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职业中专)
摘要:PLC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大多数院校尤其是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PLC实训掌握PLC技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优化PLC实训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技术。本文通过对PLC课程的特点分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并介绍了PLC技术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PLC实训;教学效果;优化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1.课程特点
1.1PLC技术应用广泛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由数字运算操作的通用工业自动化系统,他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储存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技术紧密联系硬件,具有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系统设计和建成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和易改造等优点,因此PL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
1.2 PLC课程特点
PLC关于电动机的控制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PLC 程序执行与控制的应用,数字逻辑运算知识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程序的上传与下载等信号传输的连接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技能有所提高。
2 教师素质的要求
相比于理论教学,在实训课程中要求指导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老师须结合本行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指导教师要分析并了解PLC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要求,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不定期的更新和调整项目内容,还要和其他老师探讨实训内容和措施,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节奏的动态性,也能使学学方案更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学质量。
2.1 完善教师理论知识构架
教师的知识素养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养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PLC实训的指导老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能正确和熟练的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才能成为合格的PLC指导老师。
PLC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广泛,各个企业生产的系列不同,导致其结构和形式不尽相同,因此老师不仅要掌握PLC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字逻辑知识、电器控制技术和电机知识、以及计算机通信知识。
2.2提升教师实训指导素质
PCL课程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性,老师要熟悉实训步骤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训。在具体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因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差异会遇到不同的疑难,所以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耐心指导其解决问题,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要着重强调课程重点和难点。所有这些都需要老师有长期应对突发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在第一时间想到最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2.3 强化工作责任心
实训过程一般是一位老师指导一个班甚至多个班级学生的操作,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践情况,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为了保障实训质量,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将“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老师的要求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教育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方位观察学生,给学生宽松的实践空间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积极解答疑难,做到以上要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
3.1 实训内容的选取
实训项目内容选择要基于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行业的用人需求和企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要求,联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选择技能型实训项目,进行实训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促进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实训技能水平的提升。
PLC课程的内容主要有理论知识结构、内容与方法的设计、实训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师要熟悉实训项目,掌握操作流程,并且能将各个理论知识点适当的运用到实训的每个环节中,从简单着手,由浅及深,逐渐将由老师引导上升为自主探究,将实践技能掌握牢固。在教学期间,老师要实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和修改项目内容,以更好的教学情境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实训时可以先进行“电动机直接起动运行控制”和“一盏灯的异地控制”等项目,比较简单,容易上手,经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学生可以领会到PLC 实训的方法与要求,奠定一定的基础,便于老师展开较为复杂的内容。
3.2 实训环节的把握
老师熟悉实训内容,合理设计实训方案,才能保证教学过程有序、灵活、完整的进行。但是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往往要稍微调整有些环节,具体如下:教师要根据实训教学内容与目标,安排教学时长;分配实训任务时,每个项目实施前要提前布置任务,便于学生了解任务与目的;教师分析实训任务,逐步引导学生独立实施操作过程;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积极给学生解惑答疑;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和教师共同评价,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和质量。
3.3 实训方法的运用
教师教学采用的教学手段要尽可能的做到激发学生的灵感和鼓舞他们的信心。结合PLC实训的特点,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比较提问法、设置故障法等教学方法。老师要善于运用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运用于合适的内容和对象,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发挥教学方法的特点,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演示教学法。老师向同学们演示并讲解实训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自己操作,并分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操作原理等。第二,比较提问法。老师根据要讲的内容,设置一个引导问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许多操作方法不止一种,殊途同归,可以让学生对比你同操作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何差别,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场景适用哪种方式,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比记忆。第三,设置故障法。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改变硬件电路或者软件程序,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所在并排除故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
结语
对PLC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大幅提升了学生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自我学习、探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将PLC技术应用到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既顺应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学生学习、成长、成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探析[J].大众科技,2014,(08):125-126+129.
[2]刘铁生,吴轶,刘星.中职学校“PLC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3,(21):179+232.
[3]甘梓坚.PLC控制技术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探讨[J].职业,2012,(11):36-37.
论文作者:傅翠,庞新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实训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