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走进课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那么,运用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一是发挥导向作用方面;二是优化课堂内容方面;三是提高学习热情方面;四是反馈课堂效果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094-01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走进课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那么,运用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一是发挥导向作用方面;二是优化课堂内容方面;三是提高学习热情方面;四是反馈课堂效果方面。下面,我将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认识。
1 发挥导向作用方面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评价所起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常常要受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影响.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也要受到评价的制约.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学生喜欢新型的教学环境,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学习时,由于不知道学习目标,往往无所适从.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后,可以很灵活地展示学习目标,教师做的是轻而易举,学生学的是有章可循,教学也因此更有秩序了.
2 优化课堂内容方面的优势
(1)教学素材丰富化书本上的知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知识接收面也比较狭隘,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思维的开拓.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向外延延伸,扩大学生的视野.网络上有很多素材库,能弥补青少年朋友对知识的渴求,能让他们学得更加充实、灵活.纵观生物学史,成功而经典的实验就如满天星斗,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学史的各种机会,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从而学得更加愉悦。
(2)抽象知识感性化现在的中学生比较感性,他们对感性的知识更感兴趣,也更易于理解、接受,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生物现象,借助图像、声音、色彩、动画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可以将抽象事理具体化、微观世界宏观化、模糊现象清晰化.这在讲授分子动理论知识中就可以充分运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个途径让学生真切地体味微观知识,比传统教学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更全面、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复杂过程简单化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熟练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这尤其体现在多媒体教学中,一项简单的超链接功能,为教学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信息和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师备课时准备得更充分。
3 提高学习热情方面的优势
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尤其需要注意师生间的交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做与网络教学无关的事.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1)激发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物课堂因为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展示学生难以见到的生活中的生物情景、激发起学生研究生物的兴趣,让我很是感动。
(2)体现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其智力潜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据调查,师生经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已经达到90%.教师要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会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到相关解疑.据调查,85%以上的同学基本能主动地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
(3)实现师生互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教学上的互动,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要学会交流合作,这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之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直接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性,生生间的合作.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既符合孩子知识接收的特点,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4 反馈课堂效果方面的优势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过程提供大量信息,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新授结束后,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非常容易地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了解与反馈.更可以将评价通过BBS或邮件等个性化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肯定、合作精神的肯定以及错误观点的分析等.肯定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适度的否定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为缩短差距而努力.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教师还要设计出全员参与的双向评价的过程.在网络上,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不会因得不到交流而产生失落的情绪,同时他们也可以与对自己的评价者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评价环节的时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推动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调控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新课程改革向预定目标前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在不断完善中,相信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能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 张书国.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7):125-126.
论文作者:陈钦衡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生物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