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_旅游产业论文

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中国旅游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研究中国旅游业的历史与未来,首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世界旅游的大家庭中,中国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依靠改革开放政策,来华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接待国之一;更重要的是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市场区位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1995~2020年间,中国入境旅游的平均增长率为8.0%,到2020年,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13710万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WTO对中国旅游业美好前景的预测。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不仅在数量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产业运行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旅游业正处在一个明显的转型期,面临着向前大跃进的年代,面临着极其深刻的变革和不断的创新与改组。对于中国旅游的投资者、经营者和研究者来说,分析和了解中国旅游业已现端倪或正在酝酿的各种演变趋势,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一、总体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鉴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总体特征以及旅游业基础薄弱的现实,一直按照非常规模式发展旅游业,即以创汇作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和政策依据,优先重视和适度超前发展入境旅游,对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政策。与之相应,在资金投放上也明显地向具有国际向性的地区或项目倾斜。

客观地说,集中关注创汇的非常规旅游发展模式为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促成了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业地位的确立。

及至90年代初期,非常规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发展入境旅游的所谓“后发优势”逐步式微,入境旅游业基本上完成了从“机遇型”向“市场竞争型”的转变,发展难度增大,增长速度减慢;另一是国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内旅游需求十分迫切,但针对国内旅游的产品和服务却相当落后。当时,学术界曾发出过重视国内旅游的呼声,但思维的惯性使得政策并没有很快改变。1992年,国务院在批准建设“青岛石老人”等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时,基本上还是强调突出入境旅游。1993年11月,国内旅游终于得到政策认可,中央政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国内旅游业发展方针。1994年,国内旅游首次纳入国家旅游统计范畴。统计表明,该年国内旅游总人次数即达5.24亿,回笼货币1023.51亿元人民币。此后,国内旅游在这个很大的基数上持续增长(见表1),使每个关心中国旅游的人都意识到,中国的旅游市场结构和旅游供给结构开始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将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5~1998

展望新的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模式会继续发生演变,主要趋势有三:

第一,国内旅游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主要是: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已达很高的水平,创汇不再是发展旅游业的唯一的或绝对主要的目的。

○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消费模式的形成使国内旅游需求稳中有升。

○针对国内市场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价格日趋合理。

○宏观经济形势要求政府大力刺激国内旅游的发展。近两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市场需求对经济的约束作用明显强化,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经济过剩运行。有鉴于此,中央政府作出了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中国有效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首要举措,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缓解就业压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投资需求,拉动消费需求,这一系列目标任务均会使政府对国内旅游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国内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增长迅速,并逐步缩小与入境游客的差距。从表2可以看出,1994年以来,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增长明显,使总消费额的逐年增长率远高于总人次数的增长率。鉴于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较大,可以推断,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旅游不但会有数量上的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会发生内涵性的改变,其经济意义将日趋显著。同时,随着国内旅游者同入境旅游者在消费水平方面差距的缩小,困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有望逐步缓解,这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4~1998

第三,出境旅游快速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入境旅游。就经济因素、人口因素而论,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一些非官方的调查表明,1995年前中国拥有百万以上资产的家庭数量就已超过500万个,能够支付得起洲内旅游的家庭数量则要远高于此。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列德国、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0000万人次,占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比例为6.2%。当前,中国公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旅游的审批手续非常简便,因此这些国家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如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旅游的障碍能得以拆除,旅游签证程序进一步简化,交通和其他方面更加自由化,中国的出境旅游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毗邻诸国甚至欧美国家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公民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

在90年代之前,中国旅游业由于基础差、市场增长快,供不应求的特征一直比较突出,因此,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饭店和增加运力是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措施。及至90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业基本上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些重要的旅游生产力要素出现了明显的过剩。

饭店的供过于求最为严重。从理论上讲,饭店建设周期长,在数量规模上适度超前发展是合理的,但若过度膨胀则会造成整个旅游业的不经济性。近10年来,因为投资商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加上政府的控制不够严密,不同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的饭店在中国大量出现,导致饭店增长速度远高于客源增长速度,饭店业出现“行业饥荒”,平均客房出租率、房价和利润率普遍下降,市场竞争白热化。饭店业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饭店业利润率的下降,又导致旅游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系列状况在传统旅游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依照目前的统计口径,一些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呈亏损状态。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4~1998

中国饭店业的过剩固然有政府总量调控失当的原因,但与旅游吸引物开发有更为直接的关系。一方面,近几年来,中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相继将旅游业确定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开发了大量新的旅游景区、景点,加剧了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进入90年代后,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旅游市场还是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细分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这本要求旅游吸引力产品更新换代,但事实上大多数传统的或新的旅游地在吸引物开发领域并没有高度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依旧按照原来的思维模式开发旅游产品,造成旅游流量增速趋缓。可以说,在吸引力产品这个旅游生产力要素领域,过剩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短缺的本质。

从一些零碎的信息资料看,中国的旅游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航空公司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格局。

可以肯定,深度开发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改善运行机制,增强供给与分配的灵活性,是新时期中国旅游业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中心内容。

三、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研究,近几年来,世界旅游业正在步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旅游新时代”(NTO,New Age of Tourism)宣告来临。旅游新时代除了具有需求进一步细分、供给与分配高度灵活化的特点外,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即全球旅游业将主要通过“系统经济”而非“规模经济”来获得持续发展。所谓系统经济事实上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建立在重新认识旅游业概念的基础之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之初,主要依赖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经济相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而言有相当高的游离性。随着量的积累,旅游产业的领域不断扩展,结构不断复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旅游业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高度独立的行业,而是一个由若干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业组合起来的貌似松散的综合性产业,这时旅游业的发展要牵涉到广泛的社会经济架构,旅游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系统经济的良性运转。系统经济模式的中心内涵是交叉联合,这种交叉联合与过去旅游行业内部的横向或纵向联合不同,而是指旅游部门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增长。

在“适度超前”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旅游业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在总体上已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的任务。从投资经济的角度而论,由于结构变得复杂,系统相当庞大,旅游业可能不再是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而是如法国旅游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韦拉所说类似于重工业,旅游业的孤立冒进必然是十分不经济的行为。此外,因为中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严重匮乏,旅游业同其他部门、产业之间的用地、用水矛盾会日益突出,加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已不断深入人心,下一阶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适应旅游新时代的特点,通过系统经济而非规模经济来求得持续发展。

依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或地方政府行使促进和管理旅游业职能的方法、手段应发生改变:

第一,树立旅游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观念,也就是“大旅游”观念,从社会经济各部门协同发展的高度出发,依照整体最优原则,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计划,要准确把握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和产业地位,妥善处理旅游业与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社会文化进步、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孤立地发展旅游业,以最大程度地减弱旅游业的脆弱性、波动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

第二,注重社会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吸引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旅游吸引力主要依靠狭义的旅游资源,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在系统经济时代,由于市场需求显著细分,旅游吸引力源泉必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当代社会性资源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自然的造化和祖先的传赠。因此,有必要关注旅游业同其他产业的交叉联合,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修学旅游等特殊旅游形式,以收一石数鸟之功。旅游的异地性、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旅游地社会经济总体形象的影响,因此,旅游地整体形象塑造是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旅游行业管理将有更加广泛的内涵。直接地说,政府必须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将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业务范围作大幅度的拓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条块之内。

第四,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灵活的、开放的、标准的旅游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将成为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产业空间布局的转变

地域空间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舞台”。空间不仅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被动形态,它对旅游经济联系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旅游市场结构的改变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布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在大的空间尺度上,旅游业的增长表现出多中心性。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旅游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桂林等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旅游资产也相应地主要分布在这些城市或地区。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上述传统旅游城市的领先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来说,中国东部沿海新兴旅游城市(地区)和西南、西北边远省区旅游业的增长势头表现得更为强劲。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厚获改革开放政策之益,经济发达,人民收入水平高,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主要的都市圈,福建沿海城市化程度也比较高,这些地区有海洋之依托、交通之便利、市场之优势,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势在必然。中国西南、西北边远省区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禀赋方面,这些地区地质地貌景观十分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深厚苍劲,民俗风情淳朴诱人,与当前追求回归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向性高度吻合。西南、西北边远省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交通条件,近几年来,这些地区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交通瓶颈问题有所缓解,逐渐由旅游冷点向旅游热点转变。为了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中央政府对西南、西北边远省区的支持力度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西南、西北边远省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旅游区,是旅游投资者的乐园。由于社会经济水平不同,中国西南、西北边远省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道路又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前者以景区、景点为空间主体,后者则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为空间主体;第二,前者具有明显的国际市场优势,后者则以国内旅游者为市场主体;第三,前者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强化基础设施,扩大数量规模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后者则更多地凭借系统经济的优势,通过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来谋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在中观的尺度上,短线区域旅游将取代长线旅游成为发展的主流。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一是中国国土辽阔,传统的长线旅游不符合“旅速游缓”的基本原则;二是由于人们的出游频率提高和收入并不丰厚的中下阶层广泛介入旅游活动,受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两大因素的制约,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出现了近距离化和精细化倾向。发展短线区域旅游,除了要建立相邻旅游区协调运行的机制外,还需妥善处理集聚与扩散的矛盾。大体来说,在京津、沪宁杭、粤港澳大三角以及西安、桂林等拥有高度发达的中心旅游城市的地区,应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为主。其他区域则应首先注重集聚效应,构建和强化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龙头性旅游城市。

再次,在城市这个小的空间尺度上的旅游增量布局会出现倚重郊区的趋势,或称为“郊野化”倾向。理由在于城市郊区不仅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工业污染小,环境优美,能够迎合城市居民快速增长的户外休憩需求。

五、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变

世纪之交,中国旅游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也酝酿着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将主要表现为国际化、集团化、中介代理组织强化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步伐日渐加快,旅游产业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加强,大量的跨国旅游企业会在中国落户、扎根、生长,并冲击中国现有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引起更多旅游收入的境外转移。旅游业是市场进入较为宽松的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之初就比较注重对外开放。据统计,至1996年底,中国旅游业直接利用外资总额达200亿美元;截至1998年已有18个著名跨国饭店集团涉足中国92个饭店;合资旅行社也已出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为境外投资商提供了更好的“进入”条件,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必将大大提高。对于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还不甚高的中国旅游业来说,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的确需要早作计议。

其次,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步伐必然要加快。受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企业在总体上呈“小、散、乱”状况,规模经济效益很差。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国内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大,环境条件也趋于成熟。面对跨国集团不断抢滩登陆的巨大压力,克服部门、地区障碍走向联合也是企业界的必然选择。同时,政府势必也会着力培育和扶持国内旅游集团,以之应对国际旅游集团的挺进和促进国内旅游企业走向世界。

再次,中介、代理组织的增长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改变的另一重要特征。由于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中国旅游行业不仅存在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而且中介代理业务的发育相当幼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市场结构的纵横扩展和新技术成果的快速渗透,大量的旅游咨询、顾问、代理公司必然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旅游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标签:;  ;  ;  ;  

转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