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环渤海论文,地区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环渤海地区构想最早由童大林先生提出,他称这里为“地球上再难找到的一块大宝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将环渤海地区与广东、福建、海南并列,提出了加速这些地区的开放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可以预期,在世纪之交,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引擎”,中国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4省,内蒙古7个盟市,土地面积112km[2,],人口约2.4亿,分别占全国的12%和20%,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6%。该区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环渤海地区不仅区位条件好,而且资源丰富,科技力量强,交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从政治、文化、经济、科技、资源等各方面比较,环渤海地区都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开发基础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然而,我国开放开发,南重北轻。1981~1993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了15.7%。这两个地区199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2倍。这两个地区占全国人口的12.23%,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22%。这两个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环渤海地区高1.65倍。因此,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开发,将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渤海地区位于东北亚,面向太平洋,背靠半个中国,是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是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通向太平洋,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并且是联结欧亚大陆桥的东部桥头堡。90年代,整个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东北亚是亚太的核心地区,而环渤海地区是参与东北亚合作最理想的先头阵地。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区域联合与协作,加速与世界经济接轨,不仅对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而且对带动“三北”地区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应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战略决策,把条件优越的环渤海地区,作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引擎”,加快改革,加快开放,加快开发。
2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加速环渤海地区经济
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区域差异很大,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组合来有效地推动。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根据各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地区的合理安排与组合,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对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环渤海地区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是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的依据。环渤海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交通、通信比较发达,在我国能源运输和邮电、通信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科技与人才优势明显,大中城市集中,煤、铁、石油等主要矿产资源丰富。今后的资源开发方向应是当地消耗利用与向外地输出并重。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东部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工业和产品,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技术、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好效益”。据此,本区发展方向可概括为:它应是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引进、吸收和向落后地区转移先进技术的桥梁,是我国追踪世界前沿科技,具有高新技术创新实力的促进全国技术进步的科技开发基地;也应是信息通畅、交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良的开放性的综合性的经济合作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点应当是:(1)积极发展电子、汽车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支持、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提高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2)加强煤炭和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建设,以满足全国及本地区的能源需求;(3)加快交通、通信、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4)努力发展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5)大力发展农牧渔业。
当前,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各省市出现以重化为特征的结构趋同迹象。如钢铁工业,各省市都是自成体系,设备老化,过去只重视增加数量,产品品种不能满足国家需要;只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在冶金部指导下,搞一项环渤海地区钢铁工业分工协作的整体规划。先对老钢铁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分工协作,充分发挥潜力。第二步再考虑新建,选建齐鲁还是唐山,也应该从产业政策上、区位条件上重新研究。要利用两种资源,不能把矿石资源过分的依赖进口。建议国家加强冀东钢铁基地建设,把王滩建成北方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京唐港宜主要解决钢铁的运输问题。对于各省市相同的支柱产业,能否将同类厂组成跨省市集团公司,以产品质量好、技术强的企业为龙头,调整结构和布局,进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拳头产品,进而向跨国公司发展,用名牌产品来树立环渤海地区的形象,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实行专业化、区域化、集团化生产,逐步解决各省市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以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的整体优势,推动“三北”地区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加速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扩大吸引力和辐射范围,从区域总体发展考虑,河北省要重点抓好十大基础工程建设,陈立友同志1994年1月在环渤海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作了详细阐述,笔者赞同这种谋划。现仅就路、水、电等建设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河北省处在特殊的区位上,既是“两环”开放的畿辅重地,又是“三北”地区的过境中枢。着眼大局,服务京津,支持全国的发展,首先要安排好交通设施建设。环渤海的沈大线、胶济线和京津唐线三条经济隆起带,得益于经济腹地与入海港口以交通干线相连。河北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只占全社会货运量的17%,相当一部分应该由铁路运输的货物而运不出去。河北省铁路运输满足率为60%左右,主要限制口的满足率还不足40%。为了“奔小康、建强省”,要完善经济腹地与入海港口间的交通干线建设。最有发展潜力的和最迫切的是尽快沟通省会石家庄市与入海港口间的交通干线建设。在石家庄—秦皇岛港、石家庄—京唐港、石家庄—塘沽港和石家庄—黄骅港等多条线路方案中,应加快石家庄——京唐港间高速公路和航空线建设。有人在研究空间结构时指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京津唐地区的港口——中心城市——腹地间的经济关系尚不够密切。其原因之一,归咎于“河北省在省内以石家庄市为中心大搞独立的工业体系,使得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与广大腹地的经济联系受到限制”。这是否符合实际?自有事实为证。但却启发我们应当加强区域生长极和发展轴线的建设。这也是使笔者提出加强、加快石家庄市——京唐港间高速交通干线系统建设的一个原因。为了加强燕山资源开发,帮助当地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建议将唐山——承德铁路列入国家计划。这也将有益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地的开发。
环渤海地区属半干旱少雨地带,水资源贫乏并非只是眼前的威胁,而是长久的。河北应急供水缺水率20%,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为保北京、天津,每年调出水量19.6亿m[3,]。随着经济发展,缺水情况逐年加重。南水北调应加快中线引江南水北调工程的进程。要把水的问题解决好,应严格控制大耗水项目在缺水区上马,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都要考虑水的因素。京津两市每年以两公里的速度靠拢,应注意控制城市规模,严格控制京、津再上大耗水项目,以防患未然。
河北省电力南北两网的高峰负荷缺口均在20%以上。为支持京、津两市的发展,河北 北部电网每年向京、津输出电力约100万千瓦,在建和准备建设的沙岭子、陡河二站、三河等电厂也主要是为了向京、津供电。京、津、冀共用一个电网,加强河北省电力设施建设,也是为加强北京市、天津市的电力建设,国家应多给予关照。建设加快冀东沿海电站群的建设,北京市、天津市应给予一定的协助,促进河北电力建设,以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加强联合协作,是加速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指出:“发挥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科技人才集中、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支柱产业发展、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建设为动力,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据此,环渤海地区的联合协作,在省、市之间首先是京津冀的联合协作,进而是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联合协作,逐步形成环渤海综合经济圈。
区域经济联合协作,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地区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区经济专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区域经济联合协作,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以等价交换、互利共荣为动力。马克思早就指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种不费资本分文产生的生产力的诱惑力,必将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长期以来,“为官一任,致富一方”,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然而,也加强了行政壁垒,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组建跨省市的经济区域,形势严峻,时间紧迫,切不能因争中心、争项目、争投资而延误联合协作的时间,浪费紧缺宝贵的资源。国际间经济利益优先原则直接推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省市之间何不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应尽快磋谈协商,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