进行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底板、梁、墙等部位的施工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作业时,因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天气变化等都极易引起混凝土钢结构的变形或是发生变形等质量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不仅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更加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极为重要的。
2了解后浇带设计基本参数对施工的指导意义
2.1后浇带的间距
(1)不大于30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1.3条文说明);(2)30~40m。(《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3和条文说明、JGJ3第12.2.3条)。
2.2后浇带的平面、竖向位置
不同规范标准对后浇带的设置位置有不同要求:
(1)梁、板宜设置在跨度的1/3范围内、连梁宜设置在跨度中部1/3范围。(砼高规JGJ3-2010第3.4.13条条文说明)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砼高规JGJ3-2010第12.2.3条规定)。
(2)筏板和箱基(地下室)宜设置在跨度中部1/3范围。地下室的后浇带应贯通底板、侧墙和顶板。(《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3.9.10)。
(3)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2.4条规定,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综上所述,后浇带的设置位置有特殊规定,在实际施工中应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留设。
2.3后浇带的宽度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7.4.3条规定,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2.4条规定后浇带宽度宜为700~10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后浇带的砼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其两侧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砼高规JGJ32010第12.2.3条)。《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2011第7.4.4条,后浇带砼应采用微膨胀砼,且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砼增大一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5.2.6条规定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0.015%,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不同部位的限制膨胀率设定值经试验确定。第5.2.9条规定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1.16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2膨胀剂掺量应以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表示。
2.5后浇带的防水
后浇带处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宜在其外侧附加防水层。从《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7.4.9条可知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可以作成阶梯形。《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5.2.5条规定后浇带两侧可做成平直缝或阶梯缝,其防水构造宜添加遇水膨胀止水条或外贴式止水带。砼高规JGJ3-2010第12.2.3条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3.1混凝土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作为基础施工,是其他施工的重要前提。因此,施工单位要给予混凝土施工足够的重视,做好混凝土施工作业,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只有做好当前的作业,才能够为后续其他施工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当后浇带混凝土达到施工标准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其他部分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其沉降问题,将沉降反应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做好其细节方面的处理,对浇筑裂缝进行及时处理,并运用单层钢板网对后浇带两侧位置进行隔断处理。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中心地带的温度,尽可能的降低控制到低,使其达到施工的标准,而两侧温度需要控制到高。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必须提前清理掉松散的浮浆,而后在进行相关接缝操作,同时将钢筋架设在缝隙当中,以此来达到加固的效果,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2模板施工在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作为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整个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而后浇带模板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梁板施工、墙板施工、以及基础底板施工。在进行基础底板施工时,有助于实现收网口与混凝土的结合,以此来形成基础底板结构。此外,施工单位要想实现对接缝进行很好的处理,达到良好的接缝效果,就需要对底板结构浇筑混凝土,充分发挥粘力与抗剪力的作用,实现上述目标。而快易收口网的运用,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压力影响,实现了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合理控制。
3.3钢筋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除了混凝土施工与模板施工以外,钢筋施工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提高对钢筋施工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钢筋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钢筋施工工艺开展相关作业,切出现操作的随意性,而影响着整个钢筋施工的质量。只有充分保证各个施工环节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够保证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合理的钢筋施工方法,对于提高后浇带模板的整体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钢筋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为直径超过16cm的梁筋、墙柱筋。同时采取螺纹方式对当前这些钢筋进行连接,对于特殊位置而言,施工单位可选择搭接或者焊接方式进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钢筋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避免裂缝等质量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及时解决质量问题,保证房建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为今后项目施工的进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良辰,夏国光.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组合应用技术[J].水运工程:1-5.
[2]林江海.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与预防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55-56+59.
论文作者:焦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作业论文; 钢筋论文; 底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下室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