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大修新理念新技术应用论文_袁东野

道路大修新理念新技术应用论文_袁东野

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辽宁沈阳 110005

摘要:文章从道路大修新理念设计,道路大修新工艺应用探讨,道路大修新工艺的优势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四方面来介绍。

关键词:道路;大修;新理念设计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使用效率的提升道路的病害情况也逐渐增加,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安全运输性能,对道路的大修工程逐渐开展,道路大修工程作为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性及道路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不仅可以实现对道路安全性能的提升, 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提高道路工程的使用效率。在道路施工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道路大修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新理念、新工艺的应用用在提升道路大修效果的同时, 为道路的质量及安全性能的提升带来了有效的保障。

一、道路大修新理念设计

传统的道路大修定义为:“对道路的较大损坏进行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新理念设计指导下的道路大修工作不仅仅要修复道路设施,还要根据交通需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道路环境和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理念设计指导下,结合多年普通公路大修工程的实践工作,将道路大修内容大致分为3 类。道路大修分类主要从3 个方面对大修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1、进一步完善以恢复道路基本使用功能为主的设计和工艺材料要求;

2、增加了路口渠化设计、增设隔离措施等工作以提高道路的服务功能;

3、综合改造普通公路景观,规范道路的管理范围。

二、道路大修新工艺应用探讨

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背景下, 道路大修工程也出现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在提升道路工程质量的同时, 为我国道路修缮水平及建设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与发展。实际上道路大修的新工艺是有很多种类的, 但由于文章篇幅限,笔者在此仅挑选出几个使用较为广泛的新工艺作为代表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1、 温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大修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其使用的广泛程度更大。温拌沥青混合料方法主要供是对沥青拌合时温度的控制, 利用温度控制在1500℃ -80℃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常温条件下的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的搅拌, 来使混合搅拌的沥青拌合料成为一种能够在性能上达到或是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相对于热拌混合料而言,温拌沥青混合料不仅能够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快速拌制,最大限度满足道路大修工程的材料需求,还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实现了有效的突破。

2、冷再生拌合技术

冷再生拌合技术也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道路大修技术之一,相对于温拌技术而言,其在道路的修缮成本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其是利用对道路路面上的沥青回收和再利用来完成施工的。目前, 冷再生拌合技术主要分为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技术两种, 其中厂拌冷再生需要依靠具有冷再生设备的特定拌合厂来对所收集的沥青进行拌合,拌合过程中添加新的粘结剂、部分新集料来实现对沥青的再升。然后利用运输车运输到大修路面上去完成摊铺、压实等大修施工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利用大型的现场再生设备来对回收沥青进行一次性破碎、添加拌合物等施工。相对而言,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厂拌冷再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用于阶段性的路面修缮,而就地冷再生则更适用于大面积的路面翻修,在进行选择时,施工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水平及道路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选择。

三、道路大修新工艺的优势

1、实现道路性能的提升

道路大修新工艺的广泛使用,其能够在基本大修技术的基础上,更为有效的提高道路性能使其质量提升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与安全性能。以冷再生技术为例,冷再生混合料的回弹模量较大,其作为半刚性与柔性之间的特制混合料, 其综合了半刚性拌合料和柔性拌合料两者的优点,在获得道路所需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道路基层弹性的提升,有效的防止了反射裂缝与荷载裂缝的产生几率。

2、节能减排再生环保

道路大修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于道路修缮环节的节能、减排及环保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新技术大多以材料再生为基础,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与传统道路整体挖除大修相比,新技术的节约效果在10%-50% 左右。另外其在减排环保方面也实现了实质性突破。以温拌沥青混合料为例其在气体排放方面能够减少60%,有毒气体的排放更是能够减少到80%。

四、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近年来,一系列与新材料有关的新工艺逐渐得到应用。例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抗低温、抗疲劳、抗老化性能,具有抗滑降噪、行车舒适的优点,且充分利用了再生资源(废旧轮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应用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复合路面中防止发射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黏结、防水等关键技术问题。

1、 温拌沥青混合料

鸡高线(黑大线—营口界)位于鞍山海城市境内,道路起点为黑大线石井子道口交叉处,终点为营口界,全长8.8 km。现况路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1 cm,经过现场调查,旧路面层局部有中度龟裂、网裂等现象,对破损严重区域进行取芯调查发现,部分路段半刚性基层整体性好,这表明基层结构强度较好,满足使用要求。大修设计本着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原则,采用对机动车道铣刨加铺结构的大中修结合方式。该路段城镇较密集,周边商业设施及居住人口密集,且施工时间在夏季,如采用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必然会烟气缭绕,气味刺鼻,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从节能减排和考虑社会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最终决定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铺筑。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拌合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 ℃)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低温施工。在环保、节能方面与热拌混合料相比,温拌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 %以上,沥青烟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80 %以上。

2 、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

丹东线(扬水站二号桥—咸水河桥)位于营口市辖区,路线起于扬水站二号桥,终于咸水河桥,全长14.9 km。路面宽度为22.5 m,路基宽度24 m,双向2 %的横坡排入路两侧土边沟。经过现场调查,旧路面层局部有路面龟裂、网裂、沉陷、车辙等病害,已无法满足现有交通条件的使用要求。该路经过一次大修加铺后,沥青面层厚度约12 cm。本着节约资源、再生利用的原则,设计决定将12 cm 沥青混凝土全部铣刨,利用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再生利用,重新铺筑等厚度的冷再生沥青混凝土作为柔性基层,最后再铺筑10 cm 沥青混凝土面层。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具有节约能源、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等特点,对于较低等级道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新工艺、新技术在道路大修工程当中的有效应用,其对于道路大修效果及道路安全性能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导致道路病害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在进行道路大修时,必须要做好道路病害形成、机理的分析,并做好对道路大修后的使用水平与使用年限进行充分的评估。通过评估来实现对道路大修效益、大修方案、大修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与确定。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来进行道路的大修工程施工, 使道路大修工程中新工艺的应用效果能够实 现最大化体现,进而提升道路的大修效果为道路的质量及安全性能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朴绿叶, 文宏军.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 :49一50+8.

[2] 吕涛道路大修新理念新技术应用[J].市政技术, 2 012 ,03 :34 一37.

[3] 周兴奇.微表处技术在城市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0,04 : 26 一29.

论文作者:袁东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道路大修新理念新技术应用论文_袁东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