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播时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时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文献传播的时空统一性
1.1 文献传播的产生、定义与时空属性。
传播源于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也译作交流。 传播是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人类无时不刻不在交流和传播着思想感情、信息知识。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主要通过身体语言和口头交流来传递思想和情感。文字发明后,人类才摆脱了“口耳相传”的历史,进入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发明,最初不是用来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而是用来记载宗教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以辅助人们记忆。只是到了后来,文字的作用逐步扩大,它不仅辅助记忆,更重要的是传播信息。”(注:王余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文字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记录于一定载体之上便成了文献,以文献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即文献传播,逐渐突破了时空限制,将人类不断积累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所谓文献传播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以文献作为媒介在时空中的传递、交换和共享的过程,即文献及其内容在时空中的迁移和扩散的过程。文献传播“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围内实现历时性遗传”(注: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4)。由此可见,文献传播与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文献传播的本质属性。
1.2 文献传播的时间性。
文献传播的时间性是指文献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和继传。“时间是物质形态自身状态的交替序列”。(注:王鹏令.时空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1)时间具有顺序性(即不可逆性)和延续性。 时间的不可逆性使得古人今人由于时间的阻隔而不能直接交流,必得借助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才能实现信息知识的纵向传播。文献就是这样一种媒介,“文献流传的时间性,形成了有效的人类文化的储存功能,为人类文化的继承提供了条件。”(注:王余光.论文献学.武汉大学学报,1988.(6 ))文献将记录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和现状世代相传,“新一代不必去寻找已经找到的东西,发掘已经发现的东西,发明已经创造出的东西。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会有助于人们去思考古代人的劝告:不要去做已经做过了的事情。按照已经达到的作为出发点,社会便缩短了通向实现自己目标的路程。”(注:苏尼·瓦·贡恰连科.精神文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49)时间又是动态延续的过程。个体的生命十分有限,而人类社会需要不断延续和发展,如果缺少必要的知识承接工具和手段,就如卡尔·波普尔所描述的第二个思想实验那样,人类将停滞不前。文献在时间领域的传播使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
1.3 文献传播的空间性。
文献传播的空间性是指文献在空间维度上的扩延和散播。“空间是物质形态并存序列”,(注:王鹏令.时空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都存在多种不同特质的文明区域和文化空间,“不同文化圈的文化丛各自向周围扩散,当它们相遇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注:王心裁.文化冲突交融中的异读目录.图书情报知识,1998(4))冲突时,各种异质文化借助大规模的文献生产、复制、传播来宣传自己、发展自己。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汉文化对日本及周边国家的影响、近代“西学东渐”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不借助于文献来阐释教旨、扩大影响。在同一个社会文化体系中,也可能存在不同文化层次或文明区域。我国历史上曾屡次出现诸候割据、多国纷争的局面,统一的文明体系分裂成不同的几块,“由于各个裂块的地理环境不同,居民的素质、信仰、习俗不同,因此,成长起来的文明枝叶,也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色彩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明的变异与区域文明的成长’”。“以中国本土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先后形成了6个中部区域文明区及6个周边区域文明区。”(注:王余光.塑造中华文明200本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2))各文明区域之间存在着文献交流和传播, 史载韩宣子往鲁国观礼,阅鲁《春秋》和《易》,曾感叹“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注:左传·昭公二年)不同区域文明通过文献的交流与传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最终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文明。空间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文献传播和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2 文献在时空中的传播
2.1 文献共时传播。
文献共时传播指文献在同时代的人中间进行传递、交换和共享,是空间意义上的横向扩散的过程。依据传播渠道及传播者和受众是否共同占有交流空间,可分为同时同地的直接传播和同时异地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是指作者将文献直接传递给读者,作者与读者共同占有传播时间和空间。如作者以馈赠、传阅、各种类型的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直接向社会散发文献。直接传播具有传播便捷、反馈及时等特点。但因传播者活动时间和范围有限,文献传播面十分狭窄。间接传播是指作者与读者不发生直接联系,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的传播。作者与读者处于同时代,但未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传播活动通常是通过诸如图书馆、情报机构、文献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缩微中心等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及出版发行渠道进行。间接传播通过正式和公共渠道,由点到面扩散,因此,传播面广,普及范围大,但因出版周期和加工时间较长,传播速度慢,反馈不及时,易于失控。
2.2 文献历时传播。
文献历时传播是指文献在不同时代的人中间传递、交换共享的过程,是一种纵向的传递过程。“文献保存的前人的文化知识,不仅节省了下一代人的时间和物质消耗,同时也为下一代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打下了基础。”(注:王余光.论文献学.武汉大学学报,1988(6 ))文化发展的积累性和继承性决定了文献历时传播的重要性。文献积累和保存下来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历时传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为后世所利用。文献历时传播包括文献在生产地域的代代继传,和随着时间推移文献在更广地域的扩散。这就使得历史上的文献不仅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大放异彩。
2.2.1 文献在生产地域的继传。
“文献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和历史遗产。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史、社会制度的演进史、人类自身的升华进化史,所有这些都被记录在文献之中”,(注:张欣毅.现代文献论纲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27)。文献不仅将前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使后人能够透过这些文献,了解前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及先贤的思想智慧与不朽精神。中华民族所引以自豪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正是这些文献的保存与历时传播的结果。
文献的保存是为了提供多次长久使用,是文献历时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很早就有了图书档案的收藏和管理,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及其收藏的窖穴分布情况和保藏方法可看出商代已有收藏意识。周朝设专吏掌管图书,老子曾为“柱下守藏史”。秦汉以来各代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藏书制度:历朝都有专门藏书和藏书机构,如秦之石室、金匮,唐之三馆、宋之馆阁等,东汉以后又设置了专门的藏书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除官府藏书之外,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寺观藏书均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它们为我国古代典籍的保存与传递及提供给后世读者利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时代的推移、语言的发展进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后人对前人的文献利用难度会逐渐加大。这就需要不断地对古文献进行整理。清代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指出了文献整理的重要性,“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语言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同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注:周文骏.文献交流引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96 )孔子晚年整理《尚书》、《诗经》等典籍,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继孔子之后,对先秦学术和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编辑了《七略》和《别录》。此后,历代学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文献整理工作,形成一套整理古籍的方法,如辨伪、版本、校勘、辑佚、标点、注释、翻译、目录等。世纪之交的今天,文献整理的任务更重,“我国约有15万古籍,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这些书绝大多数都是用文言文撰写的,没有标点,对今天的一般读者来说,阅读与利用都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古籍整理,不仅能使沉睡于书库的古籍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展现其昔日的光辉,而且也定能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注:王余光.再论文献学.图书情报知识,1991(1 ))文献整理是为了解决文献流传和积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确定文献原文的真实可靠性,方便人们理解和利用原文。”(注:王余光.中国文献史(第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5)如果说文献保存为文献在生产地域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文献整理疏通了文献历时传播的阐释障碍,为切实利用和传播这些文献奠定了基础。
2.2.2文献随时间推移在更广领域扩散的传播。 文献的历时传播不仅在文献的生产地域代代相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进行跨国度、跨地域的扩散传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历史上那些极富生命力的文化精品,不仅曾在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产生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在更广的地域对更多的人群产生冲击和反响,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作用于社会政治、文化、学术、观念乃至行为方式。1986年,当美国唐斯博士《改变世界的书》以“五角丛书”介绍给大陆读者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短短的10个月内印刷了5次, 发行量达到66.3万册。(注:徐雁等.《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品评录.出版广场,1996(5).)该书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中叶之间产生的西籍中,选取了16本书,这些书籍经历了几十年、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仍能在异国引起如此强烈的效果,足以证明优秀文献经久不衰的力量和跨时空传播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令人感叹的是,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并不为世人所了解和熟悉。在西方人所谓的“影响世界或历史的××本书”中,没有中国的书,事实上,许多国人也同样缺少对中国书的了解。这与长期以来忽视对这类文献的开发利用不无关系。直到本世纪90年代,才有一批中国学者开始遴选自己的“影响书目”,如王余光教授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等。此举对弘扬我国文化典籍,促进我国文献历时传播和在更广领域的扩散传播意义重大。
2.3 文献即时传播。
即时传播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的传递和共享,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空间距离和时间差缩小到最低程度的传播方式。电子技术、国际互联网和全球网为即时与几乎地球上任何人进行通讯提供了可能。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存贮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1988年一根光纤电缆能同时传送3000个电子信息,1996年,则能传送150 万个电子信息,到2000年预计能传送1000万个电子信息。日本新力、松下和三洋公司联合开发的CD-ROM光盘,可存储一年的报纸或20册大百科全书。1996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网的人约有5000万人,1998年约有7000万人,预计到2000年,将有5亿到10 亿人通国际互联网和与互联网相连的全球网(World Wide Web)相互进行即时联络。1997年底数字有线频道和卫星频道约计200个,到2000年将达到500个左右。(注:[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3~10)即时传播具有“即刻性”、交流个体主动化、角色双重性等特征。即刻性是指文献的发送与接受可以同步进行。交流个体主动化是指用户处于一个广袤的信息空间中,各取所需,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角色双重性是指用户既可充当传播者,又是受众,用户摆脱了印刷文献生产和出版的种种束缚与不便,可于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文献。
文献即时传播方兴未艾,一方面有关组织和研究者正在探索解决文献在网上发行的版权问题,另一方面各国图书情报机构纷纷进行数字图书馆试验。国外图书馆于8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将馆藏数字化转换、存贮及联网传递。我国从90年代中期出台并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如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计划、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计划”等。许多较大型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已初步建立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光盘局域网、正向“将文本、图像和声音等信息数字化并实现混合、高速联网和远程存取”(注:汪冰,孟广均.国内外电子图书馆试验述评,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67)的目标迈进。
2.4 文献传播方式的复加共存。
文献的共时传播、历时传播、即时传播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复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从一种系统向另一种系统。”(注:[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1)文献传播也是这样,新的传播方式或系统的出现将引起新旧方式的冲突,但最终会走向调和。因为各种传播方式或系统都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新的传播方式和系统的出现将引起原有系统所使用时间的重新分配,最终的结果是多种方式或系统的复加共存。
3 文本意义的迁移与增值。
文献的共时、历时、即时传播使人类社会突破了时空障碍,将人类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庞朴先生认为,文化的传播有多种方式。“有的是扩大式的传播,一种文化在起点所起作用可能是微小的。而在接受地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重大作用。”“还有一种潜伏式的传播,文化传播过去了,当时默默无闻,而在某个时候,突然爆发起来。”(注: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8)这些文化传播现象说明, 文化或记载文化传统的文献在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响,即文献实现跨时空传播后文本意义会发生迁移与增值。
文本(注:源于英语Text,是指文献传播的内容和受众阐释的对象。)对受众接受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如原民主德国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理论家瑙曼在其著作《社会-文学-阅读》中指出“作品不仅创造了接受的需要,也创造了满足这种需要的材料和接受方式,每一部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协调的定义,一种特有结构、一种个性、一系列特点,这一切为接受过程预先规定了作品的接受方式,它的效果和对它的评价。”“读者只能在接受前提(作品)规定的可能范围内将作品现实化,读者的自由只能在作品的对象范围内活动,对作品的任何解释只能是实现建立在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之上潜能。”(注:见:陈东.论文献传播的社会基础.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硕士论文,1989)由此可见, 受众只能以作者所规定的文字符号系统和组织结构为基础去理解文本。同时,受众又不是一味地消极被动接受,受众作为接受主体,通常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人经历、情绪和动机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并以各自的期待视野来阐释文本,形成个体化的文本意义,他所感知和接受的文本意义并不一定是作者原意或其他受众对文本的理解,即文本意义发生了迁移。文本意义的迁移是指受众在阐释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经历、思想观念等因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体意象,它不同于原文本意义,对于原文本来说,意义发生了变迁。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注:见:鲁迅全集(第八卷)145)
在历史长河中,个体受众的文本迁移是微不足道的,文本的迁移主要表现为某一时代或某一空间范围的所有受众文本意义迁移的合力。文本意义随时间变迁和空间转移而发生迁移。“文本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具有不同的意义,无论是认知主体,还是被认知的对象,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之中,”(注:见:陈东.论文献传播的社会基础.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硕士论文,1989)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文本也在不断地发生迁移。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文本迁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文本在生产地域历时传播而形成的迁移(文本1), 文本进行异域传播而形成的迁移(文本2), 两种迁移后的文本重新交流汇合所形成的混合文本(文本3)。如上图所示。
文本在迁移过程中,受众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来阐释文本,从而衍生出许多生成意义,使文本得以增值。历代学者对典籍所做的注、疏、释等,既促进了文献的传播和利用,又使原文本意义增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阐释的过程也就是文本增值的过程。
结语:文献的继承和传播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文献的传播从根本上说是对时空的不断超越,从时空观的角度来探讨文献传播的本质属性、方式、特点和发展规律对深化文献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完成的,由于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指正。
收稿日期:19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