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国法,企有企规。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规章制度来治理企业,这是一个成熟企业、成功企业的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那么,如何贯彻落实依法治企的要求,让依法治企成为我们企业发展新常态?笔者通过认真学习,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几点见解。
关键词:依法治企;经济发展
一、强化普法教育,树立法治意识,做到认识到位。
1、要懂法、知法。依法治企最基本的是要懂法,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都不了解,何谈管理企业、管理部门?近年来,公司相继发生了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人民来信也比较多,暴露了有些职工特别是身处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懂法,缺少对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深刻学习,自以为有权就任性,逐渐偏离了党纪国法企规的防线,越走越远,最终锒铛入狱,给自己和公司的名誉都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其次,目前公司已经进入了水务改制的攻坚时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资产处置问题、人员安置问题等都需要依照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如果我们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不按法办理和处置,企业发展势必会受到制约。
2、要宣法、讲法。企业要持之以恒全方位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能局限于领导或者某些人,也不能“一股风”式地宣传教育。要通过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党员活动日、部门职工会议等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从不知到略知,再到熟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企业中积极营造“人人懂法、处处讲法、事事依法”的良好氛围。
3、要学法、悟法。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应将学法当做一项日常工作,认真学制度、学政策、学规定、学文件、学业务,准确领会上级政策,把握工作方向,在学习中做到理解透彻、领会到位,充分认识到依法治企对企业发展的优越性。重点学习领会《公司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二、健全规章制度,贯彻法治行为,做到执行到位。
1、科学定法。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须广泛征求民意、突出针对性,能充分体现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要求,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绝不可做表面文章,通过科学的规划,不断完善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实现“靠制度管理、以规则办事、按流程执行、凭标准奖惩”的目标。
公司作为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在其日益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加强自身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在不断摸索探新中前进,内部管理日趋成熟,但由于公司部门点多面广、人员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最突出的是女职工退休问题。2004年,公司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实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推行了企业职工内退养制度,女职工(工人)45岁前无论什么岗位,45岁退养后无岗位,都按50岁退休年龄办理退休。2009年,由于企业发展需要,部分内退养女职工被下属子公司江源公司聘用,从事核算或技术工作。但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人社局无法给予审批通过,原因是内退返聘女职工从事岗位为管理岗,应按照国家女干部55岁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女职工退休遇阻,充分说明了公司对国家与退休相关的文件精神没有吃透,落实到企业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定,比如应明确界定工作岗位性质等,从而避免在女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出现问题,维护职工利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严格执法。在依法治企中,要真正体现“严”、“公”、“敢”,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成员间的“信用”,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破坏制度,或者面对一些违反制度的人和事,怕得罪人,顾及私利,结果必将导致纪律松弛、人心涣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行,必须坚决贯彻“依法管理”的思想,才能稳定人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在安全生产方面,要重点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在经营管理方面,要贯彻执行《公司法》、《劳动法》的法律法规,增强职工维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意识;强化管控能力,严格控制费用发生,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教育党员、管理人员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勤廉兴企。在治安信访维稳方面,贯彻落实好《信访条例》等法规条例,引导职工依法按程序正确表达利益诉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和谐依法。制度是靠人制定的,也要靠具体人来落实,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职工不仅是“管”(规范和约束),也是一种“引”(导向),要注重理清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的界限,尤其是在“法”和“理”产生矛盾时,要分清“大道理”和“小道理”的是非,全面构筑一个“靠人去落实制度,靠制度来管人”的和谐法治环境。
三、完善考核机制,落实法治理念,做到监督到位。
1、勤于自查互查。在工作中要常态化开展自查与互查工作,干部之间、职工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部门之间要对照制度、规范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互相监督,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前几年下属子公司发生的违纪案件发人深思,催人警醒,教训深刻。究其原因是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没有形成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的权力制衡机制,造成了监督真空,滋生了腐败的土壤。施工工地上吊车、挖掘机等重大机械设备租赁以及砂石料、混凝土购买和现场验收,手续不完备,台账不清,疏于自查互查,用多用少一人说了算,把关不严,缺少制约,从而导致相关工程人员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严于考核督查。健全考核机制,本着“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注重实绩、便于考核”的原则,对规章制度中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对不好把握又重要的指标,纳入定性考核,明确责任主体。考核方式上既注重平时考核,又注重年度综合考核,邀请职工代表参与考核全过程,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人才选拔、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在岗要尽责,不负责就问责”的理念,切实提高规范管理的能力、执行落实的能力、依法治企的能力。
3、勇于纠正备查。要从工作中主动找症结,正确看待企业发展中遗留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对待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隐藏,敢于面对,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处理问题要不等、不靠,通过细致分析,以量化指标和有效数据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科学决策。
四、丰富企业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做到发展到位。
要想科学管理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法制文化建设,把依法治企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职工和企业的发展而言,以法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约束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法律知识讲座、法制图片展示等各种法治相关活动,不断扩大教育面,营造浓厚的依法治企文化氛围,企业和职工都会以守法为荣,自觉形成依法决策、依法维权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进依法治企[J]. 文超平.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7)
[2]企业依法治企及其管理中的结合分析[J]. 田中来. 科技资讯. 2015(33)
论文作者:许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企业论文; 职工论文; 规章制度论文; 制度论文; 法治论文; 公司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