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亚洲杯失利是什么?_篮球论文

中国男篮亚洲杯失利是什么?_篮球论文

跌倒算什么——从中国男篮亚锦赛失利说开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去论文,中国男篮论文,亚锦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大革命时期有这样一首歌,它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胜利。这歌今天已很少有人唱了,年轻人大都不知道这歌是怎么回事。但是,面对中国篮球的滑坡,面对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面对中国田径、游泳的日见颓势,我们的确应重唱这首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国男篮在亚洲锦标赛上的失利,使我们20多年来第一次失去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资格,加上中国女篮的每况愈下,这在中国篮球史上的确是耻辱的一页。之所以没人对此大做文章,并不是它不值得一作,而是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被世界杯足球亚洲十强赛上那不争气的中国足球队给分散了。

还有一个多月,希尔顿97~’98中国男篮甲级联赛就要开赛了,在第三个职业联赛到来之前,以中国男篮的失败做个由头,好好研究点问题,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如何看待失败

中国男篮这次的失败,从竞技体育的属性这个角度上看,是正常的。在同一个竞技舞台上大家竞争,有上有下,有起有落,有偶然,有悬念,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否则,永远是一个格局,那恰恰说明竞技体育水平停滞不前了。只不过这次中国成绩不高,国人心里自然不好过。

中国男雄霸亚洲篮坛20年,所有对手都把中国当作第一对手,中国男篮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在亚洲,中国人得天独厚身高、实力至今也是亚洲第一,即使是这次打败我们的对手也得承认。人家先天不足,就得依据各自不同的客观实际,另辟蹊径。在快速、准确、灵活、多变上想办法。想当年钱澄海教练带过一支国家队,平均身高才1.93米,但却闯入了世界十强。“把高度降下来,把成绩打上去”,这句近似笑谈的话却道出了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哲理。既然中国人当初可以以此打败古巴、波多黎各、希腊,为什么韩国人就不能以此打败中国队呢?

近年来,亚洲篮球水平普遍有了提高,西亚的沙特、约旦,东亚的日本、韩国,包括我们的同胞中国台北队都进步明显,因而使中国队越打越吃力。

然而,中国男篮对此虽有感觉,但却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总以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轻敌思想一直麻痹着自己。这也是此次失败的原因。近几年来,无论是严锦赛还是亚运会,我们次次夺冠,一直压着韩国队,因而队员从心里看不起韩国队此次亚锦赛头几场打得不是太好,再加上徐章勋因伤上不了场。队员心里就更麻痹,以为板板儿能赢。就是在前往体育馆与韩国决战的路上,队员们议论的都是赢多少,20分还是30分的问题。正所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待形势一变,立刻方寸大乱,一片空白。

如何认识自己

面对失利,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呢?从硬件上看,我们仍然是亚洲第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软件上,我们比起20年前无疑是落后了一大截。所谓软件就是指在把握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上;把握亚洲篮球、世界篮球运动潮流的革新动向上;篮球运动技战术理论变化上等方面,表现出了观念上的落后。而这一落后则全面影响了我们的培养、选材、管理、训练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艺术等各个方面。这一点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根本性问题。

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人才硬件并不出色,但我们对篮球运动的特质的认识并不落后。著名教练钱澄海在接受采访时就开宗明义:“美国人对篮球的认识是玩,欧洲人对篮球的认识是抢,而亚洲人对篮球的认识是投篮。中国人驯狗熊教的都是投篮。”这短短几句话,实际上就是从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因而把握潮流准确。这就有利于清醒地认识自己,摆正位置,确立自己的风格打法。

在这一基础上,中国人创造了跳投、快攻、攻击性防守、追着打等等技术战术,逐渐形成了自己小、快、灵、准的战术风格。在指挥艺术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美国队这样的强队比赛,我们注重进攻,因为防也防不住人家,索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充分发挥自己小、快、灵、准的风格,居然在世锦赛上打出了相当高的水平,打出了罕见的高比分。

相反,对实力不如我们的日本队、韩国队比赛时,则要强调防守。防住对方的快攻和三分球,制约住他们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内线优势战而胜之。上面两种决策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这里包含着教练员对篮球运动不同风格流派的深刻理解,包含着教练本人的指挥哲理。正是这种思辨,使中国篮球在亚洲常盛不衰。钱澄海在这方面为后来的教练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篮球人才的不断优化,特别是内线高度的增加,我们理当在继续发扬快、灵、准的传统风格上,更加发挥内线的威力,只是将小、快、灵、准,改成高、快、灵、准。却不料,我们不仅没有更上层楼,反而因此丢掉了快、灵这两项传统风格,像狗熊掰棒子,捡了一个丢了一个。国家队也好,地方队也好,其实情况很简单,无论男队女队,也无论什么对手,一律是慢慢腾腾的阵地战。以至于今天,面对日本、韩国的快节奏,我们反而不适应了。这说白了叫败家,本来是我们的东西让人家学走了,学走了也没什么,现在本来是信息社会嘛。你自己别轻易地把看家本事丢了呀!现在人家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败了我们,整个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如果我们至今仍然不认识这个问题,那就太可悲了。因为我们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想当年王非、宋涛、王立彬、张斌、孙凤武等能打得出来,现在的队员就没理由打不出来,都是中国人嘛,而且条件越来越好。

如何看待改革

也许,正是因为条件越来越好,才养出了一般骄兵悍将。由于前些年,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奥运战略,砍掉了许多集体项目,篮球也在劫难逃,造成人源短缺,优秀人才更少。使得一线队伍及国家队队员,老老少少全成了“腕儿”,平日在各俱乐部里,自律性不强,训练不刻苦、不认真,年轻轻的甚至肚子都起来了。但俱乐部又奈何不得,因为打球还得指着他。

职业化改革以来,实行了俱乐部制,球员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主力球员年收入达到十万二十万的人不少。钱多了,腰杆儿硬了,不服管教的有了,生活放纵的有了,有的甚至把国家利益放在脑后,不愿在国家队吃苦,宁可回俱乐部混钱。于是管理难度大了,训练水平低了,比赛成绩也就滑坡了。

那么,是不是改革改坏了呢?我想,我们还不能这样片面地认识问题。

中国篮球的改革与足球改革不同,它是在原有体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借鉴了足球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篮球发展的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方案。这种积极进取,不坐等上峰指示,主动挑担子、负责任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改革大业所需要的开拓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各项改革都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从旧的体制的基础上开始的。改革大业从始至终都伴随着两种体制、两种观念的矛盾斗争,在不断的此消彼长的积累中逐渐走向成功的。这就注定了我们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是要遇到些阻力和曲折的。但改革开放毕竟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改革大业推向新的阶段。因而我们对中国体育的改革、中国篮球的改革是满怀信心的。

中国篮协在决策层体制改革尚未进行的情况下,为了不放过市场机遇,从1995年开始制定了三年的改革计划:以赛制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篮球改革;以甲级联赛的改革带动其他赛事的改革,将比赛推向市场。为适应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特质,篮协提出了立法先行的大思路,先后推出七个条例,使篮球事业由人治逐渐向法治化过渡,这就为篮球进入市场接上了轨道。

由于我们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因而,大家都得摸索前行。为此,篮协提出了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改革原则,制定了边探索、边总结,边立法、边完善的改革方针。两年来,促进了俱乐部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以俱乐部为单位参加的联赛组织形式;初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篮球市场,赢得了社会后援和企业资助。并且吸引了外资的注入,形成了球员流动的机制,外国球员也出现在中国的篮球场上。一时间,中国篮球从长期的冷宫中走了出来,又成了热门焦点。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篮球改革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得体的,实践是成功的。那么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改革是成功的,为什么成绩却出现滑坡呢?

其实,这很好解释。前面已说过,改革始终伴随着两种观念、两种体制、两种思想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无论在哪个工作环节上出现碰撞,都会影响到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因为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体制、机制、赛制、理论、观念、意识,组织、运作、方法……都处在转型期,上述新旧体制的矛盾和商品经济的诸多因素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影响我们的工作人员、教练、队员。而且最现实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每项重大举措几乎都要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直接发生关系,这就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当我们整个中国篮球的总体改革方案尚未全面铺开之时,我们的管理、教育、训练等环节均未科学地建立起来,暂时不得不沿用旧体制的一套,这就与在已经发生变化的新环境下打球、生活的球员、教练员的认识产生抵触,发生矛盾。逼迫他们强化职业素质的环境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出现前文所说的那些弊病便是很正常的了。

但两年来的改革实践毕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垫了一条通道。打开窗户吹进了春风,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飞进害虫;有了道路便于前行,但也总会遇到挫折和曲折。这些都是必然的,只要有爬起来再前进的勇气和意志,我们就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也会不断制造出自己的杀虫剂和空气清新剂,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使我们的环境日益健康。

胜利是我们所希望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是竞技体育的规律。不能因一场重要比赛的失败而怀疑和否定我们走过的路,怀疑和否定我们的改革成果。这才是大的原则。

对于中国男篮、中国女篮来说,“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

标签:;  ;  

中国男篮亚洲杯失利是什么?_篮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