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由海[1]2002年在《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住区是城市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传统住区更新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传统住区形态更新作为整个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学科领域目趋广泛,成为城市住区的研究主题之一。 论文针对我国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西方和我国城市住区更新实践及理论发展的回顾研究,在探索、研究传统住区与城市基因、城市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住区的内在形态,并试图从城市基因进化、城市发展、城市熵等角度建构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的系统化方法,力图将城市基因的理论框架引入住区形态更新研究,并为传统住区形态更新提供指导作用。 论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相关概念,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工作框架。 第二部分:城市传统住区。该部分对传统住区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典型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追述,对我国城市传统住区更新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的历史概况和特征。 第叁部分:城市基因。该部分借鉴生物学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将基因和熵的概念引入城市研究,深入的阐述了城市基因的基本特性,城市系统的的结构属性,以及城市基因、城市熵以及城市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部分:城市传统住区形态。该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从城市基因和城市系统的角度对我国城市传统住区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揭示了城市基因基本属性在传统住区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五部分:城市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研究。该部分结合城市基因、城市熵等理论,对传统住区形态更新与城市发展、更新的模式选择等问题进行阐述, 第六部分:城市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的实例研究。该部分以两个传统住区形态更新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对论文的理论建构作了实践上的初步探索
姚圣[2]2017年在《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多层级的城市形态区域研究结果;研究住区形态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模式,建立形态基因的影响评估模型,分析空间适应性变化规律,探讨开发强度评估和形态预测的互动作用关系;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讨旧城住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及形态控制手段。
王娟[3]2010年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区景观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都在探索思考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将成为21世纪城市理想的发展模式。人居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是人居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城市中既存大批的旧住区,对这些住区进行合理更新改造,是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改善城市面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供契机,同时是提升城区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城市经济活动的机遇。以景观设计学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内容,广泛、全面、深入地对实例进行调查研究,认识国内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城市已建住区景观更新改造的有效模式。为住区景观更新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生态改造手段,提供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对之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将来城市住区景观更新改造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能的技术实践方向。
何江夏[4]2017年在《绅士化视角下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绅士化”视角,审视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的发展,认为绅士化虽提升了古城传统街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但也带来日益严峻的社会-空间结构失衡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结构分异化、居住空间碎片化和公共服务失衡化。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土地稀缺、房价日益趋高和古城建筑高度限制等政策限制的多重压力之下,古城住房市场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社会网络与传统文化维系陷入困境:(1)普通商品房开发停滞、别墅项目成为趋势,门禁社区排他性现象及社会网络的破坏现象严重;(2)别墅项目的开发与销售举步维艰,碎片化、“孤立化”的“高端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市场吸引力下降,存量住房出现空置;(3)旧街坊住区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路径单一,“沦陷”为弱势群体的聚居地,中等收入水平以下人群占古城区常住人口的80%,加剧社会结构的两极化,严重破坏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环境;(4)旅游业的快速发酵,催生一批以面向游客为主的商业街“高档化”改造,忽视本地居民需求和传统价值观念,对古城特色旅游品牌造成威胁。鉴于古城传统街区的绅士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分析绅士化的动力机制和内在机理,提出促进各阶层共生的应对策略:如建立合理的住区功能结构,构建以公共空间为桥梁的混合居住模式、通过调整社会公共资源,强化以“中间阶层”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以优化协作治理平台为路径,突显以居民自组织和多元合作为特色的市场运机制,为古城传统街区的社会-空间双向优化寻觅新的思路和方法,彰显古城地域特色。
姚圣[5]2013年在《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源于西方的城市形态学,为研究城镇景观形态构建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不断加强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城市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城市形态学已经开始突破欧洲城市的研究局限,正在向世界范围内其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扩展。其中,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派的研究学者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面对中国城市形态的研究困境,本文试图将城市形态研究方法调整后,应用到广州的历史街区研究中,同时选取英国伯明翰的历史街区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挖掘形态差异背后的动因。最后,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历史街区形态演变的规律,并对城市保护规划提出建议。本文的核心是中英历史街区形态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伯明翰和广州案例的城市形态比较研究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本文分别选取了代表广州和伯明翰的传统历史街区——塞利奥克街区和荔湾宝华路街区,运用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从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土地和建筑利用及其内部细分的形态要素分别展开比较分析,梳理中英案例区域不同的城市形态演变过程,挖掘其背后不同的社会经济动因,最终形成整体的城市形态区域理解。本文在第一章的绪论中,首先会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然后评述了中国的城市形态学和历史街区方面的研究状况;在第二章中,首先会介绍西方城市形态学的概况,包括城市形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当代各学派的整合等;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及其相关应用,并重点讨论了城市形态理论在城市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这也是城市形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后说明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法。最终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从第叁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塞利奥克街区”和“荔湾宝华路街区”的比较研究。第叁章解答了“为何选取这两个案例”的问题,分别叙述了两个案例的历史地理背景,说明两个案例区域的选择缘由和比较研究的意义:两者是在相近时间跨度,相同城市区位下形成的传统商住混合街区,分别代表了伯明翰和广州的典型街区形态。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城市形态区域的叁要素: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土地和建筑利用的角度对中英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的平面单元研究中,平面单元被继续细分为街道系统、地块模式、建筑平面布局等形态要素,通过不同层次的形态对比分析,挖掘背后的动因:英国城市在精细化的规划控制下形成了规整稳定的形态肌理,而中国城市在粗放式规划管理下,以民间自主性的开发为主,因此形态肌理相对混乱。第五章的建筑类型研究中,发现塞利奥克街区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类型体系;而荔湾宝华路街区中,晚清民国时期形成的传统岭南建筑类型体系,建国后却出现了断裂,建筑类型体系陷入混乱。在土地和建筑利用的研究中,塞利奥克案例大致属于“功能微调”的发展过程,而荔湾宝华路案例属于“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最终在综合形态叁要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总结得出第六章的城市形态区域:塞利奥克案例在“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区状”的城市形态区域;荔湾宝华路案例在不断“重复改造”的过程中,形成了“拼贴状”的城市形态区域。城市形态背后反映出的是两者不同的城市发展命运:伯明翰幸运的平稳年代和广州遭受的动荡年代。第七章首先探讨了城市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平面单元,尤其是街道系统对城市形态的控制力;同时分析了中英城市不同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检讨了近年来国内旧城改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最后提出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建议:认为城市形态具有极强的历史地域特征,历史街区形态的保护应该以城市形态区域为基础,建议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街道——地块——建筑——土地利用。论文最后的总结中,认为塞利奥克区域在伯明翰相对平稳、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遵循了“先规划,再建设,后控制”的发展顺序,城市形态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特征,并形成了历史时段特征明显的城市形态区域。而荔湾宝华路案例在广州相对波动、剧烈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遵循的是“先建设,后规划,再改造”的发展顺序,城市形态在重复性的城市改造活动下,形成了历史类型混杂的城市形态区域。本文的创新在于,调整西方城市形态学的研究理论以适应中国城市的文化环境,选取中英城市案例区域,在微观形态层面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并建立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
滕夙宏[6]2007年在《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分为背景和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叁个部分进行。背景和理论研究是基础,正是基于对新城市主义的深入认识和对中国住区的详细了解才能保证后续研究的方向不会产生偏差。比较研究是论文的重点,通过比较研究的过程找到新城市主义背景与中国住区发展现状的内在一致性,反思中国住区存在的问题。建立在前两部工作基础上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宜居性住区发展的框架和规划策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性探索相统一。论文首先从十九世纪末产业的变革和城市化发展开始,回顾了田园城市、邻里单位、现代主义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反思的过程,理清形成住区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并指出西方国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趋势。论文针对新城市主义进行了重点研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新城市主义的产生过程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法,并对新城市主义的叁个实践领域——社区规划、区域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城市主义的旧城改造实践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方向和实例。对于新城市主义的派生理论——精明增长运动、新城运动和紧凑城市思想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新城市主义理论在住区层面的规划特点,理论和实践方面遭到的质疑,以及对中国住区发展的现实意义。在第叁章中,论文回顾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代时期以及现代城市住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每一个阶段住区发展的特征、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改革开放后住区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趋势更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印证了城市住区规划思想随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动态性特征。在比较研究部分中,论文根据基础研究的成果,将中国住区面临的新趋势与新城市主义发展的背景相比较,指出其内在的一致,建立比较研究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对照,找到人本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体的城市观叁个方面价值观的缺失是中国住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宜居性住区的构想,并建立宜居性住区的框架。最后是应用研究,论文将宜居性住区的理论框架与当前城市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住区规划的特点相结合,在具体的规划策略上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和探讨,并提出了宜居性住区规划和建设原则,建议采用“大开放、小封闭”、“大混居、小聚居”的适宜结构模式实现多层面的整合,同时尊重环境、建立人性化交通、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体现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何小林[7]2004年在《转型期传统居住空间更新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尤其是自1990年以来,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向纵深推进,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传统农业社会结构向现代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和城市快速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旧城和传统居住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住区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传统风貌快速丧失;另一方面,尚未改造的的传统住区正在经历着物质性老化和社会性衰败,并有引发旧城整体性衰败的趋势,影响城市整体发展。采取怎样的策略通过更新传统住区来振兴旧城,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论文通过对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和传统住区的阶层分化进行分析,并以泉州金鱼巷的保护与整治为案例进行具体实证性剖析,揭示了传统住区衰败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现实解决措施,探讨转型期旧城振兴和传统住区的更新方式。
魏秦[8]2008年在《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深入到包括建筑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针对人居环境的城市化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源资源危机与居住环境改善等问题,如何立足于我国国情,协调处理好环境与发展、全球化与地区性等矛盾,建设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紧迫而严峻的问题。城市与乡村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遭到了不可挽救地破坏,尤其是植根于地区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传统聚落与住居,正逐渐被城市化的建设模式所取代,地区传统营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地区营建体系切入,研究如何挖掘与整理这些包含生态价值与智慧的地区营建经验,结合当前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将其转化为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与方法,使地区传统建筑持续发展获得重生。首先,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地区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地区营建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其次,论文分别从文学批评中的原型理论、生命科学中基因对生物性状的作用规律、控制论下的系统工程方法、生态学原理及其智慧,拓扑几何学原理在整体结构下的形态转换等相关学科领域获得启发,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置于整体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的动态网络中,在多维视野中整体地把握系统的构成关系,挖掘本源,找到科学的求解途径、把握地域基因的发生、调控以及演进机制,并运用神经元BP网络评价方法,由此而架构完整的地区营建体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基点平台,为地区营建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与营建导则。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论文选取黄土高原的窑居营建体系作为地区案例研究,从黄土高原生态、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对窑居营建体系的地域基因进行诊治识别、重组与整合,在对其系统规律分析与把握的基础上,建构了窑居的“地域基因库”,调控其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进。最后,论文将营建体系的理论及原则落实于绿色窑居营建体系的形态设计上,架构了从窑居独院、基本生活单元到窑居聚落,直至营建体系的各层级形态设计对策细则及多样化的形态转换拓扑群,为专业人士与居住者协作设计提供了直接的参照模版,以利于窑居营建体系的良性生长。为了验证理论研究的可行性,论文还结合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的建设作为实证研究,以期对其他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姜群[9]2017年在《长春市老工业街区外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面临改造、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尤其对于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而作为城市主要功能之一“居住”载体的居住区,会因年限的延长而产生物质减耗、功能衰退、环境恶化、经济折旧的现象,也会因居住标准升级而产生物质和精神老化等因素而导致“综合性老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对这些有价值的居注建筑和居住区进行保护、更新及再利用,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如今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长春一汽老工业街区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地调研和收集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长春市老工业街区进行明确的定位并阐述对老工业街区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必要性,作为提出论文的理论依据。接着从客观实际角度对老工业街区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对长春市老工业街区外部空间在形态、分布、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为对长春市老工业街区改造和更新的依据。针对长春市老工业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面临的不同境遇,分别进行剖析和诊断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策略。论文从街区保护理论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工业街区改造更新等多个角度出发,明确老工业街区在外部空间保护与更新的一些方法和原则,从整体发展的角度阐述长春市老工业街区现存问题的解决思路,从住宅单体改造、街区设计、城市整体规划、建筑可持续发展更新和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些对一汽老工业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作为本论文的最终成果,并期望能在更新我国老工业街区整体形象、提高住区居民生活质量、保持居住外部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城市老工业街区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刘晓庆[10]2017年在《大连市老旧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80-90年代,为了解决城市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住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些住宅区逐渐衰退,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其区位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逐渐变为城市中心区,这些衰败的住区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面貌,甚至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此,这些衰退住区迫切需要改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本研究针对大连市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城市中心区的老旧住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街区化更新的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与主要思想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系统的归纳分析了具体的实践案例,进而提炼总结了其在住区层面所共同倡导的主要原则和做法,并将其概括为空间结构、功能结构、人文结构叁个层面,以此指导下文的研究。其次,论文通过对大连市住宅的发展建设与更新现状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继而对大连市中心城区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老旧住区街区层面进行实地调研,重点选取了大连市中心区石道街小区和侯二小区两个典型住区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并分别从以上叁个层面总结了大连市老旧住区现存的主要问题。再次,以老旧住区现存问题为依据,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探讨了如何发展大连市老旧住区街区化更新建设。先是分别从大连城市结构与住区整体结构分析了构建住区街区化更新的基础,继而从老旧住区的空间结构(街区规模与尺度、交通系统、开放空间、建筑布局与形态)、功能结构(功能构成、配套设施布局)、人文结构(社会结构构成、住区管理模式)叁个层面对街区化更新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了大连市台四小区作为更新对象,并根据住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街区化更新设计方法,以期通过街区化更新方法优化住区整体结构,并进一步完善住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老旧住区更新拓展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城市·基因·形态——传统住区形态更新[D]. 唐由海. 重庆大学. 2002
[2]. 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J]. 姚圣. 规划师. 2017
[3].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区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 王娟.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4]. 绅士化视角下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何江夏. 苏州科技大学. 2017
[5]. 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D]. 姚圣.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6]. 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 天津大学. 2007
[7]. 转型期传统居住空间更新研究[D]. 何小林. 东南大学. 2004
[8].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魏秦. 浙江大学. 2008
[9]. 长春市老工业街区外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 姜群. 吉林建筑大学. 2017
[10]. 大连市老旧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D]. 刘晓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新城市主义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城市形态论文; 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